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银花高产栽培技术

金银花高产栽培技术

金银花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
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1年第06期
金银花是大宗常用中药材,既大量用于制药行业,又在香料、化妆品、保健食品、饮料等领域广泛应用。

由于市场需求较大,近年来,金银花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市场批发价已达240~260元/公斤,药农取得了良好的种植效益。

河南省是金银花主要产地之一,其金银花高产栽培技术也日渐成熟、完善,产品品质较优。

一、扦插繁殖
春、夏、秋季均可扦插,以7月至9月间扦插成活率最高。

扦插时,选择生长充实、木质化程度一般、略变红褐色的当年生枝条或1~2年生枝条,截成20~30厘米的插条,每个插条至少3个节;摘去下部叶片,留上部1~2个叶;上端芽上方1~2 厘米处剪成平口,下端芽基部削成斜面;每100根或50根扎成一捆,在ABT200毫克/升溶液中浸泡2~3小时,或在500毫克/公斤吲哚丁酸水溶液浸蘸5~10秒钟,浸深4厘米左右,稍晾干后扦插。

大田扦插,按照行株距1.5米×1.5米或1.5米×1.2米挖穴,穴宽深各30~40厘米,每穴施土杂肥5公斤,扦入2~4根,入土深2/3~1/2,再填细土压紧,浇透。

苗床育苗,按行距15~20厘米划线,每隔3~5厘米用小棒在畦面上打孔,将插条2/3~1/2插入孔内,压实按紧,浇透水。

春秋季1个月、伏天20天左右即可生根发芽,当年秋冬或翌年早春即可移栽。

二、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按照季节分冬剪和夏剪,按照生长期分幼树修剪和成龄树修剪。

1.幼树修剪
以整形为主。

新栽幼树春季萌发新枝后,选出一枝粗壮直立枝作为主干培养,剪掉其他枝条。

当其长到25厘米时摘心,促发侧枝。

当年冬季或翌年春季萌芽前,在主干30~40厘米处选留粗壮枝条4~6个作为主枝,枝条间保持适当角度,其余枝条全部剪去;主枝保留5~7对芽,其余剪去。

第2年,主要是选留二级干枝,在每个主枝上,留4~5个健壮枝做为二级干枝,整株选留二级干枝20~30个。

每条二级干枝选留4~6个饱满芽,其余剪去。

第3年,主要是选留花条母枝及花枝上的饱满芽。

每个二级干枝留花条母枝4~6个,整株留花条母枝120~150条。

选留下来的花条母枝保留4~6对饱满芽,其余剪去,幼树基本成型。

2.成型树修剪
以产花为主,培养主干、主枝、扩大树冠为辅。

修剪主要是选留花条母枝,每年更换,保留强枝、旺枝,以利抽出花枝。

(1)冬剪。

按照“旺枝轻剪,弱枝重剪,枯枝全剪,枝枝都剪”的原则,和“先下后上,先里后外,先大枝后小枝,先疏枝后短截”的步骤,疏除交叉枝、下垂枝、枯弱枝、病虫枝及全部无效枝,留下的结花母枝短剪,旺枝轻剪留4~5节,弱枝重剪留2~3节,枝间距保持在8~10厘米之间。

春季萌芽后及时疏除下部、内部的徒长枝、芽,清明前进行摘心,促使通风透光。

(2)夏剪。

按照“去弱留强,去密留稀,去内留外”的原则,以疏剪为主,删剪为次,适当短截,辅以摘心、剪梢,剪除病虫枝、干枯枝、密生枝、重叠枝、衰老枝。

保留枝以轻剪为主,壮枝、长枝留3~4节短剪,短枝不剪。

每茬花采收后都要修剪,6月中旬第一次夏剪,打尖清堂,除弱留强,疏阴留阳。

麦前少雨,树势较弱,应适当重剪、多疏。

7月中下旬第二次夏剪,此时树体生长旺盛,可轻剪,剪截所有花枝,保留所有新生芽,疏去阴枝,内堂弱枝和徒长枝。

树体高大,疏上留下;树体矮小,留上疏下。

树冠郁闭,则大枝回缩或疏除。

根据树体生长和开花情况,于8月中下旬进行第三次夏剪。

三、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
春季松土,3月下旬,翻挖20厘米,使土壤通气增温,促进根系活动;翻挖时切断部分老根,促进根系更新。

