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我校的重要性
自“三校一院”问题圆满解决以来,我校的基础建设大踏步向前迈进,先后完成了“国家级计算机实训基地”、“市域金融服务外包实训平台”等项目建设,“河南省十大教育品牌“、“考生心中的理想学校”等称号纷至沓来,可谓诸多荣誉加之于身。
自2012年,学校领导班子又适时地提出“质量提升”这一目标,将“建院子”的外在建设阶段转向“创牌子”的内在建设上来,2013年更是将“建设特色学校”摆在了重要的位臵。
在这个由外而内的发展过程中,“德育教育”这一内在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现阶段就显得尤为突出,作为一名政工工作者,我认为如何做好学生们的德育工作,当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师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我校学生的现状
目前我校在校生基本都是90后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都是含在嘴里怕化,托在手里怕碎,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真可说是在蜜罐里泡大的一代。
然而正是这些事无巨细地包办和无休无止地迁就,养成了这些孩子们强烈的依赖性和非常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
与老师家长顶嘴屡见不鲜,父母、老师多批评两句动辄就摔门而出;一些毕业生在单位,领导多指出些错误就辞职,有个别人在一年内竟能换五个工作;抽烟、喝酒、打群架对于一些人而言就像家常便饭;更有甚者,有些孩子遇到些挫折就赌气报复,乃至选择自杀的。
我在与一些一线教师交流
中发现这类学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群体,他们心理极不成熟,逻辑思维辨别能力处于发展阶段,辨不清真伪和美丑,心理承受力、耐挫力极其脆弱。
于是烟酒、斗殴、不尊重师长、不爱好学习成了他们麻醉自我,炫耀自我,放弃自我的外在表现。
二、学生不良性格的成因
这类不良性格和智力因素基本是没有关系的,它们都属于后天的非智力因素,而中职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人群,这种非智力因素的缺陷的产生有着较为复杂的机制原因:在我国的封建传统中,普通劳动者是倍受歧视的。
即使那些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也被视作雕虫小技,这种陈腐观念至今仍禁锢着人们的头脑。
可以这样说目前社会上重知识轻技能的思想仍在侵蚀着他们本来就发展不健全的头脑造成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学习知识、能力上低于普通高中学生。
这是中职学生产生不良性格的基本原因。
而陈旧的中等职业教育模式是导致学生不良性格的根本的原因。
我校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过分强调统一性,忽视学生个体的生理与心理实际需要,背离了因材施教原则。
由于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开发属于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教师较高的主观要求与学生较低的客观需要之间存在着严重矛盾,“教师辛苦,学生受苦”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普遍现象。
因此,导致学生的心理冲突和不良性格是不足为奇的。
与普通高中相比,我校的教师中非师范院校毕业生比重较大,即使有教师资格证也多是后考的。
他们多数缺乏相适应的心理学、
教育学的专门知识,主要凭经验进行教学,过分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对学生的批评不讲究方法,带有一定的随意性。
这也会加剧了中职学生不良性格的形成。
三、应对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的世界必将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
教育作为一种超前的事业,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把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抓。
首先,帮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和信心。
我们所说的竞争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平竞争,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尔虞我诈,因此要让学生有信心去参与竞争。
其次,培养学生在竞争中的合作观念和敬业精神。
要使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毕业后热衷于自己的工作,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服务意识,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让学生懂得服务就是合作,合作也是一种竞争的需要,人们的合作能力越强,整体的竞争力就越强。
总之,要从当前的社会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信心,用正确的竞争合作观念来解决就业与升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宽松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的学生现在很难像普高生一样静心地坐在教室里听老
师讲解课本上的死知识,更愿意去听一些新奇有趣的见闻、知识。
那么讲课内容的创新和讲授方法的创新就是我们特色德育的一个突破口。
第一、德育授课内容方面,可组织本校教师自编教材,取材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景、身边物,从爱父母,爱家乡,尊师长这些现实之处入手,让孩子们在一个可亲可爱的知识体系中获得正能量。
第二、借助现在学校已有的电教条件,组织观看有意义,有价值的影视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是孩子们在娱乐中获得真知。
第三、利用五楼会议室,定期由老师进行全校范围内的讲座,不要古板,而要诙谐有趣,将各类对学生有益的知识用轻松的讲座方式传输出来。
通过这些内容及方式上的改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有利条件,完善学生的心理发育
心理素质,归根结底就是在现实的磨练中成就成熟的心智。
如何使学生处于一个现实的环境呢?主抓招生就业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组织的假期实践培训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很多孩子在假期实践培训中就获得了相应的社会实践和心里锻炼。
如果我们能够在学校内部再设立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专业人员,设臵心理辅导室,对学生加以正规的心理辅导,可能就会更有助于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育。
(四)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首先,教师的自身修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作为教师不仅是学生政治上的指路人、思想上的良师益友,而且其自身
的道德形象更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
我们必须用自身的行为去教育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可以效仿的道德楷模。
其次,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并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从而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思想品德。
同时,要教育学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懂礼貌,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班风的集体。
再次,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续,使之树立崇高的理想。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从古至今涌现出无数的爱国者、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
通过德育课,介绍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绩,使学生产生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说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活和生存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作为职专生,加强道德修养,对个人成长和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都是大有裨益的。
而作为职业中专的德育教师,更应富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把良好的道德风范,高尚的民族情感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树立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我校良性发展的循环力量在于毕业生的口碑。
一群思想道德过硬的毕业生或可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特色校建设的过程中,搞好我校学生德育工作,也许正是塑造这一循环力量的传统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