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音乐教案设计五篇

初中音乐教案设计五篇

初中音乐教案设计五篇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小编整理了初中音乐教案设计五篇,希望对你有协助!七子之歌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会演唱《七子之歌》学会相关的乐理知识。

理解《七子之歌》中的深厚感情。

二、教学时间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1节课一、情感导入与歌曲欣赏体验1、导入:以轻声的《七子之歌—澳门》的歌曲录音为背景音乐,教师板书或用字幕打出一段格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2、提问:这句格言出自哪位诗人?他与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有什么关系?3、师生共议:这句格言出自我国现代着名爱国诗人、学者、烈士闻一多先生,它镌刻在清华大学闻亭下的闻一多先生雕像后面的石壁上。

正是闻一多先生对祖国深沉的爱,使他创作了《七子之歌》的爱国诗篇,在1925年7月4日发表在《现代评论》上。

《七子之歌》是一部组诗,组诗一共分七章。

它们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澳门》是组诗中为首的一章。

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深沉、诚挚的曲调为《澳门》这首诗谱上了曲。

自此,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大地。

4、请同学们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曲《七子之歌—澳门》。

5、师生共议:片中担任领唱的年仅七岁的澳门小姑娘容韵林的那双充满童真的眼中仿佛注视着400年的澳门沧桑,荡澜着40万澳门同胞的炙泪深情,她的演唱深深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的人的心。

二、歌曲演唱与处理1、请几位会唱这首歌的同学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或演奏《七子之歌—澳门》。

2、师生评议、讨论如何更好的表现作品:(1)要将表现歌曲的感情置于核心的地位。

(2)歌曲的第一乐段要以真诚的倾诉为基调,去表现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3)歌曲的第二段要以急切的呼唤为基调,去抒发离别已久的游子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

3、在以上分析歌曲情感的基础上,教师用钢琴弹奏歌谱,师生共同演唱歌谱,做进一步的体验。

引导学生以音乐为本,感悟作品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1)旋律线的实行。

如:上行中的大跳5 3,下行中的3 21 65 。

(2)节奏中的休止符。

(3)速度、力度变化。

(4)演唱状态。

4、如歌的朗诵歌词。

5、演唱歌曲;和伴奏带。

三、听赏《1997 天地人》序曲1、教师导语: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抒发了爱祖国、爱人民的主题。

如今,爱的内容更宽泛,意义更长远。

一个正直的公民,不但要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而且要爱世界、爱人类、爱地球。

2、听赏交响曲《1997 天地人》序曲(不出示标题,为下节课做铺垫)。

第2节课一、欣赏交响曲《1997 天地人》序曲1、音画同步:在音乐声中出示作品的标题和香港的夜景图像,提示同学去想象音乐的意境。

2、简介作品:交响曲《1997 天地人》是中国旅美作曲家谭盾创作的,1997年7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演。

全曲共分天、地、人三个乐章,庄严壮丽的古代编钟声;天使般纯洁的童声;大提琴低缓的吟唱;交响乐队热情的合奏;表现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作品淋漓酣畅的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庄严时刻,亿万炎黄子孙的豪迈心情,同时表达了中华儿女经历了百年沧桑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祝福。

二、复听作品1、将交响曲《1997 天地人》序曲当中编钟、童声合唱、大提琴独奏及乐队合奏出现的顺序在图中标示出来,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普天同庆的场面。

2、乐曲的高潮处由弱渐强,多次出现下列节奏型:X X X X X0 , 请同学随音乐的力度变化击这个节奏型。

三、播放歌曲《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出示课件歌单,请同学随录音一起演唱。

四、分析《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两首歌曲在音乐表现方法上的异同。

曲目相同不同东方之珠音乐创作手法曲式结构、风格音乐与高潮处理法歌词表达方式表达的情感前部分情绪平静、旋律流畅;都采用切分节奏及三拍长音。

后部分为音乐的高潮,都用了大跳音程和弱起拍的表现手法。

抒情、细腻而深沉的歌曲;都是二段体结构。

A:三连音的应用。

B:连续上行几个乐音的应用,形成乐段色彩的变化。

含蓄、富有诗意表达炎黄子孙对香港的无比爱恋之情。

鼓浪屿之波 A:由高到底,连续四组“递音”下行。

B:音程大跳,增强歌曲的动力,形成歌曲的新鲜感。

倾诉、直白思念台湾亲人,盼望祖国早日统一,渴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

五、教师演唱一首自己谱曲的歌曲《消失的爱》,这首歌的词作者是一位生活在台湾,孤独、病残、年逾古稀的台湾老人,歌词表现了老人对年轻时代在大陆的一位姑娘的思念之情:台湾和大陆千古一脉,是祖国母亲的一个孩子,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在,台湾与大陆尚处于隔离状态,海峡两岸的人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亲人早日团聚!感受:这节课是《七子之歌》的第一课时,作者注重了信息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理解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相关作者及课文背景的资料,实际就是让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激情,从而为准确体悟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使学生处理信息的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老师。