夏季挖伏土,7月中下旬,翻挖20厘米,将田间杂草深压入土,既除草,又增加土壤肥力。

冬季清园翻土,翻挖20厘米,将地表杂草、残渣、落叶等翻埋入土,并将一些入土越冬的病菌、害虫翻出地表,消灭病虫。

2.施肥
(1)基肥。

每年秋冬或早春,在树冠周围开宽深各30~40厘米的条状沟或环形沟,将掺入少量氮磷钾肥的有机肥,均匀填入沟中,用土填平。

(2)追肥。

一年追肥3~4次,早春芽萌动前后每株追施尿素0.1公斤,或0.15公斤复合肥。

以后在每次花采收后追肥,每棵成株施N、P、K(氮、磷、钾)三元复合肥0.3~0.4公斤,或二胺0.3公斤加磷酸钾0.1~0.2公斤,小树酌情减少。

(3)叶面喷肥。

喷肥时期为萌芽后新梢旺盛生长期和每次夏剪新梢出生以后。

喷肥肥料和浓度为: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2%~0.3%,硼砂0.3%,喷肥最佳时间是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喷于叶背面。

封冻前浇一次封冻暖根水;翌春解冻后,浇1~2次润根催醒水;每茬花采收后,结合施肥浇一次促蕾保花水。

干旱时及时浇水,多雨季节注意排水。

四、病虫防治
1.白粉病
3至6月份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为白色小点,后扩展为白色粉状斑,后期整片叶布满白粉层,严重时发黄变形甚至落叶。

温暖湿润或株间郁闭易发病,施氮肥过多、干湿交替发病重。

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1500倍液喷洒,每7天1次,连喷3~4次;发生期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B0-10生物制剂喷雾。

2.褐斑病
8至9月为发病盛期,多雨潮湿发病严重。

发病初期在叶上形成褐色小点,后扩大成褐色圆斑或不规则病斑。

病斑背面生有灰黑色霉状物,发病重时叶片脱落。

发病初期摘除病叶,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扑海因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3.蚜虫
4至6月虫情较重,主要危害叶片、嫩枝和花蕾,使叶片和花蕾卷缩,枝条停止生长。

发芽前用石硫合剂喷1次,以后清明、谷雨、立夏各喷1次,能根治蚜虫,并能兼治多种病虫害;蚜虫初发时,用40%乐果乳油800~1500倍液,或灭蚜灵1000~1500倍液喷洒,连续多次,直到杀灭。

最后一次用药须在采摘前10~15天进行。

4.红蜘蛛
红蜘蛛繁殖力很强,5至6月高温干燥季节虫害较重,被害叶初期红黄色,后期严重时全叶干枯。

发生后,用30%螨窝端乳油1000倍液,或73%克螨特或5%尼索郎或阿维菌素2000倍液喷雾防治。

五、采收加工
1.采收
花蕾上部膨大略带乳白色,下部青绿,含苞待放时,于晴天上午九时前采收。

采收的花蕾尽量减少翻动和挤压,并及时送晒场或烘房。

(1)晒花。

将花蕾均匀摊在水泥石晒场上,厚度2~3厘米;或撒在竹筐内,苇箔、草席上,厚度1~2厘米。

八成干之前不可翻动,否则花蕾变褐发黑。

晴好天气当天即可晒好,当天未晒干的,晚间应遮盖或架起,翌日再晒。

遇阴雨,可移入室内摊晾。

干后,及时装入塑料袋扎口贮存。

(2)烘干。

将花撒在烘干架上,厚度1~2厘米,先在30~40℃初烘4~5小时;再升温至45~50℃,烘10小时;最后升温至55℃,烘8~9小时,即全部干燥,移出烘房,装入塑料袋,经3~4小时凉透后扎口贮存。

也可采用杀青机烘干,5HG~250型烘干机,一次可装250~300公斤杀青花。

烧大火连续烘6~8小时全干,一天可烘干125公斤。

河南省濮阳县农业局
程海芝张平王开云
河南省濮阳市药监局
王彦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