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 言林来区划是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保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技术措施,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基础工作,我局领导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根据国发(1979)142号、林业部(1980)22号文件精神和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局(1985)内林经字208、244号有关开展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业局区划工作的文件精神及呼伦贝尔盟林业管理局呼林区划字(1985)第3号文《关于搞好林业区划的通知》我局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
组长:彭志军付组长:顾允知本区划是根据自治区划办公室制定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业区划工作要点》的要求,从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份开始工作,在一九八五年二类清查基础上,经过补充调查、资源分析和成果汇总等几个阶段,在总结过往林业生产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完成了本局林业区划任务,并于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经局务扩大会议审议通过。
2 内蒙古自治区免渡河林业局林业区划说明书第一章 概 况一、地理位置及范围免渡河林业局地处大兴安岭西坡、扎敦河上游,绝大部分土地们于牙克石市境内,只有少部分土地(27个林班、占全局总面积的1.7%)处于鄂伦春旗境内,隶属呼伦贝尔市林业管理局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径121°10′至122°05′,北纬48°46′至49°27′.东、南、西南、北分别于伊图里河、巴林、乌奴耳、乌尔其汗林业局毗邻,西与牙克石市免渡河林场接壤。
总面积278,451公顷。
局址在局界外17公里的免渡河镇二、自然条件本局位于大兴安岭中腹部,总的地势是东北高、西南低。
海拔在700—1274公尺之间,境内河网密布,主要有北大河、银岭河、西彼尔河、乌来德河、阿木嘎其河等支流汇入扎敦河,并贯穿东西、流入海拉尔河。
河流湍急,流量随季节而变化。
大兴安岭主脉沿免渡河林业局与伊图里林业局、3巴林林业局的交界处通过,折向南去。
其主脉和支脉构成起伏不平的低山丘陵地带。
境内山势和缓,山顶浑圆,山脊宽而不明显,河谷开阔,谷地宽坦。
本局属寒温带季风区,虽远离海洋,呈大陆性气候,但由于受山区地形和森林植被的影响,气候比较湿润。
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短暂而多雨,气温日,年较差大,气候变化剧烈。
年平均气温—3.1℃;一月份最低气温—42.1℃(据历史资料记载1950年最低气温达—50.1℃),七月份最高气温33.9℃,最热的月份仍不断出现低温。
≥10℃的生物学积温为2015.3℃,全年日照数为2305小时,无霜期105—110天左右。
全年主风为西风,春秋两季风速大,夏季多刮东南风,该地区因气候寒冷,季节性冻层普遍存在,而且持久,每年积雪延续最高达155天,平均为120天。
本局年平均降水量444.3毫米、且多集中在七、八月份,水热同季,雨水充沛,有利于植物生长。
境内土壤基岩多为花岗岩,土层较薄,一般在20—50厘米之间,往下20—30厘米处即可见混杂有多量的岩屑和角砾。
主要土类是棕色针叶林土,其它还有暗棕壤和黑钙土,非地带性土壤有草甸土和沼泽土。
4植被分布皆于大兴安岭落叶松林区的南缘与大兴安岭西麓桦林草原之间。
植被区系以兴安落叶松、白桦、越桔、狭叶杜香等东西伯利亚植物为主。
但也有长白植物区系及蒙古草原植物区系的植物生长。
以上植被表明,免渡河林业局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过度性质。
因解放前掠夺式的采伐及森林火灾不断发生,致使以兴安落叶松为主的森林植被残苒破坏,代之以来的是以白桦为主的天然次生林。
本局森林植被垂直分布不太明显,但水平分布略见规律。
以大兴安岭主脉为轴,由东北向西南依次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
森林类型比较简单,以草类—白桦面积最大,其次为草类—落叶松、杜鹃—白桦林、杜鹃—落叶松林,其它有杜香—落叶松林、草类—黑桦林、草类—山杨林、胡枝子—柞树林、河岸—杨柳林。
兴安杜鹃主要是针阔混交林的下木,多生长在海拔较高的阴坡。
胡枝子分布较广,多见于柞树、黑桦林下,常与绣线菊伴生。
河流两岸沼泽地上有成片生长的丛桦、五蕊柳、沼柳、柳叶绣线菊等。
杜香、越桔多成片关分布于低湿地的落叶松林下。
草本植物以中生植物为主,且多见于林冠下,如5苔草、地榆、鹿蹄草……;在草甸沼泽地可见草甸植被和湿生植物;干旱的阳坡有旱生和中旱生植物生长。
如兔毛蒿、苍术、大针茅、百里香等。
三、经营历史沿革本局开发利用比较早,在本世纪初至解放初将近半个世纪中,先后有帝俄、日伪及资本家等多次掠夺式的采伐,使茂密的落叶松原生林型破坏殆尽,砍伐严重的沦为荒山秃岭,采伐较轻的演替为天然次生林,幸存下来的原始残林成为阔针混交林。
一九四三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免渡河林业局被划为军事重地,并在伊列克得到转向湖个修筑四十二公里森林铁路,伪满时期,由牙克石营林署管辖。
建国初期,牙克石林务分局在扎敦河设立了作业所(即免渡河林业局前身)从事营林生产。
具统计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二年采伐木材274,330立方米。
