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兵家心理管理路径思想

中国古代兵家心理管理路径思想

价值工程低,导致报警限值失准。

③阻塞限值无法确定。

有些注射泵没有说明书,无法确定阻塞报警限值,使检测人员无法检测。

4.2解决方案①尽量建议科室使用厂家推荐的注射器和输液管,请厂家下科对临床科室培训注射泵的规范操作、注意事项,保养方式,防止因使用不当引起的仪器参数失准。

②如果发现报警阈值失准,应立刻送修,通过专业人员的维修,使报警值符合检测要求。

当注射泵的流量超过1000mmHg 时还未报警,应立刻送修,以免损坏检测装置。

③在无法确定阻塞报警值限值时,应与厂家沟通,了解限值范围,不能盲目检测。

总之,注射泵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注射泵的年检、新购检测、维修后检测,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送修,极大地减少了临床使用的风险,为病人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1]汤黎明,周耀平,胡新勇.卫生装备质量控制与计量管理技术规范[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80-86.[2]肖红.医用输液泵的输液质量控制[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30(3):76-77.[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9706.27-2005医用电气设备(第2—24部分).输液泵和输液控制器安全专用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4]侯艺威,严汉民,白玫,等.注射器种类对注射泵应用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4):25-26.[5]张志强,郭洁.医用输液泵流带速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1,8(4):16-17.0引言中国古代兵家十分重视心理管理,认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主张带兵带心,练兵练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他们不断总结战争实践的经验,通过教化为先,爱抚士卒、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等途径,强化将帅对士卒的心理管理,促进将帅与士卒的情感交流。

当前我们可以从中国古代兵家心理管理路径思想中得到启迪,汲取其中的精华,灵活运用于部队工作中去,更好的解决部队心理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1教化为先———重视将帅对士卒的情感引导通过合适的途径引导情感,可以对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将帅通过教化为先这一途径,对士卒进行心理管理,对士卒进行情感引导,可以让士卒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克敌制胜。

通过教化为先,将帅可以向士卒灌输战争的性质、目的、作战要求、训练标准等内容,调整士卒的心理状态,强化士卒的心理承受力,提高士卒的战斗力。

首先,只有治军做到教化为先,才能进行作战。

《吴子·治兵》曰:“用兵之法,教戒为先”。

《便宜十六策·教令》云:“教令为先,诛罚为后,不教而战,是谓弃之。

《司马法·严位》中认为:“凡战,教约人轻死,道约人死正”。

其次,通过对士卒进行教化为先,即用政治道义教育士卒,用军纪军法来约束行动,统一步调,可以提升士卒的作战能力。

《吴子·图国》认为治军要“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

明耻教战,树立“进死为荣,退生为辱”的正确荣辱观,激发出征将士同仇敌忾之心,坚定将士的作战信心和决心。

《将苑·习练》中指出:“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

《六韬·军略》说:“教不素信,士卒不习,若此,不可以为王者之兵也”。

《六韬·教战》中认为:“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学战,教成,合之百人…大战之法,教成,合百万之众”。

第三,做到教化为先,可以使士卒团结一心,取得战斗的胜利。

《三略》曰:“能使三军如一心,则其胜可全”。

《司马法·严位》曰:“凡胜,三军一人,胜。

”以上论述都强调对士卒教化为先的重要性,对我军有着极大的启示。

现阶段我军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不到位致使官兵犯错,没有重视官兵合理需求处理武断等。

通过,教化为先,做到教育及时到位,对官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以避免官兵出现因无知而出错,对于官兵的合理需求,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满足,做到以人为本,使部队团结一心,战无不胜。

2爱抚士卒———深化将帅对士卒的情感关怀爱,拉近将帅导士卒心灵之间的距离。

将帅通过爱抚士卒这一途径,对士卒进行情感关怀,可以点燃士卒的情感之火,激发士卒的勇敢牺牲精神,形成坚不可摧的力量。

通过爱抚士卒,将帅对士卒施以仁爱、尊重、关心、信任,推恩于下,走进士卒的内心,强化将帅与士卒的情感纽带,才能最有效地感召、激励士卒,为之流血流汗,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生命。

首先,要做到爱兵如子。

《孙子兵法·地形篇》中指出“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诸葛亮提出“养人如养己子”。

《草庐经略·拊循》则要求“以父母之心,行将帅之事”,“饥寒困乏,如以身尝;疾病医药,亲临诊视;解衣推食,哀死问孤;殡殁吮伤,恩逾骨肉;言语频繁,谆勤教诲;财必与共,甘苦与分。

