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习四 卫星位置和地面站接收范围

实习四 卫星位置和地面站接收范围

实习四 卫星位置和地面站接收范围
1. 实习目的
1) 理解地面站接收极轨卫星的范围。

2) 会判断地面站接收到卫星信号的起始时间。

3) 能计算出卫星相对于接收站的方位角和仰角。

2. 实习方案
1) 假设要在NUIST (ϕ0=32.2°N ,λ0=118.5°E )设置一极轨卫星接收站。

极轨卫星轨道高度H=830km 。

取地球半径R=6371 km ,计算该接收站的接收范围δmax
2) 在“实习三”中的图3-3上,标出NUIST 接收站的位置和接收范围δmax ,如图4-1所示意。

(为简单起见,接收范围δmax 用以接收站为圆心、半径为δmax 的圆表示。

可以在Excel 显示的图3-3上用Excel\工具\绘图来手工标出)
图4-1星下点轨迹与地面站接收范围的相对位置示意
NUIST 接收站的位置和接收范围δmax ,也可以标在如图4-2所示的北半球底图上(参考教材图4.24标出经纬度刻度)。

max cos()=R/(R+H)δ∙
图4-2 北半球底图
3) 观察图4-1上的星下点轨迹与NUIST 站接收范围之间的关系。

如果星下点轨迹经过
NUIST 站接收范围,则计算给出地面站可接收卫星信号的起、始时间(注意:轨道报给出的升交点时间为世界时,北京时=世界时+8小时)。

如果星下点轨迹不经过NUIST 站接收范围,则将电子表格中“星下点经度”一列减去“截距”, 再观察图4-1上的星下点轨迹与NUIST 站接收范围之间的关系, 重复此过程,直到图4-1上出现“星下点轨迹经过NUIST 站接收范围”为止。

出现“星下点轨迹经过NUIST 站接收范围”时,请计算给出地面站可接收卫星信号的起、始时间。

4) 利用上一步得到的电子表格中的数据(每2分钟一次的星下点经纬度(,)s s λϕ),用
以下公式计算NUIST 接收站每2分钟一次的卫星方位角α、仰角β。

经度差:∆λ=λs —λ0
大圆δ:
00arccos(sin sin cos cos cos )s s δϕϕϕϕλ=+∆
方位角α:
sin cos arcsin[
]sin s λϕαδ
∆= 仰角β: cos arctan[]sin R R h δβδ-
+=
当β=0时, cos e e R R h
δ=+
此时的δ为max arccos(
)e e R R h
δ=+ 注意: (1)EXCEL 中可查“帮助\数学和三角函数”中相关公式的语法。

(2)用EXCEL 计算三角函数值时, 角度( °)要化作弧度(*3.14/180)。

(3)计算中用到反余弦ACOS(number)、反正弦ASIN(number)、反正切 ATAN( number )。

弧度转为度 DEGREES( 弧度)。

5) 在“实习三”制作的电子表格中增加三列,分别用来填写上述计算得到的δ、α、β。

3. 实习结果
4. 实习结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