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信托摘要信托即信用委托。
是指投入信用的委托人将财产上的一系列权利转让给受托人,信托利益的享有者则是由信托人与受托人签订的合同里信托人指定的受益人享有。
受托人对财产进行占有、管理、使用及分配以此来获得佣金的一种法律行为。
遗产信托则是众多信托方式中涉及继承领域的一种信托法律行为。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私有财富投资分配方式多样化的需求不断增加。
遗产信托制度也开始从英美法系国家传到大陆法系国家。
而在我国,自2001年正式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遗产信托制度已正式被法律所承认。
虽然至今遗产信托制度已经经过了14年的法律社会实践,但是遗产信托制度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次数微乎其微,因此它也没能发挥出其在继承领域中的关键作用。
因此针对遗产信托制度在我国实践过程所遭遇的问题与困境,本文将通过四个部分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遗嘱信托继承人遗产信托法AbstractTrust credit trust. Is refers to the investment credit principal property of a series of transfer of rights to the trustee, enjoys the trust benefits is the trustee and the trustee signed the contract in the designated beneficiary of the trust people enjoy. The trustee for thepossession of a legal act, management, use and distribution in order to obtain a commission on property. Trust is a kind of inheritance in the field of legal behavior relates to many trust in trus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continues to deepen, the masses of private wealth investment allocationdiversification increasing demand. The Heritage Trust system also began to spread to the countries of continental law system from the common law countries. In China, since 2001officially announc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us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Heritage Trust system has been officially recognized by law. Although the Heritage Trust system has gone through 14 years of legal social practice, but the use of the Heritage Trust System in real life so it has very little number, did not play its key role insuccession in the field.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Heritage Trust System in our country's practice,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research through four parts.Key word: Testamentary trust Heir Heritage Trust law目录一、遗产信托制度(一)遗产信托的界定1、遗产信托的概念2、遗产信托的特征(二)遗产信托的功能1、遗产信托的意义与作用2、遗产信托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二、各国的遗嘱信托制度分析(一)英国:信托制度的起源地(二)美国:高度发达的遗产信托制度(三)日本:大陆法系背景下的遗产信托制度三、我国遗产信托制度的现状与发展(一)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大背景下发展遗产信托制度的需求(二)我国现行遗产信托制度的立法状况及社会应用情况(三)对我国《信托法》的简析1、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与终止2、信托财产3、遗嘱信托法律关系的主体四、我国遗嘱信托制度的发展及建议(一)我国遗产信托制度的不足1、法律制度上的不足2、社会层面上的障碍(二)完善我国遗嘱信托制度的建议1、遗嘱信托成立应当不需要受托人的承诺2、允许采取多种遗嘱形式来设立遗嘱信托3、放宽受托人资格限制4、明确对信托财产的权属规定5、设立监察人或遗嘱执行人一、遗产信托制度(一)遗产信托的界定信托即信用委托。
是指投入信用的委托人将财产上的一系列权利转让给受托人,信托利益的享有者则是由信托人与受托人签订的合同里信托人指定的受益人享有。
受托人对财产进行占有、管理、使用及分配以此来获得佣金的一种法律行为。
遗产信托则是众多信托方式中涉及继承领域的一种信托法律行为。
信托作为一种投资理财的方式根据其目的、成立方式、以及信托财产性质的不同分为许多种不同的种类。
