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知识介绍讲解
再结晶退火、软化退火
再结晶退火是经冷形变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 温度以上,保持适当时间,使形变晶粒重新结 晶成均匀的等轴晶粒,以消除形变强化和残余 应力的热处理工艺。 软化退火类似于去应力退火(低温退火)。
三、球化退火
球化退火分类
球化退火工艺方法很多,最常用的两种工艺是普通球 化退火和等温球化退火。普通球化退火是将钢加热到 Ac1以上20~30℃,保温适当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 却,冷到500℃左右出炉空冷。等温球化退火是与普 通球化退火工艺同样的加热保温后,随炉冷却到略低 于Ar1的温度进行等温,等温后随炉冷至500℃左右出 炉空冷。和普通球化退火相比,等温球化退火不仅可 缩短周期,而且可使球化组织均匀,并能严格地控制 退火后的硬度。
热处理概念
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 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 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
热处理工艺图
热处理分类
热处理分类
正火、退火、淬火、回火是整体热处理中的 “四把火”,其中淬火与回火关系密切,常常 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另还可分为调质、渗碳、渗氮、碳氮共渗、感 应、高频等等,这里不作一一介绍。
四、球化退火工艺
在第三节中我们讲到了球化退火最常用的两种 工艺是普通球化退火3和等温球化退火2。即:
公司1018球化退火工艺
公司50BV30球化退火工艺
公司6A球化退火工艺
球化退火应用
球化退火主要适用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如碳 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轴承钢等。这些钢经 轧制、锻造后空冷,所得组织是片层状珠光体 与网状渗碳体,这种组织硬而脆,不仅难以切 削加工,且在以后淬火过程中也容易变形和开 裂。
球化退火应用
而经球化退火得到的是球状珠光体组织,其中 的渗碳体呈球状颗粒,弥散分布在铁素体基体 上,和片状珠光体相比,不但硬度低,便于切 削加工,而且在淬火加热时,奥氏体晶粒不易 长大,冷却时工件变形和开裂倾向小。另外对 于一些需要改善冷塑性变形(如冲压、冷镦等) 的亚共析钢有时也可采用球化退火。
不完全退火
将钢件加热至Ac1和Ac3(或Acm)之间,经保温 并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的组织,这种热 处理工艺称为不完全退火。主要用于共析钢和 过共析钢,类似球化退火。
扩散退火
扩散退火也叫均匀化退火,实用范围:合金钢 铸锭和铸件,扩散退火就是将金属铸锭、铸件 或锻坯,在略低于固液线的温度下长期加热, 消除或减少化学成分偏析及显微组织的不均匀 性,以达到均匀化的热处理工艺。
完全退火
是将亚共析碳钢加热到Ac3+(20~60º C), 保温一定时间, 随炉缓慢冷却到600º C 以下, 然后出炉在空气中冷却。这种退火主要用于亚 共析成分的碳钢和合金钢的铸件,锻件及 热 扎型材,目的是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与组织 缺陷,降低硬度,提高塑性,为随后的切削加 工和淬火做好准备
球化退火
将金属或合金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的 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使钢中的碳化物球状化, 或获得“球状珠光体”的退火工艺称为球化退 火。 目的:球化渗碳体,硬度下降,改善切削加工 性能及冷加工性能,并为淬火做好准备。
去应力退火(低温退火)
将工件缓慢加热到500~650°C,保温一定的 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到200°C 再出炉空 冷。 用于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冷冲压件以及 机加工件中 的残余应力,这些残余应力在以 后机加工或使用中潜在地会产生变形或开裂。
热处理分类——正火
正火是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A3(或Acm)以 上适当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后再空气中冷却, 得到珠光体类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分类——退火
将金属或合金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的 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退火
热处理分类——淬火
把钢加热到临界点Ac1或Ac3以上,保温并随 之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冷却,以得到亚稳状态 的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方法称 为淬火。
退火热处理目的
①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 及冷变形加工。 ②细化晶粒,消除因铸、锻、焊引起的组织缺 陷,均匀钢的组织和成分,改善钢的性能或为 以后的热处理作组织准备。 ③消除钢中的内应力,以防止变形和开裂。
退火热处理分类
退火可分为: 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扩散退火、球化 退火、去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软化退火。
热处理知识介绍
球化退火热处理
友联金属品保课教育训练
课程大纲
一、热处理介绍 二、退火热处理 三、球化退火热处理 四、球化退火工艺 五、影响球化组织的几大因素 六、影响钢材氧化、脱碳的几大因素
一、热处理介绍
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它 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 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 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 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
热处理分类——回火
钢的回火是将淬火钢加热至A1以下的某一温 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 处理工艺。 消除钢淬火时产生的亚稳定组织。
二、退火热处理
退火热处理是将金属或合金加热到适当的温度, 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后组织亚共析钢是铁素体加片状珠光体; 共析钢或过共析钢则是粒状珠光体。总之退火 组织是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热处理在早期的应用
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 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中国 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ji 三声),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 是经过淬火的。
马氏体组织
热处理在早期的应用
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淬冷剂对 淬火质量的影响。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 谷为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 都取水淬火的。这说明中国在古代就注意到不 同水质的冷却能力了,同时也注意了油和水的 冷却能力。中国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 24)中山靖王墓中的宝剑,心部含碳量为0.15~ 0.4%,而表面含碳量却达0.6%以上,说明已 应用了渗碳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