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法中的补语讲解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法中的补语讲解
补语和宾语的辨认
• 3.看词性。①宾语可有名词性和谓词性的成分充 当,以名词性为主。 • ②补语限于由谓词性成分充当,例外就是表时间 (时段)的名词性成分,如: “我等了你三个小时了,可拿它和我浪费了三个 小时了毕竟,用把字提宾法来鉴别,能用把字提 到动词前的是宾语,否则是补语。 ③动词后面是量词短语的话,如“看了三次”和 “看了三本”,有动量词的就是补语,有名量词 的是宾语。
Demo time
• 1.结果补语的注意点:结果补语语意指向并不都
是指向它的中心语,有的是指向主语或宾语。 例如:⑴“我打赢了球。” (赢了的是我, 指向主语。) ⑵“我打破了球。” (破了的是球, 指向宾语。) ⑶“我们打完了球。” (完了的是打 这个动作,指向谓语中心。) 2.有的补语可同时指向两个成分,又如: “搞运动搞得太多了。”(指向宾语又指向动词)
关于“补语”的讲解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7班第六小组
补语的定义
• 1.课前提问:
你知道什么是补语吗?
• 2.补语的定义:①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 带成分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 态、数量等的成分。 ②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 明的关系 。
补语的构成
• 1.补语的构成:主要由谓语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 短语充当 。
• • • • • • • •
2.以语义类别为纲的补语构成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结果补语 程度补语 情态补语 趋向补语 数量补语 时地补语(介词补语) 可能补语
㈠结果补语
• 1.定义:
表示因动作,行为导致的结果。 例如:“他放跑了罪犯”。其中,是因“放”而 “跑”了。 2.结果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 ,少数用动词和动词 短语。结果补语不用助词“得”。 例如:⑴ “草丛中,吊钟花挂〈满〉了一排排紫 色的铃铛。 ⑵“这个字写〈错〉了。” ⑶ “一个月踢〈坏〉了三双鞋。” ⑷“快下站的时候,你可得叫〈醒〉我。”
㈥时地补语(介词补语)
• 1.定义: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
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 2.例如: ⑴“这事就出在〈1949〉年。” ⑵“人们都知道自己生〈在何处〉,却不知道 自己死〈在何方〉。” ⑶“两个小伙子走〈向海边〉。”
㈦可能补语
• 1.定义:这种补语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2.可能补语有两种:一种是由“得”或“不得” 充当,表示有无可能进行。 例如:⑴“这东西晒得晒不得?”(相当于“能 晒不能晒“或”能不能晒”)。 ⑵“眼下这事儿再耽搁〈不得〉了,得立 刻解决。”(“不能耽搁)。 ⑶“生产上的事儿你要多操心,大意〈不 得〉。”
补语和宾语的顺序
• 1.补语和宾语都在动词后面同时出现时,就有个谁先谁 后的排列顺序问题。 2.拿宾语为立足点来看补语位置,补语可以在宾语的前 头或者后头,宾语的前后可以同时有补语。
3.补语在宾语前,只是补语最常见的次位。例如: ⑴“我闻到香味了。(结果补语加受事宾语) ⑵“我猜得到他们的心思!”(可能补语加受事宾 语) ⑶“我们走进了他的画室。”(趋向补语加处所宾 语) 4.反过来补语在宾语后头是有条件限制 。例如: ①“他去过昆明〈两次〉。”(限于处所补语加 动量宾语)
补语与宾语的辨认
• 1.看标记。就是 看有无助词“得”,有就是补语。
可插入助词“得”也是补语。而某些动词含语素 得,像“获得丰收”︱“取得胜利”︱“觉得好看” 中间的得字是构词成分,不是助词。
2.看关系。 可用提问法,看动词后的词语能回答 什么。 能回答“V什么?”的是宾语,能回答“V 得〈怎么样〉的是补语。 例如:“爱干净”和“扫〈干净〉。”
㈤数量补语
• 1.定义:一种是动量补语,另一种是时量补语,两者 合称数量补语。 2.动量补语:用表动量的量词短语充当,用来表示动 作发生的次数。 例如:⑴“看了几遍。”⑵“走了一趟”。 ⑶“看上几眼”。⑷“打了我一下” ⑸“跟他们见一见。”⑹“好好聊一聊”。 3.时量补语:用表时间的量词和加数词组成的数量短 语充当,或用“数量名”短语充当,用来表示动作 持续的时间,也就是时量,时段。例如: ⑴“这个集团成立五年了”。⑵“流动红旗挂了一 周。”⑶”来了三个星期(月)”中的“星期,月” 也可表时段,但它们不是量词,而是时间名词,这 是特例。 注意:只能说补语一般不用名词性成分充当,或名词 性成分一般不能做补语。时量补语可以自成一类。
