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人通教育云平台基于智能汇聚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解决方案

人人通教育云平台基于智能汇聚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解决方案

人人通教育云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库/基于智能汇聚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解决方案江苏焕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第1章概述1.1平台背景1.1.1现状分析近年来,教育信息化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成为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然而,发展至今仍然面临着一些深层次问题,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难以形成。

例如,各校都十分重视自身优质资源的积累,但各校保留方式各异,分类繁杂,数据标准不统一,很难与其它学校直接进行沟通共享,逐渐形成了“信息孤岛”的现状;资源陈旧,上传更新不及时;优质资源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仍不够深入,老师使用率低等等。

这些都阻碍了各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可见,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从教育管理逐渐拓展到教学应用领域。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要定位到各类教育资源、各学科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程和相关的学习资料)的建设以及各类教学应用模块的建设。

在继续关注教育、教学部门的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应用的同时,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重点要逐渐转向教育、教学领域,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服务,为知识的创造和传播服务,用信息技术为教师、学生搭建创造和发现知识、存储知识、组织知识、交流知识、传播知识的平台。

1.1.2政策指导针对教育信息化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2010年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提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在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教育部也指出:要重点推进“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资源云平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让广大师生共享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成果。

2014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在《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中还提出了今年的阶段目标,“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丰富多样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包括基础性资源、个性化资源和校本资源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普遍共享,并输送到全国具备网络教学条件的学校、班级,实现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普遍性使用”;“建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中心,形成数字教育资源市场化的汇聚和共享机制“。

那么如何实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的四项工作方针指示,要“以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发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中也提到要“完善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

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

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下,在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后,我们逐渐认识到,只有教育信息化能真正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情况下,教育信息化才有可能健康、持续、深入地向前发展,焕迪的基于智能汇聚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应运而生。

我们设置了资源中心、智能汇聚、慕课中心、评测中心、答疑中心等功能模块,建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实现教育资源的实时更新,使教育资源与教学应用模块紧密结合,真正建成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教育资源应用平台。

1.2平台目标1.2.1实现基于互联网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焕迪基于智能汇聚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顺应了“基础性资源靠政策,个性化资源靠市场”的资源开发机制,旨在为各区域、各学校和师生提供数字资源共享与服务,汇聚互联网上的优质资源,为各地建立一个不断更新地可持续优化的资源库;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解决学校的信息孤岛问题,完成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方便各区域、各学校进行区本或校本资源库的管理,加快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有力支撑各地“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的建设。

1.2.2探索创新教学模式焕迪基于智能汇聚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倡导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和体验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学习、提问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力图将课堂的主动权交予学生,让学生成为“自主、探究、合作、展示”的发起者,让老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翻转课堂的效果。

通过平台新的教学方式,也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老师。

在任何网络可达的地方,通过人人通平台老师可以观摩别人的课程,相互学习和交流,整体上提高老师的经验和水平。

使一个老师受益,等同使几十、上百的孩子受益。

第2章平台部署2.1硬件和软件环境2.1.1硬件要求内存:4G或以上硬盘:500G或以上硬件数量:集中部署,可以单台部署,web程序,mssql数据库,缓存服务器,mongodb数据库,搜索服务程序,索引程序,搜索程序,同时部署在单台服务器上;可以分布式部署,多台机器,web程序服务器,mssql数据库服务器,memcached缓存服务器(可多节点部署)mongodb数据库可多节点部署,搜索服务程序,使用可多节点部署(节点数量大于1)索引程序,搜索程序部署在单一节点。

2.1.2软件要求Win server 2008 r2 操作系统,sql2008数据库,IISweb 服务器,memcached,mongodb, . framewor。

2.2部署流程以下为平台部署步骤,预计3个工作内完成。

1)安装操作系统,mssql数据库。

2)添加iis功能。

3)安装 . .。

4)安装memcached。

5)安装mongodb。

6)在iis中添加网站。

7)还原数据库。

8)运行搜索后台服务程序。

9)开启搜索服务。

10)开启索引服务。

11)打开web界面(iis中部署的地址)注册软件。

12)完成部署。

2.3技术特征和优势2.3.1先进性技术先进:系统采用memcached分布式缓存作为数据的存储的一级缓存,使用nosql数据库mongodb做位系统的耳机缓存,提高系统的相应速度。

