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工作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项目建设工作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上饶县项目建设工作调研报告应对严峻形势策应政策动向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项目建设工作经济要发展,项目是载体;社会要繁荣,项目是保障;工作要落实,项目是关键。
近年来,全县上下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载体,切实加强项目建设工作,以大投入促大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今年以来,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国际经济危机重重。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克服当前的困难和保持长远的发展。
为应对严峻形势,策应政策动向,我县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梳理项目、筛选项目、确定项目、建设项目,有力地推动我县经济和社会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一、201X年我县项目建设情况1、我县上半年项目实施进展情况201X年初,我县共收集梳理出201X年建设项目195个,总投资87.8亿元,201X年计划投资36.6亿元。
其中,有22个项目(含落户开发区项目4个)被列入上饶市222个固定资产投资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33.6亿元,201X年计划完成投资11.9亿元。
有6个项目被列入上饶市55个重点工程建设计划,总投资13.9亿元,201X年计划完成投资4.8亿元。
此外,有8个项目(独建项目2个,拟争取落户上饶县的项目1个,共建项目5个)列入全市37个由市级领导挂钩高位推进的项目,总投资431.1亿元。
有32个项目(其中,独建项目12个,总投资209.5亿元;共建项目20个)被列入上饶引领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未来发展的149个重大项目,总投资603.5亿元。
根据上半年全市发改委系统项目建设工作会议情况反馈,我县项目建设工作在全市排名第一。
今年以来,我县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1-10月,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4.54亿元,占年计划的94%,同比增长37.65%。
其中,规模以上投资额28.54亿元,同比增长39.26%;房地产业完成投资6.53亿元,同比增长105.74%,增幅较大;而工业投资额仅为15.09亿元,同比增长18.10%,增幅较小。
规模以下投资额6亿元,同比增长30.43%。
房地产业投资增长较快,主要原因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上饶县城逐渐成为中心城区的核心板块,我县房地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需求优势、环境优势凸现,迎来了行业发展的春天。
特别要指出的是:外界环境对房地产业发展的不良影响还有一个滞后效应,上半年还未太多显现;并且我们作为欠发达的三线城市,本来房价就几乎不存在泡沫。
而工业投资额增幅较小,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除最近签约在做前期工作的九盛铜业年产20万吨再生阴极铜项目外,没有大的招商项目进入,同时,原有的几个工业大项目因为各种因素进展缓慢,如:梦娜袜业因为环评审批等原因推迟了建设时间;圣达威电子电工项目因为征地等原因也延缓了推进速度。
此外,上半年的天气也对项目建设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随着这些问题的相继解决,最近增速加快。
重大项目完成投资方面,基本上都能按照时间进度完成相应的投资。
2、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1)发展平台问题。
“三园整合”,有效地实现了资源整合,迅速地实现了开发区的做强做大。
但同时对上饶县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制约,项目落户和建设过程中,我县的服务与开发区的管理存在着沟通上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部门、各乡镇引进项目落户开发区的积极性。
(2)前期审批问题。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对项目落户设置的门槛越来越高,管理日趋规范,立项、环评、土地审批、规划审批等,都需要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比如,梦娜袜业项目就因为环评审批问题,耗费了很长的时间。
(3)土地供给问题。
从201X年国家宏观调控,对土地和信贷进行控制,到目前的“土地跟着项目走”,用地指标形势严峻,靠分配和争取的用地指标,远远不能满足我县投入大、项目多的需要。
尤其是因为我县没有自身的工业园区,这种现状更为紧迫。
(4)建设资金问题。
项目的建设,资金是关键。
我县是国定贫困县,自身财力有限,基本是吃饭财政。
招商项目有企业作为主体,建设资金由企业自行负责,但由于近两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不断紧缩银根,同时整个金融大环境较差,导致很多企业资金运作困难,影响了部分招商企业新建项目的资金投入;其他盈利性项目因其盈利性这一特性可以吸引投资;但对于很多公益性的基础设施项目来说,项目建设过程中必然面对着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3、解决问题的推进措施(1)继续加强与经济开发区的联络沟通,加大协调力度,以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为基础,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利益分成机制,有力地促进项目快落户、早建成。
(2)继续加强同上级发改、环保、国土、规划等有关审批部门的联系汇报,高效快捷地完成项目的立项、环page评等审批程序。
(3)积极策应“土地跟着项目走”的政策,着力做好项目用地计划的争取工作,认真做好项目用地的审批工作,切实弥补我县没有独立工业园区、缺乏县属工业平台的不足。
(4)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融资模式,招商引资、激活民资、信贷融资、市场运作、向上争资、用好县财政性资金等,多措并举,大力解决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
二、201X年项目谋划情况经济增长,主要有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不断加深,出口深受影响,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经济外向度不高的地方,出口拉动力量微小;消费拉动力不可能在短期内有很大的攀升;因此,要想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然要靠投资去拉动。
