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中国第三集正道沧桑心得体会
范文一
《筑梦中国》是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电视台和国家博物馆联合摄制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从6月30日20:30时开始首播,每天一集(共7集,每集30分钟)。
观看《正道沧桑》,透过社会主义运动陆续上演的一幕幕有声有色的活剧,总感到眼前像有一支理想的火炬在熊熊燃烧,无论是黎明还是黄昏,是风狂还是雨骤,它都始终引导着人们向着崇高的目标奋然前行。
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和支持自己的力量,但美好的理想还是鼓舞着他们一直走到了人生的终点,留下了令人至今感动的人生。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后,巴黎公社社员对资产阶级堡垒的首次攻击虽然失败了,但《国际歌》唱出的“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奈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雄壮歌声,一直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向旧世界发起一次接一次的猛烈战斗。
而在列宁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等到“冬宫炮声”响起的时刻,资本主义的链条终于被炸得断裂开来,社会主义理想第一次结出了轰动世界的果实。
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正如电视中那位接受采访的专家所言、“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成为现实,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
是的,有梦想,更需要有动力,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在十八大后,“中国梦”已经成为13亿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追求,而“正能量”也成为了实现“中国梦”必须动力。
或者说在中国,只有“正能量”才能推动“中国梦”圆满实现,“负能量”对实现“中国梦”没有积极作用。
还记得,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有一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意思是说,要掌握“大道”,必须先研究蕴含着“大
道”的历史,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要实现中国梦的“大道”,就必须研究社会主义的历史,以史为鉴,寻找传播正能量,去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负能量,去伪存真,去糟粕留精华。
而现在我们可以分析古今中外历史上对社会主义发展影响深远的经验教训,同时深入挖掘、认真梳理、总结升华,得到我们最需要、最精华的理论、实践经验,它们将会是我们实现“中国梦”漫漫征途中不可多得的巨大精神财富。
近代世界,无数的社会主义先驱们不顾一切地追逐立志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甚至不惜为此牺牲生命。
为什么,他们是为了什么?答案很简单,他们有理想。
很多人可能会说又是这种俗气、无聊的话题。
当然,曾经的我也是其中一员。
说理想,谁不会,“理想是美好的,而现实是残酷的”,这是我们的感慨,也是我们的无奈。
要说我们的理想,其实也很简单,因为中国梦不仅仅是我们对祖国的期许,更多的也是包含着我们对自己未来的美丽规划蓝图。
就业压力、住房、婚姻等等,都是我们21世纪大学生面临的不可回避的压力,我们只是想平平淡淡的生活,或者说生存下来,而这就是我们的理想。
看到这儿,可能又有人想到了,不少历史学家、哲学家讲过理想信念产生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时代英雄。
而现如今中国正需要这么一群为了“中国梦”立志高远,努力奋斗的继承者,现在的80、90以及00后,自私心太强,个人主义盛行,还不堪担当如此重任。
客观的说,我个人而言很反感这种观点,要实现中国梦,确实我们任重道远,或许我们缺乏那种担当,但是丝毫没有逃避自己的责任。
自私、个人主义更是无从谈起,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在各种前所未有的压力、竞争中,生存下来才是我们面对的首要目标,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更别提实现梦想,奉献祖国这些话题。
在我们看来,实现自己的小中国梦,就是在为实现大中国梦开路搭桥。
综上分析所述,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社会主义5XX年的发展史,只有做到以史为鉴,我们才能居安思危,盛不忘衰,也才能看清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具备的素质,更好的促进我们的学习和工作。
以史为鉴,筑梦中国。
范文二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这首美丽动听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大家都知道,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旧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
中国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志士和人民大众,不甘心国家的沦亡,前仆后继地奋起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
中华民族从此就沦没了吗?不,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给人们送来了黎明的曙光,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从此走上了充满希望的征程。
无数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大众一起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新中国的成立,千百万被奴役被压迫的劳苦大众昂首阔步揭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篇章。
建国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新中国迅速迈入全面发展的正轨,共产主义事业蒸蒸日上。
短短2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
“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迎来了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圆了几代人的统一梦,新中国迈入了腾飞的历史进程。
当这些盼望已久的民族心愿一一实现时,亿万人民的心潮将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谁不为之高兴,谁不为之自豪呢?谁又不为拥有一个让世界括目相看的共产党而感到荣幸呢?今天,我们伟大的党已经走过了八十多个光辉的岁月,八十多个风风雨雨的春秋,在历史的长河中记载着共产党人近一个世纪的艰难历程。
看今天,全国人民正迎接党的xx大的胜利
召开,从冰天雪地的漠河,到阳光灿烂的南海;从璀璨夺目的“东方明珠”,到巍峨庄严的布达拉宫;从麦浪滚滚的黄河两岸,到稻花飘香的长江流域,长城内外、举国上下何处不是洋盈着唱党、颂党的海洋,抒发着对伟大的党向往的激情。
如今,以xx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正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更辉煌的美好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中国共产党——一个年轻而又充满希望的政党,在新的世纪,提出了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发展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加强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当前,在社会上存在着是非不明、黑白混淆、道德缺失等不良风气和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现象,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盛行一时,一些青少年在不良风气和思潮的冲击下,出现了理想的迷茫、道德的彷徨。
在我校,也有少数同学的心灵受到侵蚀,他们整日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冷漠,不守校纪,泡网吧、谈恋爱、偷盗钱物、打架斗殴等丑陋现象时有发生,反映出人生信念的迷失和价值观的扭曲。
胡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讲话的发表,准确及时,简洁明了,对于广大同学明确是非美丑善恶界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中国拥有你,有了一个光明的前程,我们拥有你,便有了一个不舍的信念、不弃的追求。
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先驱者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
弹指一挥间,上下一千年,黯淡与辉煌、幻灭与再生,永恒的悲怆与不朽的豪情,贯穿于这一清晰的脉络。
这便是我们的党坚韧的求索过程,我常常在内心里重复着这几句话,每一次都热血沸腾,我是党的儿子,我的血管里奔流着革命前辈的鲜血,我的胸膛里燃烧着对祖国的热爱,在巍巍的五女山下,在浩浩的浑江岸畔,我立下了年轻的誓言,
尽管我还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但我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哪怕我只是一块砖,也要去构筑祖国繁荣昌盛的大厦;哪怕我只是一颗螺丝钉,也要去铺设民族走向辉煌的路轨;哪怕我只是一棵小草,也要为祖国的春天奉献自己生命的绿色。
我还不是一个共产党员,说明自己离党员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我还要加倍努力,以实际行动接受党的考验。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我知道,每个人在入党的道路上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在入党的道路上有挫折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只要勇敢的面对它,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
它就会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我坚信不管刮什么风,不管出现多浓的雾,我心中二十多年来铸成的信念不会改变,我永远是党的儿子,时刻准备着为党的事业而努力奋斗。
只要我们牢记党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兢兢业业、追求一流,克己奉公、清正廉洁。
让我们肩并肩、手拉手,一起努力、一起奋斗,相信我们党的事业将更加和谐美好,祖国的明天将更加灿烂辉煌! 2017年学习筑梦中国心得体会范文
《筑梦中国》观后感、地质梦,我的梦
观看筑梦中国学习心得体会
党员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党员《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共产党员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党员教师筑梦中国心得
2017年党员干部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党员教师筑梦中国心得体会精选范文
2017党员干部筑梦中国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