Demo time
• 1.情态补语补充:情态补语的作用有以下两种: ⑴是用作描写,用状态形容词或谓词性短语; ⑵是用作评价,只用性质形容词。 2.这两种补语的语义分别表示施事,受事,或动 作的某种状态。补语前有时用“个,得个”,例 如: ①“雨下个不停”。 ②“他说个没完”。 ③“闹得个鸡犬不宁”。 3.用“个”字,中心语后面有可能加上“了”。 用“得”字的补语在一定的语境里可以省去。例 如: ①“把你美得!②“看你那头发乱得!” ③“看把你急的呀!” 以上这种句子表示的是:或者有无需或无法形容
Demo time
• 练习时刻: • 1.补语的定义是:————————。 • 2.补语以语义类别的分类共有——类。 • 3.多层补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 4.补语和宾语的区别有哪几点:——————。
Demo time
补语选择练习
• 可入选的词:“一点,满,极了,很,漂亮,跳 起来。” • • • • • • 1.花儿开得好〈〉。 2.田里栽〈〉了一株株绿色的秧苗。 3.心情愉快〈〉了。 4.我不想和他说话,他这个人讨厌得〈〉。 5.他一听见好消息,立马激动得〈〉。 6.已经过去两天了,你受伤的手有没有好〈〉。
㈡程度补语
• 1.定义: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 的“透,慌,死,坏,多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 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 的程度。 • 2.程度补语中,中心语主要是性质形容词,也可能 用某些能前加“很”的动词。例如: ⑴“心里〈痛〉快极了。”(必须加“了”) ⑵“我回家的时候天已经〈透〉黑了。”(同上) ⑶“这栋楼坚固的〈很〉。”(必须加很”) ⑷“一进游乐场,可把我〈乐〉坏了。” ⑸“这里闹得〈慌〉,我听不清楚你说话。” ⑹“他和我比较熟,还是我去劝他好〈一点 〉。” 注意:程度补语本身没有否定形式。
补语延伸:多层补语
• 1.定义:中补短语整体带上补语就形成多层补语。 例如: ⑴ “青年们‖走散到各个革命根据地去。” 2.多层补语大多为两层,只有少数是三层。能做 多层补语的只有四种,它们的排列顺序是:最外 (远)一层是趋向补语,其次是处所补语或数量 补语,紧靠动词中心语的是结果补语。例如: ⑵“打翻在地”,“翻”是结果补语,“在地” 是处所补语。 ⑶“叫醒两次”,“醒”是结果补语,“两次” 是数量短语。 ⑷“走向溪边去”,“向溪边”是处所补语, “去”是趋向补语。
谢谢观看~~~!
补语和宾语的顺序
②“妈妈劝我回屋子里〈去〉。”(限于处所补语加 趋向补语) ③给我拿支铅笔〈来〉。限于受事宾语加趋向补语
5.补语出现宾语的前头和后头,即宾语夹在两个补 语中间,限于能离合的双音趋向动词充当的补语。 例如: “拿出书来”和“走进教室来”。其中, 出来是离合词,离合即插进宾语时是两个词。 补语“出”表示从内到外,补语“来”是 表示向中心(说话人中心)移动。 “出来”合起来,如 “拿出来三本书”的“出来”是一个词 ,一个补语,属于第一类形式。 小结:总之,先补后宾是大量的,无条件的位次, 先宾后补,或宾语中是有条件的。
㈢情态补语
• 1.定义: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情态。 中心语和补语中间常用助词“得”。例如: ⑴“那阵雨来得〈猛〉,去得快。” ⑵“秋天来了,校园里的枫叶变得〈殷红殷红 的〉。” ⑶“纳税人的钱花得〈值不值得〉? ⑷“她高兴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趋向补语
• 1.定义:表示事物随动作而移动的方向。 2.趋向补语都用趋向动词充当。 例如:⑴“他跳〈上〉车子,一阵风似的扑 〈来〉”⑵“远处传〈来〉了脚步声。” ⑶“江面闪〈起〉了航标灯” ⑷“树林里跳〈出〉一只小白兔。” ⑸“一个小孩儿走了〈过来〉。” 注意:㈠动态助词“了”一般加在补语后面, 宾语前面,如例⑶;有时候“了”加在补语之前, 这时句子不会出现宾语,如例⑸。 ㈡此外,趋向动词做补语,有时有引申义,例如: “笑起来”的“起来”表示开始,“笑下去”的 “下去”表示继续,这种用法的趋向动词已经虚
模仿造句
• • • • • 结果补语:如用“得”字; 程度补语:如用“好极了”,“好的很”; 数量补语: 如用“看一次,用一次,走几个星期” 时地补语:如用“生于,住在”等词。
我爱记歌词~~~
• 规则:唱出或者念出为补语的歌词。 • 例如:“我爱你爱得“〈死心塌地〉”。 • “我等得花儿都〈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