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声障碍ppt课件

发声障碍ppt课件

五次。
-
34
声带放松训练:降调左右运动
深吸气之后,紧闭双唇 ,由肺部发气,双唇振 动并带动声带振动,音 调向上(或者向下)旋 转,发“嘟…”音。向 左前方和右前方各重复
五次。
-
35
针对性的训练
• 音量(响度)异常的训练 • 音调异常的训练 • 痉挛性发声的训练 • 音质异常的训练
-
36
-
37
音量障碍治疗的实施
重复五次。
-
32
声带放松训练:平调旋转运动
深吸气之后,紧闭双唇 ,由肺部发气,双唇振 动并带动声带振动,头 部同时做旋转运动,发 “嘟…”音。左右旋转
各重复做五次。
-
33
声带放松训练:升调左右运动
深吸气之后,紧闭双唇 ,由肺部发气,双唇振 动并带动声带振动,音 调向上(或者向下)变 化,发“嘟…”音。向 左前方和右前方各重复
喉喘鸣或呼吸困难
-
10
• 声音:声音嘶哑
• 咽喉部:咽部不适, 黏液分泌增多
-
11
• 喉上神经麻痹 声音:发声无力、音调 单一、音长缩短、 咽喉部:易疲劳、误吸、呛 咳
• 喉返神经麻痹 声音:嘶哑无力、气息声、 音量小 咽喉部:呼吸困难、喉喘鸣
-
12
声音:嘶哑(大声说话、 唱高音明显)
咽喉:间断性发音疲劳 咽喉痛
• 放射学家
• 病理学家
• 放射治疗学者
• 吞咽治疗学者
-
25
治疗原则
1 .选择合理的训练时机 2 .重新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 3 .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4 .确定适合的训练量 5 .补偿和接受 6 .指导和训练相结合:注意保健、适当休声
-
26
基础发声功能训练
• 体位与呼吸的改善:坐位及立位、不同的呼吸方法 • 放松训练:颈部肌肉放松,降低喉肌紧张 • 持续发音练习:发a、u音,音量保持平稳
咽喉部:呼吸困难、 吞咽困难 相邻器官累及
-
17
-
18
声音:发声低哑、 失声、 音质不稳定、 咽喉部异物感
咽喉部:疲劳、 其他:颈部血管扩张、
肌肉隆起
-
19
-
20
第三章 发声障碍评价
主观感知评价:他觉性主观评价 自我评价
客观检查评价:嗓音学分析 声带形态及运动检查 喉空气动力学检查 喉肌电图分析
-
21
GRBAS评价方法
日本音声语育医学会1979 年制定。GRBAS ❖ 声音的嘶哑总分度G(overall grade degree) ❖ 粗糙声R(rough):声带周期不规律、不能正常闭合、
代偿性改变。 ❖ 气息声B(breath):声带不完全闭合--气流逸出--发声
时周期性呼吸音 ❖ 无力声A(asthenia):声带振动微小、不规则、发声虚
头部直立,然后颈部放 松,头部随重量倒向左 侧,感觉右颈部被拉直 ,然后头部恢复直立位
。重复该运动五次。
-
30
颈部放松训练:向右运动
头部直立,然后颈部放 松,头部随重量倒向右 侧,感觉左颈部被拉直 ,然后头部恢复直立位
。重复该运动五次。
-
31
声带放松训练:平调向前运动
深吸气之后,紧闭双唇 ,由肺部发气,双唇振 动并带动声带振动,发 “嘟…”音。向正前方
-
13
声音:持续长时间声音 嘶哑、低沉、费 力、粗糙、失声
咽喉部:疲劳感
-
14
声音:早期声质粗糙、 音调降低---发展 至声音嘶哑、低沉
咽喉部:说话疲劳、重者 致呼吸困难
-
15
声音:发声紧张、震颤、 声音低哑、语音异 常中断、间歇性失 声、气息样声音
其他:颈部肌肉紧张、 颈静脉怒张
-
1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声音:嘶哑可在短期内 进行性加重,最后 完全失声,
音调(音高):声音的高低,单位赫兹,声带每秒振动的频 率,音调不同,嗓音特点不同。
音长:声波的持续时间 音色:是一种声学现象,依赖于声音的频谱。
频谱:若干频率和振幅不同的纯音组成 基音:频率最低、振幅最大的,决定一个人
音调,其他频率成分称为泛音, 泛音的频率与强度和丰富程度决定音色。
-
7
-
8
第二节 发声障碍的种类与表现
-
38
❖ 音量过强:放松-减少气流-无声化-训练耳语 -减低音量
❖ 音量过弱:1、屏气、咳嗽-提高声门下压力 2、呼吸力量不训练,吹口哨、气球 3、持续发元音练习
❖ 单一音量:1、喉部气流变化训练(吃口琴), 2、小声——大声转化
-
39
第八章 发声障碍
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康复科 杜月秋
-
1
第一节 发声的基础和生理
发声:人在正常身体姿势基础上,使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使 呼出气流冲击声带产生不同的频率振动,通过声道的传导 和共鸣腔的共鸣获得可听声的过程
-
2
人体发声器官是?
-
3
-
4
声带长度
男性 17-21mm
声带厚度 2.2-6.0mm
弱无力 ❖ 紧张声 S(astrained):声带紧张,喉肌张力过高-声带
振动周期改变 共四级 0级为正常 1级轻度 2级中度3级重度
-
22
-
23
-
24
第四章:发声障碍的康复与治疗
➢ 发声障碍治疗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才能完成
• 耳鼻咽喉科专家
• 言语病理学家 • 声乐教师 • 肿瘤学家
多学科合 作
女性 11-15mm 2.0-4.5mm
男性声音特点:声带长、厚且松弛、振动频率慢,音 调低
女性声音特点:声带短、薄且紧张、振动频率快,音 调高 如何产生声带振动?
-
5
呼吸气流 声门下压力
平静呼吸 500-600ml 49Pa
发声时 1000-1500ml 294-981Pa
如何描述声音
-
6
声强(音量):声音的强弱,单位是分贝,反映声带振动幅 度。
❖ 器质性发声障碍: ❖ 功能性发声障碍
1、慢性喉炎 2、喉麻痹 3、声带小结 4、声带息肉 5、声带慢性水肿 6、痉挛性发声障碍 7、肿瘤、重症肌无力、声 带白斑等
1、精神性失声 2、功能过强性发声障碍 3、功能过弱性发声障碍 4、体弱、卧床等
-
9
❖ 先天性发声障碍 • 喉软化 • 喉蹼 • 腭裂 • 先天性喉气管裂 • 声带发育不良——先天性声带沟 • 先天性喉囊肿 • 杓状软骨移位 ——声音嘶哑,出生后既出现,常伴有先天性
-
27
颈部放松训练:向前运动
颈部放松,头部随着重 量向前低下,下颌迅速 触及胸部,然后将下颌 缓慢上抬,直至头部恢 复正常的直立位。重复
该运动十次。
-
28
颈部放松训练:向后运动
颈部放松,头部随着重 量向后倾,下颌上抬, 然后将下颌缓慢低下至 头部恢复正常的垂直位
。重复该运动十次。
-
29
颈部放松训练:向左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