而遗嘱信托作为信托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出现之时就已经在合理、有效分配遗嘱信托人的财产、避免家族遗产纠纷、遵循遗嘱信托人的真实意愿、合理规避高额遗产税以及有效管理遗产实现遗产的增值保值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遗产信托的概念英国是遗产信托制度最早的起源地,随着几百年以来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遗产信托制度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套比较规范完善的体系。
遗产信托是基于财产传承目的的理财工具。
是遗嘱委托人在生前以订立遗嘱的方式,将财产的所有权,受益人,受益方式以及财产转移给受托人之后信托财产的管理、运营、分配等内容都详细记载到遗嘱之中。
遗嘱人时候,遗嘱生效,信托财产按照遗嘱内容转让给受托人,受托人按照与委托人订立的合同对财产进行运营、分配以及管理。
2、遗产信托的特征遗产信托作为继承领域内一种有效解决争端的继承方式。
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转让性。
信托法律关系是否成立的标准是信托财产是否转移,因此,转让性也是遗产信托的一个重要的属性特征。
信托财产的转让性具体体现在,第一,信托关系还未成立之时信托财产就已经存在。
如果在信托关系成立之时,信托财产并不客观存在,那么该信托关系也就无法成立。
第二,信托关系成立之时,遗嘱信托人必须是享有该信托财产的所有权的。
若是在信托关系成立之时,遗嘱信托人并未有取得财产的所有权,那么也就无权处分该财产,信托自然不能成立。
第三,信托财产必须具有可转让性,除法律规定的可以成为信托财产的除外,其他不可成为信托财产。
(2).物上替代性。
信托财产在信托关系终止之前,无论在这期间信托财产的物质形态怎样变化无穷,其都不会改变属于信托财产的本质。
例如,当信托关系成立之时,信托财产是一栋房子,而后来出于某方面的原因,受托人将房子卖掉换成了现金。
再过一段时间,受托人出于维护信托人财产的目的将现金购买了有价证劵以实现更大的利益。
在这个过程中,不管信托财产的物质形态变幻几何,不管信托财产价值量的增加或减少都不会改变其信托财产的本质。
(3).独立性。
独立性是信托财产最根本的特征。
一旦信托关系有效设立,信托财产便是独立的,不会与受托人、委托人或收益人的自有财产混为一谈。
对于信托人来说,自信托关系成立把信托财产转移给受托人之时,便不在享有信托财产的相关权益,信托财产独立于信托人的其他财产而存在。
对于受托人来说,受托人由于信托财产的转移而取得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但是信托利益并不由其享有,因此受托人所接受的信托财产要独立于其本身拥有的财产。
而对于受益人来说,其并不能取得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其所享有的仅仅是一种用益物权。
即便是信托关系终止之后,信托财产的归属问题也是依据事先委托人与信托人订立的合同来确定其归属的,所以,信托财产是独立于受益人的自身财产而存在的。
(二)遗产信托的功能信托作为一种投资理财的方式根据其目的、成立方式、以及信托财产性质的不同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
而遗嘱信托作为信托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出现之时就已经在合理、有效分配被继承人的财产、避免遗产纠纷的频发、遵循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愿、合理规避高额遗产税以及有效管理遗产实现遗产的增值保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遗产信托制度在继承领域里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与传统的遗嘱继承相比较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遗产信托是通过把遗产交由受托人进行管理、投资、分配,受益人只继承信托利益,而遗嘱继承则是由继承人直接继承遗产;2.遗产信托的信托收益可以传承几代继承人甚至一直传承,而遗嘱继承则通常只能传承一代或者两代。
3.遗产信托可以何必合理的规避高额的遗产税,相反遗嘱继承则需要支付高额的遗产税。
4.遗产信托更能体现和遵循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愿,而遗嘱继承很有可能违背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愿。
1、遗产信托的意义与作用。
(1).防止争端的发生。
在现在社会中有不少家庭因为争夺遗产而闹得不可开交,因为往往不劳而获的利益更能引诱人,因为人性的本能使然,无遗嘱继承的分配方式将不可避免的会引起一些家庭争端的发生。
而遗产信托则能够合理解决这一问题,防止和避免不必要的争端的发生。
案例一:比较著名的侯跃文无遗嘱继承案,在侯跃文去世三年多遗产争议依旧喋喋不休。
2007年6月23日,侯宝林之子、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在其玫瑰园别墅的家中,突发心脏病去世。
由于侯耀文与先后两任妻子离异,大女儿侯瓒与小女儿侯懿珊长年不在侯耀文身边生活,兄长侯耀华代为主持后事。
2009年2月17日,侯瓒起诉妹妹,要求法院查清父亲遗产,进行分割,6月23日又将妹妹变为原告,把二大爷侯耀华、牛成志以及郭晓小和刘一夫妇四人告上法庭,要求返还和赔偿相应遗产。
本是亲属间的遗产纠纷却越闹越大,受到全社会关注。
6月4日,法院开庭审理此案,但当庭调解失败。
(2)防止遗产继承人随意挥霍。
现如今有许多富二代富三代因为从小的娇生惯养,挥金如土。
如果随意挥霍,必定会造成坐吃山空的局面,避免遗产分光吃光、避免“啃老”、“败家”,而遗产信托的出现很好的避免了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