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护理措施
2、排便的护理指导患者要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 日排便的良好习惯。对于便秘者,可适当给予缓 泻剂,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而加重心脑负担。 3、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护理病人卧床休息期,为预 防肢体肿胀,患肢可垫高,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为防止足下垂,肢体应保持功能位。发病2周后病情 好转,即可做肢体功能锻炼,给予瘫痪肢体被动运 动及按摩。开始可每天2次,每次15~20min。以后 逐渐增加运动次数及时间,待功能有所恢复,再进 行肢体的主动运动、床上活动、床下活动等,循序 渐进地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失语者应进行语言康复 训练,使其逐步恢复语言功能。
脑梗塞病人的健康教育
• 一、饮食指导 • 指导病人饮食要有节制,不宜过饱。选用低盐低胆固醇、适量碳 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的饮食。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少食动物脂肪 奶油蛋黄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少食动物脂肪、奶油、蛋黄等食物, 防止肥胖和高胆固醇血症;忌食辛辣,戒烟酒,有利于降低脑梗 塞的发病率。吞咽困难者取坐位或头高健侧卧位,给予流质或半 流质易消化饮食,进食缓慢,防止呛咳;有意识障碍不能进食者, 应尽早给予鼻饲饮食。
•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通风2次,每15∽30分钟,并注意保 暖。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50%∽70%。 • 2、如果病人有痰鸣音,鼓励病人咳嗽,指导病人有效排痰的方 法,必要时给予负压抽吸痰液。 3、指导病人进行体位引流,排痰前可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拍背 时要由下向上,由外向内。 4、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药物副作用。 5、遵医嘱给予床旁雾化吸入和湿化吸氧,达到稀释痰液和消炎的 目的。
脑梗塞的早期临床表现
1、头晕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 续性剧烈头痛。一般认为头痛,头晕多为缺 血性脑梗塞的先兆,而剧烈头痛伴恶心,呕 吐则多为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
2、一过性黑蒙指正常人突然出现眼前发黑, 看不见物体,数秒或数分钟即恢复常态,既没 有恶心,头晕,也无任何意识障碍。这是因视 网膜短暂性缺血所致,提示颅内血液动力学改 变或微小血栓暂时性堵塞视网膜动脉, 为脑血管病的最早报警信号。
五、有便秘的可能与长期卧床,活动量减 少有关
• 1、无禁忌症者可给含纤维素的饮食,多吃水果增加水分 摄入。 • 2、腹部按摩每日2次,床上被动活动每2小时1次,锻炼 腹肌及盆底肌肉。 • 3、卧床病人给予良好的排便体位。 • 4、按医嘱给予缓泻剂、开塞露,必要时灌肠。 • 5、中药针灸。
六、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肺部感染、分泌物 过多、意识障碍有关
九、潜在并发症: 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与长期卧床,营养不良有关
1、保持病房空气新鲜,注意保暖。
• 2、严格无菌操作。 • 3、给予翻身拍背,促进有效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 4、做好会阴护理,嘱其多饮水减少泌尿系感染的机会。
十、误吸的危险
• 1、取侧卧位或平卧头侧位,抬高床头。 • 2、指导病人缓慢进喂入。餐毕喂数口温开水,使口内残留食物吞食干净。 • 3、将食物和药物压碎,以利吞咽。 • 4、指导病人使用吸水管饮水。 • 5、必要时鼻饲流质饮食,进食前要先证实胃管在胃内后方可注 入食物。
脑梗死的护理措施
北京脑血管病医院 张岚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一、脑梗塞的概念 二、脑梗塞的早期临床表现 三、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四、脑梗塞病人的健康教育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 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 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 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 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 一种脑血管病。
二、心理指导
• 患者常因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 生活不能自理而抑郁、烦恼,心理负担过重。 护理人员应多加关心体贴病人,主动介绍住 院环境,使其尽快适应。向病人及家属介绍 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措施、预 后等情况。使其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鼓足勇 气积极配合治疗。
三、生活指导
• 1、加强皮肤护理脑梗塞患者常有轻重不等的肢体瘫痪而 长期卧床,加强皮肤护理尤为重要。患者应取平卧位头 偏向一侧或侧卧位。有意识障碍、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档, 必要时可用约束带加以保护。每2h定时翻身一次,并对 受压部位做轻度按摩,涂抹爽身粉。床褥要保持平整、 干燥、无渣屑。搬动病人时,应将病人抬离床面,不可 拖拉,以免擦破皮肤。
