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著名女高音娜塔莉.德赛演唱德彪西艺术歌曲《星夜》
納塔莉·德賽(Natalie Dessay)法國女高音,1965年
出生於裡昂。
1992年在巴士底歌劇院演出《霍夫曼的故事》中“奧林匹亞”一角,雖然出場时间很短,但超凡的花腔嗓音
卻技驚四座,讓她一夜成名,被譽為20世紀末的“聲音奇跡”。
2001年以後,她不得不宣告暫別舞台,接受聲帶手術,2003年才宣告復出。
2004年她再度遭遇聲帶問題,接受手術,
並於2005年再度復出。
她重新思考自己的嗓音極限,開始
朝向抒情女高音的領域發展。
经由她诠释的歌剧角色,在台上都活灵活现,她不仅嗓音高亢,演技也是一流,是少数能将舞台表演与花腔技巧同时兼备的歌唱家之一。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
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彪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大海》、《牧神午后前奏曲》,钢琴曲《前奏曲》和《练习曲》,而他的创作最高峰则是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德彪西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和人声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钢琴伴奏部分都是作曲家自己谱写的。
德彪西的艺术歌曲大都采用同时代诗人如波德莱尔、魏尔伦、马拉美的诗作为歌词。
他的某些艺术歌曲,从旋律上看不如弗雷,从激情上看不如迪帕克,但德彪西善于使旋律线条合乎歌词语调的
起伏,将音乐很好地与语言的节奏、重音相结合,使诗意、乐思和语言融合成协调的统一。
德彪西与诗词的血缘关系出自他对诗歌的极大忠诚,他本人也是一位有修养的散文作者,并且对诗歌有着高明、敏锐的鉴赏和评论。
他不仅注重诗的立意和气氛,而且忠于诗的韵律。
到了他创作的成熟期,他使旋律线条非常合乎歌词语调的抑扬顿挫规律。
他还善于把立意和自己的乐思置于最深奥的协和中,这一点对于表演艺术来说是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