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蚯蚓处理有机固体废物详解

6蚯蚓处理有机固体废物详解


蚯蚓粪中成功分离到拮抗活性强、抗菌性广的拮抗微生物。
蚓粪还可用于修复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的土壤 由于蚓粪具有强大的表面积,可吸附重金属,减少植物对 重金属的吸收,从而遏制重金属进入食物链,是一种有效的重 金属钝化剂。
16 /19
蚓粪中含激素类物质,可促进植物生长 近来有研究发现,蚓粪中含有IAA、GA等激素类物质,这些 激素类物质可调节植物生长,促进植物细胞分裂、根系伸长。 蚓粪是天然脱臭器
6 /19
1、有机质含量
蚯蚓以垃圾中的腐烂有机质为食,要求垃圾中有机 质含量要高,垃圾中有机质含量小于40%,会影响蚯蚓
生长繁殖。
7 /19
2主要条件,但有机质 的营养搭配是限制蚯蚓生长和繁殖的关键。过去认为主要决
定于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实际上食料C/N才是反映蚯蚓堆肥
10 /19
5、pH
11 /19
6、投加密度
在大规模的工程应用中 , 增大蚯蚓投加密度可提高单位容 积的处理效率。
但投加密度过高,使种群内发生生存空间和食物的
争夺,影响有机废弃物处理效率。 Pius MNdegwa等研究得出蚯蚓投加密度为 1.6kg· m-2时 , 生物转化效率最高。
19 /19
一方面,蚯蚓直接吞食废物,经消化后形成蚓粪颗
粒,蚓粪颗粒是微生物生长的理想基质; 另一方面,经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是蚯蚓的优质食 物。 二者相互依存,促进有机废物分解。
3 /19
二、蚯蚓在垃圾处理中的作用
1、蚯蚓通过沙囊和消化道,研磨和破碎有机物
2、垃圾中的有机物经消化道作用后,以颗粒状排出,利 于与其他物质分离 3、蚯蚓的活动可改善垃圾中的水气循环
9 /19
4、含水率
蚯蚓的呼吸和其他生命活动跟环境湿度密切相关。 蚯蚓能够适应的湿度范围为 30% ~ 80%, 最适宜的湿
度范围为60%~80%。
湿度过小 , 蚯蚓会降低新陈代谢速率 , 降低水分消耗 , 出现逃逸、脱水而极度萎缩呈半休眠状态; 湿度过高则溶解氧不足,出现逃逸或窒息死亡。
或用作化工原料。蚯蚓本身可入药,但是由于垃圾中有毒、
有害物质较多,蚯蚓体内会有相应累积,所以不建议使用蚓 体作为药品原材料。
18 /19
工程实例
美国从治理环境出发,首先想到了蚯蚓处理城市生活垃圾,
在全国推行“后院蚯蚓堆肥法”。由于措施得力,受到了 公众的支持,有效地从源头遏制了生活垃圾日积月累堆积 的趋势。 洛杉矶蚯蚓养殖场饲养蚯蚓100万条,每月处理垃圾7.5万 t;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公司养蚯蚓5亿条,占地面积3万m2, 每天处理废弃物200t。
蚓粪具有很高孔隙率和比表面积,是臭气的高效吸附剂;蚓
粪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对臭气物质具有良好的吸收净化功能。 垃圾堆肥主发酵时,如果在垃圾表面覆盖2~3 cm厚的蚓粪,可 以很好地保温除臭。从蚓粪堆积的特殊形状,及其富含丰富的 微生物的角度看,蚓粪是一种良好的生态除臭器。
17 /19
蚯蚓的作用 处理垃圾后的蚯蚓体可以用作优质蛋白饲料喂养家畜,
蚓粪是优质饲料
蚓粪中含有甘氨酸等17种氨基酸,富含蛋白质,无异味,是配 合饲料的组成原料之一,与其他饲料搭配饲喂畜禽,有助于解决 蛋白质饲料不足的问题。
15 /19
蚓粪对植物病虫害有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 , 蚯蚓对农业有机废弃物进行生物降解的产 物—蚓粪,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蔬菜类植物黄瓜苗期土传 病害的发生,并表现出明显的促进植物生长的效应;并从新鲜
8、蚯蚓品种
在利用蚯蚓处理城市垃圾时,首先要优选出适当的喜欢有机 质和能忍受较高温度的蚯蚓品种。 目前世界上生存的蚯蚓有6000多种,适宜人工大规模养殖 的蚯蚓一般应具有3个生物学特点:
种群呈集中分布,
能高密度地生长并保持旺盛的活力, 有高的繁殖率和适应环境能力。 试验表明,适于养殖且能吃生垃圾的是爱胜蚓属的大平2号、 美国红蚓等。
14 /19
五、处理垃圾后产生的蚓粪和蚯蚓的主要用途
蚓粪是优质生物肥,可改良土壤、提高植物产量
用蚯蚓处理垃圾,不仅环保,而且可生产出高品质绿色肥 料—蚓粪。蚯蚓粪是一种氮、磷、钾含量齐全,并含有大量有 机质、腐植酸的黑色颗粒肥料。与其他肥料相比,蚯蚓粪具有 卫生、无异味、颗粒状、吸水、保水、透气性能强等特点。
12 /19
7、有毒有害物质
新鲜的有机废弃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常含有对蚯蚓生长
不利的因素。 一般投加蚯蚓前必须对其进行预堆肥,以杀死大量病 原菌和其他有害的微生物。 堆肥过程中发生厌氧发酵时产生甲烷、CO2等气体, 对蚯蚓的存活率造成极大的威胁。 重金属对蚯蚓也会产生影响。
13 /19
蚯蚓处理有机固体废物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马文林
2015-11-24
主要内容
基本原理 蚯蚓在垃圾处理中的作用 处理工艺流程 主要影响因素 处理垃圾后产生的蚓粪和蚯蚓的主要用途 工程实例
2 /19
一、基本原理
利用蚯蚓和微生物共同处理废物的过程,构成了以蚯 蚓为主导的蚯蚓-微生物处理系统。
适宜性的综合指标。 研究表明C/N较高时蚯蚓数量增长多,繁殖快,更有利于提 高蚯蚓堆肥处理效果。多年研究结果表明,当目标C/N=(25~ 40)∶1时蚯蚓堆肥处理效果最佳。
8 /19
3、温度
不同种蚯蚓的生存域值范围各不相同 ,一般的试验条件将
温度控制在20~25℃的范围。 以夏、秋季节处理效果较好 ,特别是深秋季节 ,环境温度在 20℃左右时 , 特别适合蚯蚓生长繁殖 , 此时蚯蚓的增殖率接近 8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对蚯蚓产生负面影响。
4、蚯蚓自身通过同化和异化作用使有机物降解,并释放
出N、P、K等营养元素 5、可对垃圾处理过程及其产品进行毒理监察
4 /19
三、处理工艺流程
金属
玻璃
放置蚯蚓
收集垃圾
机械分选
有机碎块
待处理料分堆
蚯蚓转化
塑料
橡胶
筛选
蚯蚓
蚓粪
5 /19
四、主要影响因素
1、有机质含量 2、碳氮比 3、温度 4、含水率 5、pH 6、投加密度 7、有毒有害物质 8、蚯蚓品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