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值得注意的是: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改 进对上述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 用的划分及三者的构成有直接的影响。
如生产的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会导致 上述意义上的制造费用在生产成本总量 中所占的比重增大;再如生产的专业化 分工的加深会导致制造费用的形象更加 “直接化”。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二)非制造成本 也称期间成本或期间费用,通常可分 为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其共同特点是其 成本支出可以使企业整体受益,但难以描 述这项支出与特定产品之间的关系。
下面用例2-3所给的资 料具体说明回归直线法对 混合成本如何进行分解。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例2-4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例2-4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例2-4
•思考
n 其原理是什么?应注 意哪些问题?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账户分析法
账户分析法是根据 各个成本、费用账户(包 括明细账户)的内容,直 接判断其与业务量之间 的依存关系,从而确定 其成本性态的一种成本 分解方法。
以上计算表明,该企业电费这项混合成本 属固定成本的为5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每 件2元。以数学模型来描述为:
y=500+2x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例2-3
•思考
n 其原理是对哪些概念 的运用?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n 散布图法 其基本原理与高低点法一样,也
认为混合成本的性态可以被近似地描 述为y=a+bx,区别在于a和b是通过坐 标图而非通过方程式计算得到的。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例2-2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例2-2
若以v表示变动成本总额、m表示业务 量、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则变动成本的 性态可以通过v=b×m这样一个数学模型来 表达。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例2-2
与固定成本形成鲜明对照的 是,变动成本的总量随业务量的 变化呈正比例变动关系,而单位 业务量中的变动成本则是一个定 量。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成本 •按性态 •的分类
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 性,是指成本的总额对 业务总量(产量或销售量) 的依存关系。
按成本性态可以将 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固 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一)固定成本 是指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 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 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回归直线法对混合成本的分解过程, 也就是求取a和b的二元一次联立方程的过 程。假定有n个(x,y)观测数值(如前例中 不同产量条件下的电费数额),就可以建立 一组决定回归直线的联立方程式,用n个观 测值的和的形式表示为: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a和b的求解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例2-4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基本做法是根据各有关成本账户 的具体内容,判断其特征是更接近于 固定成本,还是更接近于变动成本, 进而直接将其确定为固定成本或变动 成本。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固
•定
•20000
•成 •本
•10000
•原相关范 围
•新相关范围
•4000
•8000
•业务量
•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正确理解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 还必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当原 有的相关范围被打破,固定成本是否 还表现为某种固定性,答案是肯定的。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被称为“用于企业决策的 会计”或直接称为“决策会计”,不同 的决策决定了不同的信息需求,而任何 与会计相关的决策都离不开相应的成本 信息,也就是说企业管理当局决策的多 样化直接导致了成本信息的多样化,即 所谓的“不同目标,不同成本”。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这样,一些新的成本概念出现 了,人们按照决策的不同需要也有 了对成本的一些非传统性的分类。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2.1 成本分类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成本 •按经济用途
•的分类
可以区分为制 造成本和非制造成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一) 也称生产成本,是指为制造(生产) 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支出,即“生产 经营成本”。 制造成本可根据其具体的经济用途 分为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其他制造费 用三类。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2020/12/10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第2章 变动成本法
n 2.1 n 2.2 n 2.3
成本分类 混合成本的分解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学习目标
n 掌握成本按性态分类和混合成本的分解。 n 理解成本性态及其在决策特别是短期决
策中的重要作用。 n 了解变动成本法的具体应用。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以例2-3的数据为基础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思考
n 其原理是什么?应注 意哪些问题?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n 回归直线法 散布图法是通过目测的结果来勾
画混合成本性态的,恐怕可以勾画出 多条反映成本性态的直线来,而且很 难判断哪一条直线描述得更为准确。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回归直线法运用最小平方法的原理,对 所观测到的全部数据加以计算,从而勾画 出最能代表平均成本水平的直线,这条通 过回归分析而得到的直线就称为回归直线, 它的截距就是固定成本a,斜率就是单位变 动成本b,这种分解方法也就称作回归直线 法。又因为回归直线可以使各观测点的数 据与直线相应各点误差的平方和最小,所 以这种分解方法又称为最小平方法。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例2-1
•成本
•成
本
•业务总量
•固定•总成本额总额
•业务总量
•单•单位固位定Hale Waihona Puke 成品本•固定成本的性态模型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固定成本通常又细分为酌量性 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酌量性固定成本也称为选择性固 定成本或者任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 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 固定成本。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例2-1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例2-1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单位产品所负担 的固定成本与产量呈反比关系,即产量的 增加会导致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下降, 反之亦然。我们若以F表示固定成本,m表 示业务量,a表示单位业务量所负担的固定 成本,则上述关系(即固定成本的性态)可 以通过a=F/m这样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来表 达。
例如广告费、职工教育培训费、 技术开发费等。这些成本的基本特征 是其绝对额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企业管 理当局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作出的 判断。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 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
例如厂房及机器设备按直线法计提 的折旧费、照明费、行政管理人员的 工资等。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固定成本总额虽不受业务总量变 动的影响,但若站在单位业务量所负 担固定成本多寡的角度来考察,单位 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与产量成反比 关系,即产量的增加会导致单位产品 负担的固定成本的下降,反之亦然。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例2-1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 其专用生产设备的月折旧 额为10 000元,该设备最 大加工能力为4 000件/月。 当该设备分别生产1 000件、 2 000件、3 000件和4 000 件时,单位产品所负担的 固定成本如表2—1。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成 本
•成 本
•业务
•总额 量
•变动成本总额
•单位产品 •业务量
•单位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的性态模型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变动成本也可以分为酌量性变 动成本和约束性变动成本。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 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 如按产量计酬的工人薪金、按销售收入 的一定比例计算的销售佣金等。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n 半变动成本。其特征是通常有个基数 部分,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体 现固定成本性态;但在基数部分以上, 则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比例地变化, 又呈现出变动成本性态。 企业的公用事业费,如电费、 水费、电话费等均属半变动成本。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 成本 •(元)
---------------------------------------------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成 •本
•成本实际数
•成本的线性 • 近似数
•半固定成本的特征
•业务量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n 延伸变动成本。其特征是在业务量的某一 临界点以下表现为固定成本,超过这一临 界点则表现为变动成本。 如:当企业实行计时工资制时,其支 付给职工的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工资总额是 固定不变的;但当职工的工作时间超过了 正常水平,企业需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且加班工资的大小与加班时间的长短存在 着某种比例关系。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企业维持正常 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负担的最低固定 成本,其支出的大小只取决于企业生 产经营的规模与质量,因而具有很大 的约束性,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 不能改变其数额。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在给固定 成本定义时冠以“在一定期间和一定 业务量范围内”的定语,也就是说固 定成本的“固定性”不是绝对的,而 是有限定条件的,或者说是有范围的。 这种限定条件或者说范围在管理会计 中叫作“相关范围”,表现为一定的 期间范围和一定的空间范围。
n 高低点法 其基本做法是以某一期间内最高
业务量(即高点)的混合成本与最低业 务量(即低点)的混合成本的差数,除 以最高与最低业务量的差数,以确定 业务量的成本变量(即单位业务量的 变动成本额),进而确定混合成本中 的变动成本部分和固定成本部分。
第二章成本管理会计
•例2-3
假定某企业去年12 个月的产量和电费支出 的有关数据如表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