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C25沥青配合比设计

AC25沥青配合比设计


T0616 T0304 T0307
~碎石
坚固性
%
-
≯12
T0314
冲击值
%
-
≯28
T0322
软石含量
%
-
≯5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
其中粒径大于 9.5mm
%
其中粒径小于 9.5mm
≯18 ≯15 ≯20
19~25mm 碎
水洗法<

0.075mm 颗粒含
%
≯1
~19mm 碎石

~碎石
T0320 T0312
式中: ma ——干燥试件在空气中的质量(g);
8
mw ——试件在水中的质量(g);
m f ——试件的表干质量(g);
w ——常温水的密度(g/cm3),约等于1。 吸水率(Sa)是试件吸水体积占沥青混合料毛体积的百分率
>100
软化点(℃)
动力粘度(60℃,)
-
运动粘度(135℃,)
闪点(℃)
>260
含蜡量(蒸馏法)(%)
溶解度(%)
密度(15℃)
旋转薄膜加热试验(163℃,5h)
质量损失(%)
残留针入度比(%)
61
残留延度(5cm/min,10℃,cm)
10
残留延度(5cm/min,15℃,cm)
设计要求 60~80
面窄弯道多。设计时下面层采用 AC-25 型沥青混合料,设计空隙率为 3%-6%,沥 青采用 70#A 级沥青,粗集料选用花岗岩,集料粒径为~ ~19mm 19~25mm。细 集料 0mm~的石灰岩机制砂,填料选用矿粉。
试验内容:
1.根据气候条件、交通特性等选择原材料。 2.根据所选原材料设计 AC-25 型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确定其最佳油石比。 3.在最佳油石比下,进行配合比设计检验
b ——沥青的相对密度(测得 b =),无量纲;
Pa ——所计算的沥青混合料中的油石比,%;
Pb ——所计算的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
测定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f 表观相对密度 s 和吸水率。
s --表观相对密度是表观密度与同温度水的密度之比值。
f --毛体积相对密度是毛体积密度与同温度水的密度之比值。
表 4 矿粉的技术指标
试验项目
表观相对密度 矿粉亲水系数
含水量 塑性指数 粒度范围<0.6mm <0.15mm <0.075mm
单位
% -
%
试验结 果 (实测)
<1
2 100
规范标准
≮ <1 ≯1 <4 100 90~100 75~100
试验依据
T0352 T0353 T0332 T0354
T0351
渗水试验 ........................................ 1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配






2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沥 青 混 合 料 综 合 设 计 试 验 体 会 19
3
AC-25 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比设计报告
1. 设计试验目的与内容
试验目的:
随着国内外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沥青路面在道路工程中所占比例日益增 加,对于路面而言,随着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使用品质不断提高,路面形式不断 翻新和发展,如从砂石路面,块石路面逐渐演变为沥青贯入式、沥青碎石路面、 碾压混凝土路面直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及各类新型沥青路面。但随着交通量逐年 递增,重载、超载车辆的比例日益增加,使得交通对沥青路面的要求也愈来愈高, 面对这一现状,传统的沥青路面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公路的需求。
以油石比%为例,成型5个马歇尔试件。当试件的吸水率小于2%时,用水中重
法测定其表观密度,表干法测定其毛体积密度。测得 ma = mw = m f =,代入式 子:
s
ma ma mw
1173 .5 1173 .5 689 .6
2.425
f
ma m f mw
1173.5 2.408 1176.9 689.6
T0310
各种集料
19~25mm 碎
-
(实
实测
T0304
3
的毛体 积相对密

石 ~19mm 碎石
~碎石
测) (实
测) (实
测)
试验项目 表观相对密度 毛体积相对密度
紧装密度 砂当量 坚固性 亚甲蓝值 棱角性(流动时 间)
表 3 细集料的技术指标
单位 -
g/cm3 % %
g/cm3
试验结果 (实测) (实测)
2.验原材料的选择与检测
沥青
根据大量试验研究表明,针对高温地区因此本次课程设计选用道路石油沥青
AH-70 沥青,其主要质量技术见表 1
表 1 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 AH-70 试验结果
项目
试验结果
针入度(25℃,100g, 5s,0.1mm)
66
针入度指数
延度(5cm/min,10℃,cm)
脆断
延度(5cm/min,15℃,cm)
Pa1 已建类似工程沥青混合料的标准油石比,(%);
sb 集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
sb1 已建类似工程集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
在已建类似工程中标准油石比为%,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为,代入式得:
7
Pa
Pa1 sb1 sb
3.6 2.702 2.713
3.6
Pa
Pb
Pa
*100 100
10
10
0
0
0
0
0
0
0
0
10
10
1
1
1
0
0 00 00 00
10
10
1
1
1
1
0
0
00
00
00
00
10
10
1
1
1
1
1
1
1
1
0
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10
10
9
8
7
5
4
3
2
1
1
8
6
0
0
0
0
0
5
0
0
0
4
0
5
级配 中值
级配 下限
合成 级配
10
8
7
6
5
3
2
1
1
5
0
5
5
5
0
5
6
7
2
10
95
8
7
6
4
3
了解熟悉材料的组成结构、基本技术性质(包括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 性质、工艺性质等)掌握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参照 规范推荐的设计方法,选择合适的原材料,通过试验设计满足工程要求的下面层 AC-25 类型的沥青混合料。在原材料(沥青、矿料)选择好的基础上,掌握矿质 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明确目标级配范围。在此基础上熟悉沥青混合料的拌合、马 歇尔试件成型、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包括路用性能试验方法、试验参数、试 验结果计算与分析等);同时了解各地区的气候分区、降雨量和各季节的气温等, 在进行综合设计试验时各等级公路的交通量、设计车速等也必须考虑。
4.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浸水马歇尔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冻融劈裂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车辙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检验......................... 17
温稳定性能的影响尤为明显。通常破碎、坚硬、纹理粗糙、多棱角、颗粒接近立
方体的集料,经压实后集料颗粒间能够形成紧密的嵌挤作用,增大沥青混合料的
内摩阻角,相应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较好。对于改性沥青混合料应有适当的
颗粒组成,并与改性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因此本次课程设计粗集料采用重庆地
区常用的破碎卵石(花岗岩),集料粒径为~ ~19mm 19~25mm,细集料采用石灰
式中: 1、 2 、… n ——为各种矿料相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为各种矿料的表观相对密度。
预估沥青混合料的适宜的油石比Pa
Pa
Pa1 sb1 sb
式中:Pa
Pa
Pb
Pa
*100 100
预估的最佳油石比(与矿料总量的百分比),(%);
Pb 预估的最佳沥青用量(占混合料总量的百分数)(%)
岩机制砂,主要质量技术指标见下表 2,表 3
表 2 粗集料的技术指标
试验项目 洛杉矶磨耗损失

试验结
规范


标准
%
-
≯30
试验依据 T0317
压碎值
%
≯25
T0316
粘附性

4
≮4
19~25mm 碎
(实

测)
表观相对
(实
~19mm 碎石
-

密度
测)
~碎石
(实 测)
19~25mm 碎

吸水率
%

~19mm 碎石
通过理论知识和参考文献的学习,得知重庆处于为夏热冬温地区,气候分区 为 1-4-1,本地年平均温在 18℃左右,冬季平均气温在 6-8℃,7 月最高气温均 在 35℃以上,常年降雨量在 1000-1450mm,满足气候分区为 1-4-1 的特征。所以 将本溪综合设计试验背景设定在重庆地区的一级公路上,该公路沥青路面层采用 三层结构,其线路处于通向西南各省的国道,车辆通行量大,车速普遍较快,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