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感染
例 症 状 性 先 天 性
CMV
感 染 婴 儿 在 新 生 儿 期 的
106
实验室检查
• 病毒分离 • 病毒抗原检测 • CMV-mRNA检测 • CMV-DNA检测 • 血清学检测
• 病毒分离:传统方法是从血、尿、唾液、 脐血等受检标本中培养CMV,若呈阳性即可 确诊,但阳性率和敏感性很低,且需时长达1 个月以上,目前已少用。
先天性CMV感染临床表现
• 瘀点、肝(脾)大、黄疸、小头畸形最常见 • 血液系统损害:血小板减少,贫血,凝血因子生成不足,
单核细胞增多症
• 中枢神经系统:脑坏死、钙化(脑室周围钙化常见)、脑 发育迟缓
• 眼睛的损害:脉络膜视网膜炎(表现为:斜视、视神经萎 缩、小眼球、白内障、视网膜坏死及钙化、失明、前房及 视神经盘畸形、瞳孔膜痕迹)
中枢神经病理学特点:脑室周围钙化(非特 异性)
流行病学
• 国内孕妇CMV-IgG阳性率90-96.3%,CMVIgM 3.1-13.4%,宫颈分泌物病毒分离阳性 率5.9-17.6%,母乳排出CMV为13-27%。
流行病学
• 美国先天性感染CMV占新生儿的0.2-2.2% (平均1%)
• 象牙海岸国家先天性CMV感染的患病率 1.4%
核衣壳 被膜
包膜
糖蛋白复合物
人巨细胞病毒结构示意图
• HCMV在-4℃中可保存数日,在-70℃可保存数月, 在液氮(-196℃)中可保持其感染力。
• CMV可在体内感染各种类型细胞包括:上皮细胞、 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神经细胞、中枢神经系 统的支持细胞、视网膜上皮细胞、真成纤维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等
改良方法有:CMV负荷定量法或微量培养法
后者患者受检标本接种在载玻片的成纤维细胞,12 h后用抗早期抗原P72 的单克隆抗体与CMV抗原结合,用荧光免疫法显示结果。
• 病毒抗原检测:pp65(晚期抗原)
Bhatia等研究结果显示,对PP 65抗原检测的 灵敏度为89.18%,特异性为100%
• CMV-mRNA 病毒复制需经mRNA-DNA-蛋 白质过程。潜伏性CMV感染病毒复制水平 很低,仅少量细胞转录CMV-mRNA。当CMV 感染处于活动期,病毒复制增加,CMV-RNA 增加。
病原学
•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 人类疱疹病毒家族中最大、结构最复杂的 一员,属β疱疹病毒。
人疱疹病毒
α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单纯疱 疹病毒2型(HSV-2)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 V) β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HCMV)、人疮疹病毒6 型(HHV-6)与人疱疹病毒7型(HHV-7) γ疱疹病毒:EB病毒和人疱疹病毒8型(HHV-8, 又名KSHV即卡西波肉瘤相关疮疹病毒)
学习பைடு நூலகம்容
• 巨细胞病毒的病原学特点 • 感染途径 • 巨细胞病毒的免疫逃避和发病机制 • CMV感染的病理学表现 • CM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 CMV感染的分类 • 先天性CMV感染的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查 • CMV感染的诊断 • 鉴别诊断 • 治疗 • 预防及预后
巨细胞病毒是先天性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病原 体,是造成儿童听力丧失和神经发育残疾的 主要原因,也是引起免疫力低下人群中严重 疾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NK细胞活力
适应性免疫反应 CD8+,MHC限制性CTL CD4+反应
抗体激活 抗原变异 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反应 趋化因子受体(GPCRs) 趋化因子
UL8(pp65) TRS1 UL18 UL40
US2,US3,US11 US2 US6 TRL11 UL73,UL55,UL75
US28,US27 UL21.5
病原学
• 人巨细胞病毒的成熟颗粒(virion)在人类疱疹病 毒中是最大最复杂的,直径约230mm,具有典型的疱 疹病毒粒子三层结构:中心为直径约110mm包裹线性 双链基因组DNA的二十面体核衣壳;中间环绕由病毒基 质蛋白组成的无规则结构的病毒被膜;最外面为来源于细 胞脂质双分子层并含有病毒糖蛋白的包膜。其中,被膜结 构是疱疹病毒所特有的,大约含有20-25个病毒粒子 结构蛋白且功能多样。
末端的重复序列分别称为末端重复长序列(TRL)和末端重 复短序列(TRS),而UL和US连接处重复序列被称为中 间重复长序列(IRL)和中间重复短序列(IRS)因此HCM V病毒一般基因结构模式为:TRL-UL-IRL-IRS-US-TRS。 其中UL序列占基因组的73%,US约占16%。UL两端 的TRL和IRL两个反向重复序列越占9%,US两端的IRS和 TRS约占2%。编码估计超过200多个病毒蛋白。核酸代谢、 基因组合成、病毒成熟包装的基因主要在UL区。