而投资的拉动从微观上来讲,就是体现在具体的各种项目上。
上饶县201X年拟上重点项目情况着眼于此,上饶县早在10月份就开始着手谋划201X年的项目。
目前,已将“201X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计划表”下发至各乡镇和各部门。
并已初步收集整理出201X年上饶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主要项目共41个,项目总投资1950629.99万元,至201X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35595万元,201X年计划投资270443.5万元。
计划建成投产项目12个,项目总投资135700万元,至201X年底累计完成投资81265万元,201X年计划投资54435万元。
续建项目15个,项目总投资491073.6万元,至201X年底累计完成投资54330万元,201X年计划投资105808.5万元。
计划新开工项目15个,项目总投资562856.39万元, 201X年计划投资107700万元。
前期工作项目4个,项目总投资761000万元,201X年计划投资2500万元。
根据初步调查和分析,以及国家加大投入拉动内需的政策导向,预计上饶县201X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3.92亿元,比201X年的计划数增长20%。
三、推进我县项目建设工作的主要措施1、提高认识抓根本省委书记苏荣一再强调:抓经济,项目是关键、项目是载体、项目是后劲、项目是财源。
省长吴新雄多次指出:项目是抓手,没有项目,就没有江西的后劲。
(1)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才能以大投入拉动经济总量的大增长,带动社会民生的大改善,加速城市面貌的变化,推动发展方式的大转变,从而实现发展质量的大提升。
(2)项目是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密集载体。
有项目才有资金流;有项目才能聚集人才;有项目才能充分就业;有项目才能实现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高层次的承接。
(3)项目投资建设不仅能直接带动当前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一个好项目、大项目的落户预示着一个地区未来的经济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如华丰铜业、梦娜袜业、德晟硅材料等重大项目的建设,都可能给我县经济带来爆发式、几何级的增长;而丰跃香港名城等大商业项目的建设,对我县城市品位的提升、商业业态的创新、消费水平的拉动都将注入强劲的动力。
(4)“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财源。
”项目不仅在建设过程中创造税收,而且重大产业项目在投产见效后更能大幅增加当地财政收入,是长效的财源。
2、科学决策定项目(1)选择项目必须着眼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和用地计划的原则,坚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的原则,坚持必要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先续建后新建、重效益促发展的原则。
(2)完善项目建设程序。
有关项目必须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包括项目核准备案、规划审批、土地使用审批、环评等。
对需要争取用地指标的重大项目,必须前瞻性地做好规划、土地预审、立项、环评等前期工作,及时办理土地指标申报手续(到市国土、规划、环保、发改等部门签字盖章),尽可能多地争取稀缺的用地指标。
(3)重大项目、县财政性资金项目由主管部门提出并报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必要时聘请专家进行评估论证。
同时,要提前落实好项目建设主体和项目前期费用,以便项目前期工作顺利开展,促进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3、拓宽领域筹资金(1)招商引资。
深化招商措施,优化投资环境,主动对接长珠闽,积极吸引县外资金投入。
要立足1+4的工业平台,推动产业招商。
要依托区位优势,促进城市功能项目招商。
激活民资。
积极鼓励民营资本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工业、农业、服务业。
信贷融资。
努力寻找各金融机构与项目的结合点,促进金融资本投入项目建设。
市场运作。
大力整合闲置土地、矿产、资产以及广告权、冠名权等有形、无形资产,以公平、公开的方式进行市场运作,谋求闲置资产发挥效益。
向上争资。
对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捕捉和了解上级投资动态,积极主动争取项目资金。
用好县财政性资金。
好钢用在刀刃上,本着分清轻重缓急的原则用财政性资金投入项目建设。
4、加强管理促成效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加强对项目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上饶县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张祯祥任组长,常务副县长李荣良和县委常委、副县长王菊萍为副组长,县发改委、政府办、经贸委、财政局、统计局、国土局、建设局、重点办、房管局、规划局、环保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教育局、文广局、卫生局、旅游局、招商局、扶贫办、开发办、农业园区办、驻区办、审计局、监察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统一领导、协调我县项目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由县发改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对项目建设工作,明确了各乡镇或有关单位要一把手亲自抓,指定一名副职具体抓,并根据项目情况落实专人,负责项目建设具体工作,确保项目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2)抓住重点,分口负责。
对全县重点建设项目,推行“一类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责任机制。
各有关部门对分管副县长负责,根据本部门业务职责对各自对应的项目进行调度,认真抓好项目实施,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加强管理,注重调度。
一是妥善做好因新项目建设而衍生出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工作。
二是按照有关政策,对有关项目严格实行项目建设“四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竣工验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