架构先进:系统采用面向切面的编程模型,后台搜索服务使用MapReduce编程模型,解决大文件索引时单击运行内存破瓶颈问题。

设计先进性:分布式不是的节点都设置为不可信任节点,运行时每一个节点都可能发生障碍,去除单点故障对系统的影响很重要,设计上是基于云的不可信节点故障备份转移系统。

支持集中式部署,分布式部署模式,结合软件使用场景,提出理想的解决方案。

2.3.2开放性系统基于B/S架构,兼容主流的浏览器,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可以满足用户对系统进行开发、整合和小幅改造定制。

而接口的标准化,可以保证本系统与其他终端客户端系统的协议互通,可以更方便的完成数据整合。

系统可以运行在各种操作系统平台,以及在软件上提供跨平台和开放数据接口,便于与其它系统软件互相集成,未来支持与业务系统、门户等系统的单点登录集成,在可获得相应系统的数据结构情况下,实现与这些系统的应用、门户、数据等各层面上无缝连接。

2.3.3可靠性系统可7*24小时运行,基于不可信节点备份转移,为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2.3.4可用性可用性包括系统正常情况下的可用性和系统发生改变时的可用性。

正常情况下应用软件应安装简单、易于操作、界面友好,数据处理工作简单、方便、快捷。

业务流程清晰,符合习惯,系统维护方便,备份及数据恢复快捷简单。

同时要在对硬件、软件及应用进行调整时不影响原有业务的实现。

2.3.5可扩展性高可扩展性指:通过系统开放式体系架构、模块化、参数化以及组件技术,对业务量、业务种类的扩展、与其他机构连接的扩展、系统功能扩展等都能提供足够的支持,缩短系统实施周期。

2.3.6安全性安全性指系统具有数据传输的用户身份认证、权限确认、等安全控制功能。

具体包括:数据保密性、传输安全性、访问安全性、安全审计、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等。

系统安全性要求包括基于用户的系统操作权限控制、身份鉴别。

后台内置登录和操作日志,准确的记录用户行为,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用户信息加密存储,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2.3.7易操作性平台界面布局合理,是用户操作形成一个封闭的环,通过页面风格的相似性来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单一页面功能集中但不繁琐,但操作简单直观,初次进入时添加了功能使用引导,一步步应到用户快速熟悉系统操作,使用户更快的熟悉操作流程。

第3章平台应用模块3.1资源中心3.1.1模块特点覆盖广。

资源覆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科国内80%版本的资源,满足各类学校的资源需求。

类型多。

资源包含现下常用的文件格式近20种,涵盖了文档、表格、演示文稿、图片、音视频等;并按教学需求进行了分类,包括教案、课件、习题、微视频等。

易查找。

平台采用多级分布式存储,将资源细分到章节,选择不同教材编目,可支持全文检索。

可分享。

用户可以将资源快速分享到其他的社交媒体,例如QQ群,简单便捷地实现“家校互动”。

易更新。

资源可通过上传进行更新,“校本资源”和“区本资源”可相互获取、采集,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3.1.2主要功能资源中心包括资源的分类、检索、预览、上传、下载等功能,还可以实现用户个人资源的管理,具体介绍如下:1)查找资源对于资源进行多维度分类管理,纵向根据教材编目选取学段、科目、版本、年级、册、来源、章节为分类依据;横向根据资源类型分为教案、课件、习题、微视频等4部分,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

图切换不同的资源类型、教材编目,将出现对应的资源。

用户还可以通过【搜索】功能快速查找出需要的资料,在搜索框中输入要查找的关键字即可,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

图2)预览资源资源中心的资源从文件类型上大致可以分为文档(*.doc、*.docx、*.pdf、*.txt)、演示文稿(*.ppt)、图片、音频、视频。

每一种文件类型的资源,在资源的缩略图右上角都用图标形式标明。

单击任一资源,进入资源预览页,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

图资源的右侧显示了该资源的相关信息,用户还可以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在移动设备端进行资源的预览。

不同文件类型的资源,在呈现方式、功能上略有不同。

文档类资源可分单页、双页显示,调整显示比例,全屏播放,鼠标滚轮、垂直滚动条控制阅读进度;图片类资源可旋转、放大、缩小;音视频类资源可暂停、停止、调整音量。

3)收藏资源对于感兴趣的资源,用户可以收藏,回到资源中心页面,在【我的收藏】里可以查看,如图所示。

图4)下载资源对于所需的资源,用户可以通过下载功能保存到自己的电脑里。

回到资源中心页面,在【我的下载】里可以查看,如图所示。

图5)分享资源对好的资源,用户可以分享到指定的社交网站,例如QQ,微博,微信等,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

图6)评分/评论资源用户可以对资源进行评分或评论,表达自己对资源的看法、交流心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