• 2、少量多餐,给病人足够的进餐时间。
• 3、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高能量饮食并做好护理。 • 4、必要时采取静脉高营养治疗。
四、有外伤的危险与意识不清、肌力下降 有关
• 1、正确评估病人的危险因素,与病人和家属共同制定护 理措施。 • 2、病人入厕或外出时有人陪伴,鼓励病人寻找帮助。 • 3、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容易拿取的地方。 • 4、对意识障碍的病人加床栏,防止病人坠床,走廊加扶 手,周 • 围环境中设有障碍物,以防跌倒。 • 5、经常巡视病人,必要时给予关心和帮助。
• 6、困倦与嗜睡,表现为哈欠连连,是脑缺氧, 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的反应。 • 7、躯体感觉与运动异常 如发作性单侧肢体 麻木或、躯体感觉与运动异常如发作性单侧 肢体麻木或无力,手握物体失落,原因不明 的晕倒或跌倒。
脑梗塞的护理诊断与措施
一、生活自理缺陷 1、协助病人完成自理活动,鼓励病人寻求帮助。 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以 方便病人随时取用。 3、恢复期鼓励病人独立完成自理活动,以增加自 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以适应回归家庭和社会的需 要,提高生存质量。
3、短暂性视力障碍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视野 缺损,看东西不完整,这种现象多在一小时 内自行恢复,是较早脑梗塞的预报信号。
1
3、短暂性视力障碍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看东 西不完整,这种现象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是较早脑梗 塞的预报信号。 4、语言与精神改变指发音困难,失语,写字困难;个性 突然改变,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 或出现短暂性的判断或智力障碍,嗜睡。 5、其他先兆表现,如恶心呕吐或呃逆,或血压波动并伴 有头晕眼花或耳鸣,不明原因的反复鼻出血,常为高血压 脑出血的近期先兆。
七、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产生的原因,发生发展及转归。
• 2、解释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
• 3、各种护理操作前应向病人做好详细的解释工作。
八、语言沟通障碍与意识改变有关
• 1、鼓励病人大声说话,病人进行尝试和获取成功时给予表扬。 • 2、注意观察病人非语言的沟通信息,体贴关心病人,避免挫伤 病人自尊心的言行。 • 3、指导病人使用肢体语言和手势语言等多种沟通方式,以达有 效表达自己需要的目的。对病人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利用图片字画。 • 4、对病人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利用图片、字画,以及儿童读物 等,从简单开始,按照字→词→语段的顺序,循序渐进,教病人 学说话,表达自己的需要。 • 5、多与病人交流,鼓励病人多参与家属及朋友之间的交谈,树 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出院指导
• 1 、出院后应注意居室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生活要有规律, 注意劳逸结合。并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肢体及语言的康复锻炼。 • 2 、严格按照出院后医嘱用药如预防复发可口服肠溶阿司匹林、 潘生丁等。平日应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忌辛辣、戒烟酒 等。定期来院进行复查,复查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以观察 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 3 、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如发现眩晕、步态不稳、血压升高、肢体 麻木无力、言语模糊或失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及时处理,防 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
脑梗塞易得人群: 1、有脑梗塞家族史的人; 2、高血压及某些低血压病人; 3、糖尿病病人; 4、脑动脉硬化病病人; 5、肥胖病人; 6、多血质人(指红细胞增高、红细胞比积增高的人); 7、高凝状态及血脂增高的病人 8、高凝状态及血脂增高的病人 9、低纤溶状态(指自身溶解血栓的功能下降);高粘血症(指纤维蛋白原、血 脂、红细胞增高、高凝等原因造成的血液粘滞度增高的病人); 10、大量吸烟的人 11、高龄。 12、血栓前状态(指曾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心绞痛发作等);
二、有发生压疮的可能与长期卧床有关
• 1、睡气垫床,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 • 2、建立翻身记录卡,加强翻身拍背q2h,局部减压, 避免按压压疮部位,正确翻身移动患者。 • 3、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热量食物。 •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 洁干燥。
三、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1、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热量食物,选择软饭、半流或糊状 • 的粘稠食物,避免粗糙、干硬、辛辣等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