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概述/第四节创新人才培养(二)/作业简答•论述1.创新人才培养意义是什么?答: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空前活跃,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核心灵魂力量,它决定着民族的兴衰。
在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步入21世纪美好未来之时,它又面临着另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知识经济。
这种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发展起来的,它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
它强调劳动者创新素质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因素,认为创新发明、创造性理念以及理论学说等以创造智慧为特征的因素,能够带来经济的可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并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
当前,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已日益显露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可以说,没有创新,知识经济主体便失却了竞争力和生命力。
总之,新时代的青年一代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入创新学习和创新工作中,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
2.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历史上很多成功发明家的事例说明,创造能力(即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的表述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的表述为发现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的能力等。
这些能力表面上看,多数属于实际活动的范畴,但本质上起主要作用的是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优秀品质的综合体现。
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知识获取努力等。
创新能力培养、开发的实质就是对构成创新各要素品质的提高及综合运用,以促进创新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
1.观察能力的培养所谓观察是人脑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过程,是获取感性认识的最基本的实践。
它是指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比较持久的知觉,是与积极思维相联系的,对现实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是高度发展的有意知觉。
①什么是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也称观察力,系指对事物全面和细致的分析能力,主要是指直接的知觉能力,它决定一个人的感知水平和深度。
观察力强的人可以观察到别人所未注意的事项,发现别人易忽略的事实。
②观察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进行各种创造劳动的基础在创造活动中,观察是十分必要的,观察方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记载和描述有关事物感性材料的方法,它也是科学研究过程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方法。
观察能力是创造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③观察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种思维素质因素,一个人观察能力的提高,更需后天的学习、训练和实践。
通过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兴趣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提高感知能力。
2.记忆能力的培养①什么是记忆能力记忆是人脑贮存和重现过去经验知识的能力。
人在感知过程中,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当事物不再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并不随之消失,而是留下痕迹,在一定条件下还能重现出来,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中发生过的事物的反映。
②记忆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前人的经验是发明创造的基础,记忆力在科学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没有记忆,任何学习都是不可能的,只有博学多识,才能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创造方向,快速地吸取科学的营养,保证科学创造的成功。
③记忆能力的培养人们记忆能力的强弱虽然与其天资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得益于后天的锻炼和培养,要使自己记忆力增强,则应该加强记忆能力训练,如注意力集中、记忆目标明确、多渠道信息刺激、重复是记忆之母等;讲求记忆卫生,如最佳记忆时间、劳逸结合、愉快的情绪等;掌握记忆技巧,如多渠道协同记忆法、分段记忆法、趣味记忆法和联想记忆法等。
3.想象能力的培养想象是大脑思维在改造记忆表象基础上创建的未曾直接感知过的新形象和思想情境的心理过程。
①什么是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也称想象力,是一种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改造、变形、组合记忆表象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始终伴随着明显的情感活动。
按照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可以划分为积极想象和消极想象。
积极想象是一种具有一定目的性和现实性,自觉地进行的想象,在积极想象中,按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又可以划分为再建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②想象力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的意向,任何创造性活动、技术发明、科学发现、文艺创作、音乐美术都可借助于想象的翅膀,在创造的天地中自由翱翔。
想象产生假说:科学史上许许多多新发现都起源于假说,每个科学假说都包含着大胆的想象,无数的科学事实证明,科学家们在观测和实践的基础上,借助于想象的阶梯,摘取了新的智慧之果。
想象激励创造:想象力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实,同时想象激励人们在科学活动中从事艰苦的工作,因为它使我们看到了有可能得到的成功,把科学创造进行到底。
想象力是人类智力发展的重要内容:想象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人的一切心理过程,如认识、意志、情感等,都离不开想象,想象力的发展是人的智力发展的重要内容。
③想象力的培养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想象是一种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创造性的想象形象,是以大脑有关记忆表象为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组而产生可以作为创造性活动“蓝图”的新形象的思维活动,因而,丰富的记忆表象是产生创造想象必不可少的基石。
发展好奇心,激发想象:好奇心是创造想象的起点,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
创造者积极的思维状态:想象作为人的一种形象思维能力,其活跃的程度受到人的情绪的影响。
因而,人们在创造活动中,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激情,都有助于想象力的进发和提高。