”其次,要积极帮助解决士卒遇到的各种困难。

《将苑·哀死》中指出士卒“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血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

”在《二十一史战略考·南京》中记载:“卒有疾,飞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遗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

凡有颁搞,均给军它,秋毫不私”。

因此全军上下同仇敌忾,英勇作战,所向披靡,连敌方也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第三,爱抚士卒不能一味爱抚而要严爱有度。

中国古代兵家强调将领在关心体贴士卒的同时,绝不能放松对士卒的严格要求,主张对士卒不能姑息迁就,不能一味溺爱,不能放纵宽容,否则就不能用以打仗。

《孙子兵法·地形篇》中有“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藏书·贤将论》中指出:“仁则视卒如子,———————————————————————作者简介:吕杰(1960-),男,山东淄博人,硕士,硕士生导师,陆军军官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教授,研究方向为军队管理思想;王鑫(1985-),男,江苏金坛人,硕士在读,陆军军官学院五系四十二队,研究方向为军队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兵家心理管理路径思想浅析An Analysis on the Ways to Realize the Psychological Management Thoughtof the Ancient Chinese Military Strategists吕杰Lv Jie ;王鑫Wan Xin(陆军军官学院,合肥230031)(Army Officer Academy ,Hefei 230031,China )摘要:中国古代兵家通过教化为先,爱抚士卒,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等途径,强化将帅与士卒的情感纽带,铸就出一支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

Abstract:Ancient Chinese military strategists strengthen the emotional bonds of the commander and his soldiers through educating though touch forthe first,caressing soldiers,sharing somebody's joys and sorrows,leading one's men in an act and other ways to cast a strong combat effectiveness of the army!关键词:兵家;心理管理Key words:military strategists ;psychological 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E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288-02·288·Value Engineering 不忍伤也;严则视子如卒,有犯辄死,不姑息也。

”以上论述都要求将帅爱抚士卒,以仁义恩惠结交士卒,获得军心、人心。

当前我军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还存在打骂体罚的现象,个别人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

我军官兵之间人人平等,要爱抚官兵,要以实际行动关心体贴官兵,对官兵关怀备至,巩固军心。

在生活中关心官兵的疾苦,帮助其调整好身心状态,当其遇到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时要及时帮助解决;在训练中要及时了解官兵的心理帮助其克服畏难情绪,提高训练效果;在工作中要耐心指导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提高其工作能力,促进官兵的成长进步。

3同甘共苦———激发将帅与士卒的情感共鸣将帅与士卒患难与共,可以让二者的心交织在一起,产生情感共鸣,发出极大的力量。

将帅通过同甘共苦这一途径,对士卒进行心理管理,激发士卒的情感共鸣,可以凝聚军心让士卒同仇敌忾,斗志旺盛,为国忘身。

《三略·上略》中指出“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

通过同甘共苦,将帅与士卒之间在心理上产生碰撞,建立起强有力的心理联系,产生心理、情感的互动、交融、共鸣。

首先,将帅在思想上要能够与士卒一致,做到“与众同好”,“与众同恶”,“上下同欲”。

《六韬·武韬》指出:“与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奸相趋。

故无甲兵而胜,无冲机而攻,无沟堑而守。

”《三略·上略》也指出要:“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

”其次,将帅在生活上要与士卒“同甘苦,均劳逸”。

《六韬》指出:“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

”诸葛亮《将苑》中写道:“夫为将之道,军并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燃,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

”第三,将帅在战斗中要与士卒“共安危,同生死”,越是艰险困难的吋候,越要想到士卒。

《百战奇略·难战篇》中说,将帅“如遇危险之地,不可舍众而自全,不可临难而苟免,护卫周旋,同其生死”,并指出这就是兵法上所说的“见危难,勿忘其众”。

以上论述要求将帅在思想上、生活上、战斗中都要做到与士卒同甘共苦。

当前我军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官兵之间不能做到“五同”,个别干部不能处理好官兵关系等。

我军官兵之间都是战友,战友之间亲如兄弟,必须要做到同甘共苦。

在训练中一起摸爬滚打,在生活中一起娱乐活动,在学习中一起进步提高,这些都培养出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官兵之间同甘共苦,互帮互助,平时能增强内部团结,巩固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战时能促使官兵同仇敌忾,赢得胜利。

4身先士卒———强化将帅对士卒的情感激励将帅做到身先士卒,可以促进士卒情感的进一步升华,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将帅通过身先士卒这一途径,对士卒进行心理管理,强化其对士卒的情感激励,对士卒的斗志有极大的诱导、感染、鼓舞和暗示作用,能够得到士卒的心理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