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和全球化战略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和全球化战略

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与本土化战略的比较研究一、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与本土化战略概述(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国企业必须要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成为国际化的企业。

各国的跨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都要面临全球化和依据不同国家具体情况的本土化问题。

有很多公司因为本土化取得了成功,又有许多公司因为全球化实现了效益。

对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而言,盲目的追求本土化,可能会导致生产、分销、广告方面的规模经济损失;盲目的追求国际化,又有可能导致竞争力的低下。

中国著名家电企业海尔集团(Haier)由29年前员工不到800人、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到今天在全球拥有21个工业园,5大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8万人的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

海尔在1998年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海尔产品、品牌和企业文化的扩张,以冲击世界500强和创世界化的海尔品牌为目标。

张瑞敏曾在国际商会大会时说:“海尔以致注重于国际化的思维,当地化的行动,企业的发展一定要把全球作为市场。

”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509亿元,品牌价值962.8亿元。

海尔全球化的成功经验给中国的跨国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可口可乐公司针对中国市场的现状提出了“thinklocal,aetlocal”的本土化思想。

这些本土化思想与本土化的营销手段相配合、相辉映,使可口可乐公司的本土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全球化战略概述全球化战略,是指跨国公司从全球观点出发,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位比较优势,把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和职能加以分散和配置,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综合一体化经营,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以期获得长期、稳定的全球竞争优势,实现最大化的全球效率。

跨国公司利用全球化战略从全球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有限资源,抓住全球性机遇,进行全球性选择和部署,确定全球性战略目标。

决策者不受民族、国家的限制,考虑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取得最佳的长期总体效益:换言之,它是跨国公司在变动的国际经营环境中,为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总体的长远的谋略。

而不是孤立地考虑一个国家的市场和资源。

全球战略要求在多国基础上取得最大经济收益,而不是斤斤计较于国际业务活动中一时一地的损失。

从历史角度看,全球战略是跨国公司大发展阶段的产物。

跨国公司全球化的原因主要在于:(1)自由贸易的推动。

日益降低的关税和区域贸易集团的建立,加速了全球化进程。

(2)金融一体化和资本市场的开放。

全球金融服务及资本市场便利了许多企业在全球整合其经营活动。

(3)通讯技术进步。

技术的进步使通讯变得简单、便宜,使用大规模技术大大增强了公司进行国际化经营能力。

(4)普遍的顾客需求。

顾客需求日益呈现出国际化的倾向,如体育运动的流行使得篮球和橄榄球比赛在日本和欧洲掀起热潮,增加了不同公众对相同体育用品的兴趣。

(三)本土化战略概述本土化战略,是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市场,提供更能满足当地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公司首先在其自己的国内市场开发产品,然后把产品提供给国外的子公司进行销售或改造。

为了满足所在国的市场要求,企业可以采用本土化战略。

这种战略与全球化战略的不同之处在于,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的市场,提供更能满足当地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相同点是,这种战略也是将自己国家所开发出来的产品和技能转到国外市场,而且在重要的东道国市场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因此,这种战略的成本结构相对较高。

在当地市场强烈要求根据当地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并降低成本时,企业应采取本土化战略。

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原因在于:(1)“本土化”有利于合理充分地利用生产要素。

从投资者来看,跨国公司拥有先进技术、专利和充足资本、先进管理经验等优势,实施“本土化”战略可以把产品生产转移到要素价格较本国低的地方去,生产出产品,迅速进入东道国或邻近地区市场销售。

(2)有利于绕过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使跨国公司的外销市场受到威胁,而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就可以绕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3)可能得到东道国政策的支持。

如果跨国公司生产要素的输出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一致,或者“本土化”战略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并适应了东道国发展民族工业的需要。

那么,跨国公司不仅可以开拓东道国的市场,而且还会受到东道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保护。

(4)克服文化的差异。

文化对消费者的需求具有深远的影响,不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不同的顾客偏好,这样需要不同的产品满足顾客不同的需求。

二、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与本土化战略的比较分析(一)全球化战略的优缺点1、全球战略的优点在于能集中力量建立公司统一的竞争优势:(1)能将其生产经营设施安排在最有利的国家内,或集中或分散,并对他们的战略行动统一协调。

(2)能将位于不同国家的活动连接起来,及时转移在技术开发、管理创新上的成果,更充分地利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还可选择在何处挑战竞争对手最为有利,这些都便于公司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

2、全球战略的缺点:是难于适应各东道国的特点,适应各国不同的情况。

3、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双重性。

全球经济是开放型的,所有企业都是经济链上的一个环节。

因此企业要参与到整体产业的经济链构建之上,善于发现对方的优势,能够充分利用对方的资源,共同合作谋求发展,从而达到双赢或者多赢。

(2)要做到几个国际化。

①观念国际化,只有参与全球竞争,才能为企业发展赢得空间,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与竞争能力;②生产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寻求生产基地,降低企业生产和运输成本,使产品更适合当地市场需求以及绕过壁垒更好地进入海外市场;③研发国际化,现在许多企业都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使得自己的产品能够领先对手。

