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银行练习题简答和计算

货币银行练习题简答和计算

简答题
1、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试举例说明之。

答: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指在双本位制下,当两种铸币在同一市场上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逐出流通,即被熔化或输出国外,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举例:例如金银法定比价为1:15,而市场比价则为1:16,此时黄金的市价较高,这时,金币的持有者将会熔化金币到市场上去兑换白银,一经熔化,即可赚回1两白银,这样市场上持有金币的人越来越少,而白银的流通越来越多,金币会退出流通领域。

反过来,若市场金银比价为1:15而法定比价为1:16,白银市价高于法定比价,市场上的银币会退出流通领域。

这种现象被称为“劣币驱逐良币”。

2.试总结劣币驱良币规律的发生机理,并运用这一机理解释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的情况。

答:劣币驱良币规律是指在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被收藏、熔化而会退出流通领域,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这一现象称之为劣币驱良币规律,因是英国人格雷欣所发现和最早阐述的,所以又称之为格雷欣法则。

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其发生机理为:
(1)良币与劣币的确定:在金银复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既有名义价值,又有实际价值,公众根据货币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比较,区分出良币与劣币,即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为良币,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为劣币。

(2)存在官方的兑换保证:官方承诺按规定的比例即官定比价保证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

(3)时间的推移使得官方比价与市场比价之间出现差异,假定出现官定比价低于市场比价的情况,公众将使用劣币按照官定比价从官方兑换良币,并在市场上按照市场比价交换成劣币,并将这一行为持续下去,最终,导致良币被收藏或熔化,退出流通,流通中仅存在劣币。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由于信用货币没有实际价值,仅有名义价值,货币赖以流通的基础是信誉或评价,因此判断货币良、劣的标准不再是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对比,而是公众的评价或货币的信誉,评价好、信誉高的货币为良币,评价差、信誉低的货币为劣币;另一方面,在货币失去实际价值的同时,也不再存在政府的兑换保证,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即确保货币能够购买到其所载明的价值量,公众在流通中更愿意持有和使用良币,劣币将退出流通。

3、在现行工资制度下,货币在工资的发放中执行支付手段职能还是流通手段职能?
4、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区别
5、期货与期权的区别
6、金融衍生交易的工具的种类及特征
答:金融衍生交易的工具的种类及特征
金融衍生交易的工具的种类包括金融远期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和金融互换市场
(一)金融远期市场
金融远期市场是指交易双方达成的、在将来某一特定日期按照事先商定的价格,以预先确定的方式买卖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

金融远期合约有远期外汇合约和远期利率协议等。

(二)金融期货市场
金融期货是指在特定的交易场所通过竞价方式成交,承诺在未来的某一日或期限内,以事先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某种金融商品的合约交易。

金融期货包括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和黄金期货。

(三)金融期权市场
金融期权是指期权购买者在支付一笔较小的费用后,就获得了能在合约规定的未来某特定时间,以协定价格向期权出售者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商品的权利。

金融期权的特点是:合约的标准化;保证金制度;对冲与履约;头寸限制等。

(四)金融互换市场
金融互换的特点是:互换的期限灵活,能满足交易者的非标准化需求,可以套期保值。

7、商业银行的职能
8、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9、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

10、如果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10%,一家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100万元,在公众不提取现金与商业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的条件下,试说明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过程与结果。

答案要点:
(1)假设商业银行只有活期存款,没有定期存款,且不保留超额准备金,公众也不提现金,存款货币多倍扩张如下:
当A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100万元后,该行超额准备金便增加100万元。

如果该行将这100万元的超额准备金部用于放款贷给一家企业,贷款企业签发支票用于支付后,便形成了B银行的存款,B银行接受这100万元存款后提取其中的10%即10万元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剩余的90万元发放贷款,贷款客户又将贷款用于支付,这将使C银行获得存款90万元,该银行在提取10%准备金后将剩余的81万元作为贷款发放,这又将使D银行获得存款81万元……,通过整个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一笔再贷款所投放的基础货币将形成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一直到全部基础货币都已成为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为止。

(2)如果以Dd表示活期存款总额,B表示基础货币,r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可用Dd=B/r表示。

全部银行活期存款为Dd=100/10%=1000万元,1/r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简单存款乘数其中,故存款货币乘数为10倍,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

(3)中央银行供给的100万元基础货币被商业银行运用后,最终通过商业银行可以增加1000万元存款货币的供给。

11、什么是通货膨胀?简述通货膨胀的类型。

12、什么是通货紧缩?简述通货紧缩的类型。

答案要点:
一要素论:国内外学者较普遍把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

双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

三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三者同时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物价水平下降是其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

通货紧缩按持续时间不同,分为长期性通货紧缩和短期性通货紧缩;按它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可分为货币紧缩情况下的通货紧缩.货币扩张情况下的通货紧缩和中性货币政策下的通货紧缩,还可按它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为伴随经济增长减缓的通货紧缩和伴随经济增长上升的通货紧缩。

13、比较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的优缺点。

14、为什么说,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政府往往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通货膨胀中,政府往往是最大的受益者。

这是因为政府可以通过“通货膨胀税”的方式来获取大量的资源。

所谓“通货膨胀税”,是指政府通过创造货币而增加的收入,这被视为一种隐性的税收。

当政府通过增发货币来对赤字融资时,实际上就是凭空发行钞票来支付政府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

这将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并使公众原有的货币贬值,公众因此而损失的购买力即为政府的通货膨胀税收入。

计算题
1.贴现
甲厂向乙厂销售商品,货款为100万元,乙厂因资金紧张要求延期付款,经申请银行同意采用银行承兑汇票。

乙厂于2004年5月10日开出一张汇票,请其开户银行承兑后交给甲厂,汇票金额为100万元,期限4个月,于9月10日到期。

甲厂于6月2日因急需资金向银行申请办理贴现,银行审查同意并确定贴现率为6厘三。

求该票据的实付贴现金额?
解:贴现利息=贴现金额×(贴现率÷30)×贴现期限
=100万×(6.3%÷30)×100
=21000元
贴现实付金额=贴现金额-贴现利息
=1000000-21000
=979000元
注意:有的题的答案给出了答题要点,其余答案自己找。

另外课堂笔记以及课件上的所有内容都是考试范围,着重复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