• IUGR • 间质性肺炎:部分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与普通呼吸道病毒
感染难以鉴别,需病原学检查(注意CMV经唾液分泌污染 痰液标本可能影响诊断)
• 牙齿缺损 • 感觉神经性耳聋
先天性CMV感染临床表现
• 对新生儿不明原因的黄疽、肝功能异常、 血小板减少、病原不明的肺炎等需考虑 CMV感染
临床/实验室异常
90%出生时 无症状,其 中8-15%出 现后遗症
98-99% 无传播
0.2-2.0% 传播
90%出生 时无症状
10%出生 时有症状
5-15%出现后遗症
CMV感染的分类
• 先天性CMV感染:生后14天内明确的CMV 感染。
• 围产期CMV感染:生后3-12周证实的CMV 感染。
• 生后CMV感染:生后超过12周证实的感染。
发病机制
• 在感染CMV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及其他 特定因素激活下CMV由潜伏状态进入裂解 复制,病毒持续复制、播散与持续性的炎 症导致多种器官功能损害。
发病机制涉及多个病毒基因调控与宿主的免 疫应答见下图:
CMV感染影响机体免疫反应调节机制
先天性免疫反应 病毒感染固有细胞反应
病毒基因
UL82
干扰素反应
流行病学
先天性CMV感染发生率与不同地区母亲的免疫之间的关系
地点、时间
婴儿数量
曼切斯特,英国, 6051 1978
奥胡斯-维堡,丹 3060 麦,1979
仙台,日本,
132
1970
阿比让,象牙海岸,2032 1978
伯明翰,阿拉巴马 1412 州(低SES),
1980
先天性CMV感染率 0.24 0.4 1.4 1.38 2.2
• HCMV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敏感;20%乙醚处 理2小时、PH<5或37℃1小时(应该是体外)、 56℃半小时、紫外线下5分钟可失去病毒活性。
CMV基因组成
CMV基因组结构由单一长序列(uniquelong,U L)、单一短序列(unique short,US)和重 复序列区域(repeatregions)共同构成。
立即早期抗原 早期抗原 晚期抗原
启动病毒复制 的关键基因
人巨细胞病毒复制感染周期及相关蛋白
核衣壳的组装
• 三联体及UL80.5-UL86复合体 在胞质中的提前组装可保证正确的衣壳成 分组合并转运入核,很可能是为了提高前 衣壳形成的效率和准确度
• 支架蛋白的消失和病毒DNA的入壳 其中HCMV的所有组装支架成分都消除, 这很可能是因为HCMV衣壳要多包装更长 的DNA基因组。
巨细胞病毒感染及诊治
Cytomegalovirus(CMV) infect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简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张林
本文内容源至: 李炜如.巨细胞病毒感染.[M].《实用新生儿学》4th ed. Jacks S.Remington,Jerome O.Klein,Christopher B.wilson.[M].Infectious Diseases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 Infant. 7th ed. 段泓宇,喻韬,万朝敏.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及治疗进展.[J]. Chin J Obstet Gynecol Pediatr(Electron Ed),February 2010,Vol.6,No.1. 胡琼瑶.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75例临床分析.[D]. 浙江大学.2011年 邵路瑶.人巨細胞病毒蛋白UL80.5和UL84与宿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及EGS 抑制HSV-1病毒基因表达和增殖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及PUBMED部分文献
阳性/总检出数(%)
早产
36/106(34)
SGA
53/106(50)
瘀斑
80/106(76)
黄疸
69/103(67)
肝脾大
63/105(60)
紫癜
14/105(13)
神经系统发现异常(一下一项或多项) 72/106(68)
小头畸形
51/102(53)
嗜睡/肌张力低下
28/104(27)
食欲下降
20/103(19)
母亲血清阳性率 25 52 83 100 85
母源性感染的特点
母亲CMV感染状态
原发感染CMV
复发感染:潜伏感染激活 感染新病株
与复发感染比较,原发感染更容易传播给胎儿
原发性和非原发性母源性感染与 婴儿远期结局
原发性母源性感染
非原发性母源性感染
70%无传播 30%无传播
10%出生时 有症状,其 中60-80% 出现后遗症
惊厥
7/105(7)
谷丙转氨酶升高(>80U/L)
46/58(83)
血小板减少
<100×103/mm3
62/81(77)
<50×103/mm3
43/81(53)
高结合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4mg/dl
47/68(69)
溶血
37/72(51)
脑脊液蛋白增高(>120mg/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