培养捕捉灵感的本领:创造性想象灵感,如同火花一样,稍纵即逝。
因此,我们在发现问题或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可能出现突如其来的新想法、新观念,对这些创造性想象的灵感火花,我们应及时紧紧抓住,作好记录,并及时进行思维加工或进行实验检验,可能获得很有价值的成果。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提高人的想象力不可能一日速成,因而在学生阶段如何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是极为重要的,其主要方面有:培养崇高的理想;扩大学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表象;丰富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文艺作品,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鲜明形象性特征在培养学生想象力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4.实践能力的培养①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多指动手能力。
主要是指对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
究其实质,是指人们对头脑中被激活的信息进行实验操作水平上的综合加工能力。
②实践能力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实践能力对思维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实践过程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从人类进化的整个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劳动和直立行走,促进了大脑的进化和思维的发展。
在实践过程中,人们的情感意志力也可以获得培养、锻炼和提高,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可以在不断的操作实践过程中获得提高,好奇心、兴趣、观察力也可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发展。
人们的实际操作,有利于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手脑心身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人们智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③实践能力的培养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仅需要认识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人类自己,这就要求人们具有实际操作能力。
培养操作能力,主要是培养动手做事的能力,并培养有关的智力和情感意志力。
5.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信息获取能力本质就是自学能力,其实质是人们依靠自身努力去获取知识,提高创造能力的一种基本素质。
自学能力差的人,势必在创造中步履艰难,难成气候。
①获取信息能力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科学日新月异,进步神速,信息量剧增,因而人们所学的知识,老化速度也越来越快,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甚至走在时代的前面,就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掌握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和收集有用的创造信息,因而也就要求有较高的自学能力来更新已有知识,有较强的收集、分析各种信息能力。
上一次大学管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因而,积极主动的获取信息是可持续发展和成才的必由之路②怎样培养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有正确的自学动机、培养自学的信心、掌握自学方法、坚持独立思考自主获取信息能力是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进行的,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敏锐的感知、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灵活的思维、热烈的情绪和坚韧的意志力等,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自主学动机是对自学起推动作用的心理因素,它是推动人们自学的内部力量,它能把人们的全部精力集中起来进行有效的学习。
自主学的目标、坚强信心和意志力对自主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影响,崇高的目标将激发人们奋发学习,克服各种困难,充分发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效能,从而提高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自主学习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大胆实践,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自主学习的信心、掌握自主学习获取信息科学方法、坚持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促进自己自主获取信息能力的提高。
总之,提高人们的各种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
使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敦促自己走上自觉创新之路。
3.创新品质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是什么?答:如何能更好地开展创造活动呢?如何能成为创造性的人才呢?这是许多人在研究的一个课题。
我国开展的创新素质教育已明确提出了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创造需要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
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在某种需要的基础上,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兴趣、信仰和理想,并形成较稳定的行为特和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所以,个性心理品质是非智力因素,在创造活动中,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强烈的好奇心、优良的社会环境,无疑会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鼓舞人们投身创造事业和坚定创造的信心,并获得更多的创造成果。
4.如何塑造创新品质,试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论述创新品质与学习的关系。
答:1.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追求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①理想及其培养理想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形成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它是人的主观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观的核心,又是人的精神力量的源泉之一。
树立崇高的创造理想,才能在创造活动中会获得前进的动力,鼓励我们克服困难走向胜利,但创造理想的树立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需要我们平时有意识地去培养:一要树立起正确的创造观念;二要培养创造的才能;三要加强意志的锻炼;四要从小事做起。
②信念及其在创造中的作用所谓信念是指激励人们按照自己所确信的观点、理论和原则去行动的个性倾向。
信念的确立必须对某一事物具有坚信感,创造者不仅要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创造工作的意义,而且要确信这一创造活动能有所成就,才能树立起对创造事业的坚信感,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