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技术详解
(二)利木赞牛
• 1、产地:原产于法国。最初 为役用品种,现已培育成肉用 品种,成为欧洲重要的大型肉 牛品种。 • 2、外貌特征:毛色为黄棕色, 但深浅不一。体型较大,全身 肌肉发达丰满。成年公牛平均 体重1100kg,母牛600kg,初 生重35-36kg。 • 3、生产性能:10月龄平均活 重达300-400kg,12-14月龄 为450-500kg,其屠宰率较高, 一般平均为63-71%,肉质细 密,沉积的脂肪薄,胴体瘦肉 率多达80-85%。
生产性能:肉、乳兼用性能均佳。平均产奶量 4000kg 以上,乳脂 率 4.0 %。初生至 12 月龄日增重 1.32kg ,肥育后屠宰率可达 65 %。 与我国北方黄牛杂交,后代体格增大,生长加快,很受群众欢迎。
2、丹麦红牛(Danish Red) 产地:原产于丹麦,乳、
肉兼用。世界各地均有
分布,1984年引入,分 别饲养在西北农林科技 大 学 和 吉林省畜牧兽 医研究所。以乳脂率、
•肉牛主导品种及主推技术
一、肉牛生产情况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蛋白、低脂肪的 牛肉呈现出需求水平日趋增长的态势。从与我国邻近 的国际区域市场看,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 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是主要牛肉消费国。 • 由于受土地等资源的限制,长期以来,这些国家主要 靠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进口, 满足国内牛肉消费需要, 年进口量达180万吨以上。 • 近年来,新西兰作为世界主要的牛肉出口国之一,在 产业结构调整中,养牛生产主要转移到利润更高的奶 牛生产上。
生 产 性 能 : 周 岁 牛 725kg , 日 增 重 1.4kg , 屠 宰 率 一 般 为 60%~64%,经肥育后,可达67%~70%,净肉率达60%。 肉质嫩,多汁,大理石纹好。
(六)兼用牛品种 1、西门塔尔牛(Simmental)
产地:原产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河谷地带。原是瑞士的大型乳、 肉、役三用品种,占其总牛数的 50%,在世界各国分布很广。其 肉、奶性能并不比专门的肉用和奶用品种逊色。 外貌特征:毛色多为黄白 花或淡红白花,头、胸、 腹下、四肢、尾帚多为白 色。后躯较前躯发达,中 躯呈圆筒型。四肢强壮, 蹄圆厚。乳房发额与颈上 有卷曲毛。育中等,乳头 粗大,乳静脉发鼻镜浅灰至深褐色,蹄壳黑色,部分牛 只乳房或腹部有白斑毛。被毛软、短,光亮。体格较大,体躯方正 深长,背腰平直,四肢粗壮结实。乳房发达而匀称,乳头长。
(七)我国黄牛
• 我国黄牛根据产地的不同,可分为北方牛、 中原牛和南方牛三大类型。 • 1、北方牛:包括蒙古牛、哈萨克牛和延边 牛等品种 • 2、中原牛:包括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 晋南牛等品种 • 3、南方牛:包括南方各省区的黄牛品种。
二、肉牛品种
(一)夏洛来牛
• 1、产地:原产于法国,该品种以 体型大、生长快、瘦肉多,饲料 转化率高而著名。属于大型肉牛 品种。 • 2、外貌特征:夏洛来牛体格高大, 全身肌肉丰满,毛色为白色或乳 白色,成年公牛平均体11001200kg,母牛700-800kg,初生 重42-45kg。 • 3、生产性能:夏洛来牛生长速度 快,瘦肉产量高。生后9个月龄体 重达300kg,在较好的饲养条件可 达400kg,400日龄体重可达 553kg。屠宰率一般为60-70%, 胴体产肉率80-85%,具有皮薄、 肉嫩、味美等特点。但繁殖率低, 而且难产率较高,平均为13.7%。
• 从国内市场上看,我国牛肉生产近年来呈 现出产销两旺、供应略有缺口、价格连年 升高的良好态势,发展肉生产市场前景广 阔。 • 国产牛肉不仅由于优质肉所占比重小,难 以满足国内的星级宾馆、餐厅等所需的高 档牛肉,而且对于一般大众消费所需的牛 肉,也不能完全满足国人的消费需要。 • 养殖以母牛分散饲养和异地育肥为主。
• 2010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牛肉总产量 5676.3万吨,美国(1182.8万吨)、巴西 (914.5万吨)、欧盟(27国,787. 0万 吨)、中国(555.0万吨)。 • 中国肉牛存栏量和牛肉产量明显下降。 • 2010年肉牛存栏数量不足8000万头,其中 母牛不足3500万头,牛肉减产约70万吨。 • 2011年肉牛实际存栏数量不足7000万头。
(三)安格斯牛(Angus)
产地:原产于英国的阿伯丁、安格斯和金卡丁等郡,全称 阿伯丁-安格斯牛(Aberdeen-Angus),是英国最古老的肉 牛品种之一。
外貌特征:无角,毛以 黑色居多,也有红色。 体格低矮,体质紧凑。 体躯宽而深,呈圆筒形。 四肢短而端正,全身肌 肉丰满。 生产性能:具有良好的增重性能,日增重约为 1000g 。早熟 易肥,胴体品质和产肉性能均高。育肥牛屠宰率一般为 60%~65%。12月龄性成熟,18~20月龄可以初配。对环境 适应性好,耐粗、耐寒,性情温和,易于管理。
生产性能:生长快,育肥期平均日增重1500g。肉用性能好,屠宰 率一般为 65 %~ 70 %,肉质细嫩,瘦肉含量高,胴体瘦肉率达 84.13%。我国于 1987 年和 1992年先后从意大利引进冻胚和冻精, 育成公牛,采集精液供应全国,展开了对中国黄牛的杂交改良工
(五)海福特牛(Hereford)
(四)皮埃蒙特牛(Piemontese)
产地:原产于意大利北部皮埃蒙特地区,是在役用牛基础上选育 而成的专门化肉用品种。 20世纪引入夏洛来牛杂交而含“双肌” 基因,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终端父本,已被世界 22 个国家引进, 用于杂交改良。 外貌特征 : 该牛体型高 大, 体躯呈圆筒状 , 肌肉发达。毛色为乳 白色或浅灰色 , 公牛 肩胛毛色较深 , 黑眼 圈。 母牛的尾帚均呈 黑色 。犊牛幼龄时毛 色为乳黄色 ,鼻镜黑 色。
产地:原产于英格兰西部威尔 士地区的海福特县及邻近诸县, 是英国最古老的牛种之一。我 国解放前后均有引进,尤其适 于北方的自然条件。 外貌特征:体躯宽深,前胸发达,肌肉肥满,四肢短,尻部 丰满,呈长方形或矩形。分有角、无角两种。被毛暗红色, 具有“六白”特征,即头、颈、垂、腹下、四肢下部及尾为 白色,皮肤为橙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