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消防扑救面
消防车辆靠近建筑实施扑救作业所需建筑外墙面。
7.2.1 高层建筑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l/4 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 场地,该范围内的裙房进深不应大于4m。 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建筑,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 场地确有困难时,可间隔布置,但间隔距离不宜大于 30m,且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总长度仍应符合上述规 定。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3.2.4规定: > 500辆的特大型车库设3个车辆出入口
汽车库人员安全出口
《汽车库防火规范》6.0.5条: 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的距离不 应超过45m,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距离 不应超过60m。 相邻两个防火分区的防火门不算安全出口。
建筑内锅炉房的容量和位置
汽车库
复式汽车库 室内有车道、有人员停留的,同时采用机械设 备传送,在一个建筑层里叠2~3层存放车辆的汽 车库。 机械式立体汽车库(竖直循环式机械汽车库)
室内无车道且无人员停留的、采用机械设备进 行垂直或水平移动等形式停放汽车的汽车库。
汽车库防火分区
普通汽车库:2000m2; 复式车库:按汽车库防火分区面积的 65%计算。 立体车库:超过50辆时,设防火墙或防 火隔墙进行分隔。
消防车转弯半径
汽车最小转弯半径: 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 迹的半径。 普通消防车9m; 登高车12m; 一些特种车辆16~20m。
消防车道距离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m。 可以利用市政道路作消防车道,但应满足要 求。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 面积不应小于 12.0m×12.0m ;供大型消防车使用 时,不宜小于18.0m×18.0m。
建筑内锅炉房的容量和位置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4.1.3 当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连或设置在其内部时,严禁 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部门的上一层、下一层、贴邻位 置以及主要通道、疏散口的两旁,并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室 一层靠建筑物外墙部位。
布置在建筑内的锅炉房容量没有限制;
新《建规》 及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 (二)
内 容 提 要:
建筑高度 建筑物长度 消防道路 消防扑救面、扑救场地 如何划分防火分区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汽车库防火设计规范》 GB50067-97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2009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
封闭内院
工厂、仓库区内应设置消防车道。 环形消防车道 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甲、乙、丙类厂房; 占地面积大于1500m2的乙、丙类仓库; 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可燃材料露天堆场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 丙类液体储罐区和可燃气体储罐区,应设置消防车 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消防车道与材料堆场堆垛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 5.0m。 中间消防车道与环形消防车道交接处应满足消防车 转弯半径的要求。
防火间距
《建规》3.3.8条,为丙、丁、戊类厂房服务的办公室可设在 厂房内,但要有分隔措施; 《建规》3.3.15条,为丙、丁、戊类仓库服务的办公室可以 设在仓库内,但要有分隔措施。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的楼板 与厂房(仓库)隔开,并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 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3.4.1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厂房之间及与乙、丙、丁、 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4.1的规定, 与甲类仓库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3.5.1条的规定。
5.4.12 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 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宜设置在建筑外的专用房间 内;确需贴邻民用建筑布置时,应采用防火墙与所贴邻 的建筑分隔,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该专用房间的 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确需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不 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 尚需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内锅炉房的容量和位置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4.1.3 当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连或设置在其内部时,严禁 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部门的上一层、下一层、贴邻位 置以及主要通道、疏散口的两旁,并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室 一层靠建筑物外墙部位。
建筑高度(附录A)
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 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
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 后取其中最大值;
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 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 (2005年版)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93-9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 《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50472-2008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JGJ57-2000 J67-2001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074-2002 《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 GB50284-2008 《广播电视工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YJ33-88
消防扑救场地
消防登高车操作场地可结合消防车道布置, 宽度不小于8m,场地靠建筑外墙一侧至建筑 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m,且不应大于15m; 登高车操作场地面积不应小于15m×8m(长× 宽 )。
消防扑救场地
扑救场地的坡度不宜大于3%; 利用绿地作为消防扑救场地时,不能布置高 大树木、花坛、水池等影响消防车停靠操作 的设施。 消防车道路面、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 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载重量。
消防车道
7.1.2 高层民用建筑,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 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商店 建筑、展览建筑等单、多层公共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 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 道;对于住宅建筑和山坡地或河道边临空建造的高层 建筑,可沿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但该长边 所在建筑立面应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
《高规》消防车道
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行消防车道 。 当设环行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 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 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设置穿过 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高层建筑的内院或天井,当其短边 长度超过24m时,宜设进入内院或天井 的消防车道。且应考虑消防车回车需要。
《高规》: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 层的高度。 NFPA101:建筑高度应计为消防车所在的最 低水平位置与最高使用层楼板之间的距离。
坡地建筑
对于阶梯式地坪,同一建筑的不同部位可能不处于 同一高程的地坪上。此时,建筑高度的确定原则是: 当位于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之间设置有防火 墙分隔,各自有符合要求的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 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或设有尽头式消防车道时, 可分别计算建筑高度。 否则,应按自低高程室外设计地坪到整个建筑高度 的最高点处确定。
建筑物长度
建筑物沿街部分的长度
《建规》消防车道
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 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0m。 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0m或总 长度大于220.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 防车道。 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160m
穿过建筑物
环行消防车道
消防扑救面
《高规》4.1.7条: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 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 进深大于4.00m的裙房,该范围内应设置消防登高 操作场地。
建筑扑救面
与消防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的范围内必须设 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入口。 与消防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的范围内每层均 应设置可开启外窗,窗口的净尺寸不得小于 0.80×1.00m ,窗口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 1.20m。
汽车疏散出口
《汽车库防火规范》6.0.6 规定,汽车疏散出口 可以按层设计: < 50辆设 1 个单车道出口; < 100辆设 1 个双车道出口; ≥100辆设 2 个汽车疏散出口。 详见6.0.6条文说明。
例1 : 地下三层停车<50辆,设一个单车道; 地下三层 + 地下二层<100辆,设一个双车道; 地下三层 + 地下二层 + 地下一层>100辆,设 2个汽车疏散出口。 例2 : 地下三层停车>100辆,地下三层、地下二层、 地下一层均应设2个汽车疏散出口。
多个高度
防火间距
厂房、仓库不能与公共建筑、民用建筑贴建。 《建规》3.3.8条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 内,当必须与本厂房贴邻建造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烧体防爆墙隔开和设 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丙、丁、戊类厂房所属办公室可以与厂房贴建。
防火间距
《建规》3.4.1表注1:为丙、丁、戊类厂房服务而 单独设立的生活用房应按民用建筑确定。 生活用房与所属厂房贴邻建造时,应符合本表注2、 3的规定。
防火间距
《高规》4.2.7条 高层建筑与丙、丁、戊类厂房、库房相邻布置时,应满足防 火间距的要求。
一 三、四级 高层建筑 20 25 15 18 裙房 15 20 10 12 二 类 高层建筑 15 20 13 15 裙房 13 15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