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草船借箭》微课课件
3.考虑周到,安排巧妙,诸葛亮用二十条 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周密谋划,足智多谋)
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认 为诸葛亮挺有才干啊?请你用 一些四字词来形容诸葛亮。
(足智多谋、智慧超群、精明 能干、知识渊博、神机妙算)
一夜浓雾满大江, 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 孔明今日伏周郎。
第一段(1—2):写草船借箭的起因 。 第二段(3-5):写诸葛亮作借箭的准备。
第三段(6-9):写诸葛亮借箭的经过。
第四段(10):写事情的结果――诸葛亮如 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周瑜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军事的? 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
(周瑜开始以“公事”为由迫使诸葛亮 不要推却,接着又以“十天为限”故意 刁难,最后当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十万支 箭时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以便抓 到字据,日后好加害于他,他的真正目 的是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计来陷害 诸葛亮。)
借箭经过:
再受箭 调转船头 受箭 擂鼓呐喊
一字摆开 靠近曹营
谢箭回营 连船
草船借箭的结果:
(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
讨论:草船借箭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有雾天 气及返回时的顺风顺水,其借箭的妙计 才能顺利实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2.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大 雾漫天,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 出兵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 十万支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已识破了周瑜的诡计,如当面 揭穿必伤了和气,孙、刘联合抗曹战线 就可能破坏,有被曹操各个击破的危险, 同时又从大局考虑到与曹军交战必须用 箭,于是将计就计,立下军令状。)
借箭的准备工作
1、二十条船,每条船三 十名军士。
2、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 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 排在船的两边。
“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的母亲姓“纪” 诸葛亮的母亲姓“何”
绵 竹 市 清 道 学 校 罗 明
北
曹
吴
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哪几 个人?谁向谁借箭?
故事主要写了诸葛亮、 周瑜、曹操、鲁肃四个 人物,是诸葛亮向曹操 借箭。
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试着给 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