随着林业事业的发展,一九五六年改建为扎敦河经营局,一九五八年又改为免渡河经营局,一九六三年经国家计委授权林业部,以(63)林计营昭安171号文批准为免渡河林业局。
一九七0年免渡河林业局划归黑龙江营林局管辖,由牙克石代管。
一九七九年又划归回内蒙古自治区,一九八0年未归呼盟林管局。
四、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一)森林资源现状全局有林地190,534公顷,蓄积15,334,418立方米;疏林地6,824公顷,蓄积186,263立方米;散生木蓄积721,093立方米;四旁树蓄积80立方米;活立木总蓄积16,241,854立方米;森林复盖率68.4%(其中巳郁闭成林的人工林1666公顷,蓄积65,109立方米)1、按森林起源区分:2、按令组区分73、按林种区分:(二)森林资源特点1、天然次生林多,人工林少。
面积比例为99:1 ;蓄积比例为99.6:0.42、幼、中令林多,近成过熟林少。
面积比例为8:2;蓄积 比例为7:3.3、用材林多,其它林种少。
面积比例为98:2蓄积比例97:3。
4、阔叶树(白桦)多,针叶树(落叶松)少。
面积比例为7:3;蓄积比例为6:4.5、树种单纯,分布不均6、后备资源多、幼、中令林面积占全局有林地面积的76.2%,蓄积占68.6%。
(三)森林资源变化分析我局自一九五六年第一次森林经营调查以来,又分别于一九七六年和一九八六年两次进行森林资源复查,各种资源数据变化很大。
这次系采用一九八五8年调查成果与一九五六年的调查成果加以对比分析(因一九七六年的调查成果面积、蓄积误差较大,落叶松、白桦生长率特殊偏高)。
1、总面积、总蓄积变化(1)、土地面积变化全局总土地面积,一九八五年调查为278.451公顷,一九五六调查为278.406公顷,两次调查相差45公顷,很接近。
(2)蓄积变化一九八五年调查全局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6.241.854立方米。
一九五六年调查为11.338.700立方米。
一九八五年比一九五六年增加4.903.154立方米。
2、各类土地面积变化(1)、有林地一九八五年比一九五六年有林地增加30.956公顷,其中防护林增加3.286公顷,母树林增加670公顷,用材林增加26.996公顷。
其主要原因是加强了提供护林防火工作,近二十年我局基本上杜绝了森林火灾。
使森林和到保护,面积不断扩大,蓄积不断增加。
(2)无林地9一九八五年比一九五六年无林地减少36.217公顷,其中一部分由于人工造林,减少宜林面积,一部分天然更新,使无林地变为有林地,特别是林中空地的变化更大。
(3)非林地一九八五年比一九五六年非林地增加8.814公顷,其原因一是两次调查的技术标准和方法的差异,地是增加了军事禁区的面积,在是居民点,道路等建筑用地的扩大导致非林地的增加、(4)疏林地一九八五年比一九五六疏林地减少4.791公顷。
这是由于天然更新使疏林地转变为有林地,其次是部分疏林地进行了人工造林,所以疏林地面积相应减少。
3、林分结构变化(1)树种组成的变化一九五六调查,各优势树种的面积、蓄积比重分别是;落叶松面积占23%,蓄积占38%;白桦面积占71%,蓄积占59%;黑桦面积占6%,蓄积占3%全局平均树各组成为6白、4落、十黑一柳。
一九八五年调查,各优势树种的面积、蓄积比重分别为:落叶松面积点2935%,蓄积占35.5% ;白桦10 面积占67.8%,蓄积占62.0%;黑桦面积占1.4%蓄积占1.6%;其它树种面积占1.3%蓄积占0.9%,全局平均树种组成6白、4落、一黑。
(2)令组的变化各令组面积、蓄积对比表以上数据表明,一九五六年调查时,近过熟林面积占50.8%蓄积占76.6%,说明可采资源大于后备资源。
(3)平均蓄积量的变化以上两次调查结果比较,各令组每公顷蓄积及全局平均每公顷蓄积都有明显变化,一九八五年调查的各令组每公顷蓄积量呈现规律性变化,随令组的增长单位蓄积也相应增加,一九五六年调查的各令组单位蓄积量变化没有一定规律。
4、森林生长量11 本局平均生长率2.36%,全年总生量383.883立方米,其中防护林生长率2.26%,年生长量6.111立方米;用材林生长率2.37%,年生长量376.760立方米;特用林生长率2.06%,年生长量1.645立方米。
5、综合评述自建局以来,我局有林地面积、蓄积逐年增加,一九八五年比一九五六年面积增加30.956公顷,活立木蓄积增加4.903.154立方米,每公顷年生长量由1.6立方米增加到1.96立方米;年总生长量由一九五六扑的250.800立方米到一九八五年增加到383.883立方米。
可采资源有所下降,一九五六年调查时、近、成、过熟面积比重为50.8%、蓄积比重为76.7% ,而一九八五年调查则面积比重降为21.8%,蓄积比重为31.4%.主要组成树种面积、蓄积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落叶松面积比重增加,蓄积比重减少,白桦则面积比重减少,蓄积比重增加。
主要原因是解放前国内外反动派对免渡河林业局林区进行掠夺式的采伐,森林破坏严重,后备资源枯竭,特别是幼令林每公顷只有13.5立方米蓄积,不少地区沦为荒山秃岭。
但是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建立健全了林业机构,制定了以营林为基础的经营方针,坚持造林、育林、促进森林更新,加强了12护林防火工作近三十年只采伐木材110万立方米,因此森林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有林面积不断扩大,蓄积不断增加,但是可 采资源减少,低价林增多,森林质量明显下降。
五、野生植物及动物概况免渡河林业局地处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新华夏隆起构造带。
属于寒温带大兴安岭落叶松区的南缘,本边与大兴安岭本麓白桦林草原想邻,植物区系成份以东西伯利亚植物为主,也有长白山植物区系和蒙古植物区的成份。
主要木本植物有:落叶松、白桦、钻天柳、田杨、山丁子等;草本植物有;禾本科草、鹿啼草、玉竹、蕨菜。
射干鸢、地榆、大叶樟、小叶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