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水平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在悠扬、熟悉的《七子之歌-澳门》音乐声中,开始了这堂课的学习。

《七子之歌》是作者1925年3月留学美国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共七首。

教材选用了其中的两首,另外五首首分别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七子”指的是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九龙、广州湾和旅顺大连这七个地方。

这七个地方如同祖国母亲的七个孩子被侵略者掠去,他们以前受尽了列强的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苦难当中。

本篇课文生字词较多,预习显得尤为重要。

诗歌内容时代久远,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闻一多的生平,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

在了解“七子”含义时,我展示了几组母子情深的图片,用来调动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真正的去理解一个离开母亲的孩子的心情。

不由的产生与当时澳门民众一样的悲愤之情,一样的伤心之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中悟境,读中悟情,使文中的事和物活化,这样的朗读才会“有声有色”,这样的朗读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到作者生生流动着的感情。

在本课的学习中,在读通顺诗歌的基础上,她给予学生质疑的时间:“在诗歌的内容上,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不解与疑惑。

她紧紧把握好教材,明确重点难点,对课堂教学的目的进程做到了心中有数,将有价值的疑问因势利导,纳入自己的教学思路中,如学生提出的为什么称为“妈港”?掳去肉体是什么意思?对学生提出的枝节问题如生词的意思,我灵活处理,让学生互相解决,从而牢牢把握课文的中心。

我的祖家是歌乡一、教材说明《我的祖家是歌乡》是高山族民歌,属舞歌类的“欢乐舞曲”,歌曲为c羽调式,2/4拍,小快板速度,单乐段结构,由4个乐句组成,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

二、教学目标1、能够喜欢演唱高山族民歌,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唱歌。

2、通过观看、演唱、律动、舞蹈等艺术活动,调动各种感官感受台湾高山族民歌特色,并对与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兴趣。

3、通过让学生欣赏、体验、演唱、舞蹈、参与音乐实践,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并背唱歌词。

三、教学重点:是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

四、教学难点:是歌曲情绪的把握及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态度。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营造课前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为自然地导入新课作好铺垫)师播放高山族民歌《高山青》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这首曲子的曲名?是哪个民族的歌曲?这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哪里?生:曲名《高山青》,是高山族民歌,高山族主要聚居在台湾。

师:中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繁衍生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我们去过美丽的x疆,也到过古老而神秘的x藏,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到祖国的东南沿海-——台湾去看看,去领略那里特有的椰风海韵。

二、了解高山族知识(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以学生自主性学习来了解高山族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师:在此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高山族?(课前布置学生了解相关的高山族知识)生:高山族主要居住在台湾的阿里山地区,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

高山族人们会用叶子吹奏出不同曲调,叫叶琴。

高山族是一能歌善舞的民族,有他们特有的杵舞和手拉舞。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接下来老师和同学们去感受一下高山族师播放多媒体(地理位置、服饰、舞蹈)师:高山族人非常善于用歌舞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一般是触景生情,即兴演唱,那么看了高山族美丽的图片,我们同学能不能用歌声来表现一下呢?(出示谱曲)用歌曲中的第二乐句做为发声练习,为后面学习歌曲打下基本。

师范唱,生跟琴声轻声地唱一遍谱,然后用“啦”模唱从F到D,注意最后的4拍半,能够用手划拍演唱。

三、学习歌曲(本环节使学生能投入演唱,并用一种欢快的情绪演唱,以表达高山族人民憧憬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师: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高山族的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师播放歌曲,请同学完整地欣赏歌曲。

师:请同学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生: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的。

1、师弹琴学生跟唱曲谱2、解决歌曲难点:出示旋律完整地演唱第二遍。

3、填词师: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请说一说歌词中要表现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生:通过赞美祖祖辈辈喜爱唱歌的风俗习惯来表现高山族人民憧憬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再一次解决难点师演唱两种填词,一种准确,一种错误,请学生听辨,错的错在哪里?然后演唱准确的。

师:歌曲我们学会了,那么怎样才能使曲子唱得更好听呢?请同学们再来欣赏范唱,听听看他和我们的演唱有何不同?比如说在力度上、速度上等等。

生:速度稍快,这样听起来活泼一些。

用中强的力度演唱。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我们一起来演唱一遍。

师:除了强弱、速度我们能不能从演唱形式上来改变一下呢?生:能够对唱,第一乐句1、2组演唱,第二乐句3、4组演唱,最后一乐句大家一起唱。

生:也能够男女声对唱,也能够是师生对唱师:根据同学的建议,我们来对唱一下。

四、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作一些水平的拓展。

通过从易到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合唱的水平。

并对学生的演唱作出肯定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师:同学们演唱得非常好。

前面我们在了解高山族的时候,讲到高山族人们在演唱时经常跳杵舞为其伴奏,我们没有木杵,怎么办?我们是否能够用我们自身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呢?(拍手)出示节奏XO XO(1)集体练习一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