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说课稿新讲诉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学习方法上给以精心指导。
1.指导学生思维跟上教师的讲解。 2.善于联想。 3.指导学生养成做简要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 4.指导学生养成先看书后做作业的良好习惯。 总之,学法指导不仅使学生要学,而且会学、善学、巧学, 使学生从那种拼时间拼体力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不做书本的 奴隶,而作学习的主人。
好的方法是 成功的一半。
四、教学程序的设计:
本课程主要讲授滴定 分析法的理论和相应的实 验,简要讲述仪器分析法, 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各个 部分的教学时间如下表:
序号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课内学时安排
1 2
3 4 5 6 7
分析化学概述 酸碱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 吸光光度法 闭卷考试 学时合计
六、课程实施条件
教师 贾艳丽 孙怡 段晓琴 朱莉 赵峥嵘
教学团 队
职称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理讲师
我们的教学设施完备,有一个40多台的电光天平室, 有一个电热室和三台电子天平,有一个容纳50人的 分析化学实验室,完全可以保证分析化学课的正常 教学。
部分仪器照片
托盘天平
扭力天平
全自动电光天平
课堂提问、批阅作业
课堂提问、实验操作 改实验报告 课堂提问、实验操作 改实验报告 课堂提问、实验操作 改实验报告 课堂提问、实验操作 批阅报告 课堂提问、实验操作 改实验报告 4 52
4 24
4 4 6 6
五、教学方法手段
本课程分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大约各占一半时间。 ◎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以常规讲授与多媒体课件有 机结合,重视清晰思路,巧设疑,多举例,善借媒 体,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的 教学方法如下: ○利用启发式教学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结合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介绍知识点和阐述个人见解 ○重视思路开发与思维培养 ○建立全程考核系统
实验课多用演示实验法和学生做教师指导法。
演示实验生动有趣,易形成悬念,它在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引导学生追根求源探索知识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实验法的优点是比较直观,目的针对性强,通过实验 取得的数据比较客观,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另外,通 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内容的整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命科学、农业科学的发展,为 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够适应知识的不断更新,我们对教学内容 进行了合理的整合。 我们认为,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 思维能力,独立的实验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力争在现有的条件下,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以适应社会 的需要。 因此,在教学方面作了如下整合: ①删去在中学学过的原子结构、化学平衡、胶体等无机化学 基础知识,精简定性分析的内容。 ②讲授的重点放在滴定分析法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上,并增加 这部分的课时量。
二、教材及参考资料
主编:
徐英岚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教材特色:
1、 体系编排新颖,内容取材与 专业息息相关。 2、 体现职业教育思想,突出实用性。 3、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 编写选学内容,增强可读性。
本教材的不足之处是有些实验的设计方案不符合我 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作了重新设计,如沉 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的实验都有改动。
参考资料
1、《无 机与分析 化学》 高 等教育出 版社 叶芬 霞 2004
2、《分 析化学实 验》 高等 教育出版 社 余协 瑜 2002
三、学情及学习方法的指导 我 们 的 学 生
有的来自普高,有的来自职 高和对口招生。普高的理科 学生在高中虽学过化学,但 基础不牢,高考分低;而来 自普高文科和对口招的学生 在高中几乎不学化学,基础 都较差。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 培养科研素养, 拓展创新能力。
实施课程标准时,我们紧扣知识培养目标和能力培养目 标,以能力为本位,以应职岗位需要为准绳,注意切实将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利用实验室、 多媒体教室、电脑课件等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注意引入新 知识和新技术。
百分之一电子天平
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酸度计
分析化学实验室
学生在称量试样
学生在做实验
七:考核方法
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成绩 总成绩
出勤+实训+作业+日常考核
期末成绩
期末笔试成绩
成绩=平时成绩(30%)+ 期末考试(70% )
八、课程进一步改进的思路:
1、将职业技能考证培训与授课内容相结合。 2、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和企业进行联合教学,提高 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 3、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
具体内容及安排如下:
序号 1 教学单元 分析化学概述 教学内容及要求 ①了解分析化学的定义、定量分析的任务、分类、程序;②掌握误 差的来源及减免方法,熟悉分析数据的处理程序及方法。 ①了解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反应条件及滴定方式;②理解酸碱质 子理论和各种溶液PH的计算方法;③掌握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 选择原则。④熟练掌握电光天平的称量方法及滴定操作。 ①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②会用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各种指 示剂。③理解并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法的计算方法。④理解标准 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①掌握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的基本原理和滴定条件、应 用范围;②了解沉淀滴定法的实际应用。 ①了解配位化合物的概念、组成及命名 ②理解EDTA的性质、掌握 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③掌握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①理解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②掌握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③了解 显色反应及显色剂。 复习、考试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整体框架
一.课程标准 二.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的选择 三.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教学程序的设计 五.教学方法手段 六.课程实施条件 七.考核方法 八.进一步改革思路
一、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 分析化学是高等农业院校食品加工、食品检测、牧 医、兽医、园艺、饲料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它的任务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测定原理和测定方 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 本原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为后续专业基础课 和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使学生具备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使学生成为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
2
酸碱滴定法
3
氧化还原滴定法
4 5
6 7
沉淀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
吸光光度法
3、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计算和基本 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 学 目 标
技能 目标 能力 目标 素质 目标
使学生基本掌握应职岗位群(食品、饲料、土壤等化学 成分检测、服务指导和管理)所必需的操作技能,成为 发展生产的技术人员。
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课程衔接
食品加工
食品检测
高中基础化学
分析化学
兽医饲料检验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与检疫
园艺植物种子生产
2.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共52学时,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化学概述、 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 滴定法、吸光光度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 技能融于一体,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验能力的 培养,强调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教学目标 明确,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的应用性、 实用性、先进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