④资本国际化,能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后盾支持,提供了全球资金运作机制保障。

⑤人才国际化,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人才的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

“人才国际化”的体现在人才构成的国际化以及人才活动空间的国际化。

(3)融合当地资源文化,实现企业本土化策略。

要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就必须依靠企业的本土化进程的同时推进,通过在当地“融人”、“融资”和“融文化”,逐步使得企业的品牌成为本土化的品牌。

在企业自身整体品牌的理念下,使得品牌也融合了本土化特色,更加赢得本地消费者的青睐。

(二)本土化战略的优缺点1、本土化战略的优势是可以将公司的竞争策略同东道国的环境匹配起来。

下列情况适合实施本土化战略:(1)顾客的需求和购买者习惯在国家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差异;(2)某一个国家的购买者坚持要求特别订单或定制产品;(3)管理条例要求在当地销售的产品必须满足严格的制造规格或性能标准;(4)贸易限制五花八门非常复杂,以至于公司不可能采取统一协调的全球市场策略2、本土化战略有两个很大的缺陷:(1)很难跨越国家的边境,利用和转移公司的能力和资源;(2)不会促进建立一致的统一的竞争优势。

3、实施本土化战略时应该考虑以下几点:(1)产品品牌本土化。

企业走出去,跨国经营,需要将产品品牌打出去,不仅要创出国际品牌,还要使品牌在跨国经营中“本土化”。

这是美国宝洁公司拓展国际市场经营的法宝之一。

从1988年宝洁进入中国市场后,它在产品品牌本土化方面作了广泛的市场调研,在宝洁的广告中,看不到“美国”的字样。

宝洁公司向中国市场推出7大类17个品牌的产品,其中很多产品名字都是中国消费者参与的结果。

(2)人力资源本土化。

人的本土化是最根本最深刻的本土化,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胆量。

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它最有价值的资源——人力资源上。

人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财产,做好本土化的首要任务就是人员的本土化。

(3)管理本土化。

成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成熟的管理模式,但在面对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时,企业还是需要改进其管理模式,使其更适应企业所在地的环境,使得每位员工都能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

雇用本土化的管理人员,来管理本土化的员工,这样,相同的文化背景与风俗习惯,使得沟通更为顺畅,管理也得以顺利实施。

(4)营销方式本土化。

环境的变化是影响营销方式的一个关键因素。

营销方式要根据环境的主要变量变化而变化。

营销方式要符合当地的政策法规环境,要迎合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

(5)产品制造的本土化。

任何一家企业都有其核心产品,而这种产品必须适应一定的市场需求,具有本土市场的特色。

正是这种本土化的特色,才使得产品具有竞争力,才会比竞争对手更加吸引消费者,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6)研发本土化。

使得企业更加能够获得东道国政府的支持,享有相关政策的鼓励与优惠,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人才、资金和技术。

(三)全球化战略与本土化战略的区别本土化战略针对东道国环境而对跨国公司的管理提出了特殊要求。

为适应当地的需要,公司需要做出相应调整,提供差异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以满足东道国的当地需求。

在当地市场强烈要求根据当地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时,企业应采取本土化战略。

全球化战略的显著特点是业务经营的多样化和市场的多样性。

全球化战略不是侧重于某一单一方面,而是针对某一个目标集中利用很多不同方法的组合,来同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很好的保证产品品质。

因此,它不同于传统多国公司结构,注重资产、资源和能力的复杂组合。

全球化战略的优势既是“全球协调”的结果,也是“当地适应”的结果。

这种战略也要充分考虑到东道国的当地需求.但同时要保证跨国公司的核心目标和技能的实现。

在一定意义上.全球化战略综合了国际战略、多国战略、本土战略这三种模式。

三、跨国公司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战略实施典型案例分析(一)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本土化经营1、产品本土化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可口可乐在中国大力推行产品本地化策略。

遍布中国各地的20多家生产厂,他们只需可口可乐提供每瓶可乐的0.31%的原浆,另外99.69%的水、碳酸、砂糖、香料等原材料都在当地采购、调配。

可口可乐系统每年在国内采购的原材料及包装物料的价值超过60亿元人民币。

另外,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可口可乐一改“给世界一杯可口可乐”的风格,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不断扩大其饮料品种,从乌龙茶到新时代风格的水果混合饮料、高热量的能量饮料,甚至到最古老的饮用水都有可口可乐的影子。

2、传播本土化可口可乐品牌在中国的传播也实行了本土化战略。

(1)品牌标志可口可乐定名。

Coca.Cola的中文译名可谓煞费苦心。

为了能使产品为中国人所接受,公司特请在伦敦任教的精通语言文字、谙熟消费者心理的华裔设计中文译名,苦思良久后译成了经典的“可口可乐”。

该译名采取了双声叠韵的方式,读来琅琅上口,同时显示了饮料的功效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2)产品的包装标志。

可口可乐的广告设计采取红底白字,书写流畅的白色字母在红色的衬托下,有一种悠然的跳动之感,即充分体现出了液体的流动特性,又流露出中国传统红色的喜庆气氛,整个设计充满诱人的活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