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提高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0分)1.(10分)以下词语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A.水中捞月,一无所得B.形影相随亲密无间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D.海市蜃楼,虚无缥缈2.(10分)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在台灯下看书B.照镜子C.湖中的倒影D.手指变大了3.(10分)站在水塘边看到水底变浅了。
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A.B.C.D.4.(10分)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潭清疑水浅”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B.“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光的反射现象C.“湖光映彩霞”是光的反射现象D.“海上生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5.(10分)很多文学作品含有一定的物理道理,反映了文学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下面文学名句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是()A.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闻声不见人”是由于声速比光速快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未改的是“音调”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听到“鹊声”说明真空不可以传声6.(10分)小明同学在江西吉安吉州窑看到一个天目釉瓷碗,如图所示,于是想到课本上的实验: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碗里的叶子,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叶子。
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A.B.C.D.7.(10分)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遵义市举办了全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同学们写出了很多成语,下列成语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A.海市蜃楼B.立竿见影C.波光粼粼D.水中捞月8.(10分)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在入射角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折射角随之不断减小C.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D.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9.(10分)甲在岸上,乙潜入清澈的水中,二人互相对看,甲、乙看到对方的头部位置是()A.与实际位置比较,甲看乙高;乙看甲高B.与实际位置比较,甲看乙低,乙看甲低C.与实际位置比较,甲看乙低,乙看甲高D.与实际位置比较,甲看乙高,乙看甲低10.(10分)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A.注水的游泳池变“浅“了B.路灯下人的影子C.在平静的湖面上树的“倒影”D.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光的折射》提高训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0分)1.(10分)以下词语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A.水中捞月,一无所得B.形影相随亲密无间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D.海市蜃楼,虚无缥缈【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水中捞月是指月在“镜子”中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镜中生花是指花在镜子中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通过几个词语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词语反应的物理情境,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2.(10分)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在台灯下看书B.照镜子C.湖中的倒影D.手指变大了【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解答】解:A、在台灯下看书,是由于书上的字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属于光的反射。
故A错误;B、照镜子,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故B错误;C、湖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故C错误;D、通过透镜看到手指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
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10分)站在水塘边看到水底变浅了。
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A.B.C.D.【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人看水中的物体实际上看到的是水中物体的像,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分析。
【解答】解:人看到池底变浅是由于从池底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变浅了。
选项AC光的传播方向错误,选项B折射角等于入射角了,只有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本题利用了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且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此题只是让确定这一现象的形成机制,若是解释具体原因,画光路图解释起来更容易,且更直观。
4.(10分)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潭清疑水浅”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B.“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光的反射现象C.“湖光映彩霞”是光的反射现象D.“海上生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潭清疑水浅”是指由于光的折射,看到水底形成的像,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是光的折射现象,故该选项错误。
B、“风吹草低现牛羊”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该选项错误;C、“湖静映彩霞”是指天上的彩霞在平静的湖面形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的现象,故是光的反射现象,故该选项正确。
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因此“海上生明月”是月亮在水中形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即光的反射现象;故该选项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通过优美的诗句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5.(10分)很多文学作品含有一定的物理道理,反映了文学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下面文学名句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是()A.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闻声不见人”是由于声速比光速快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未改的是“音调”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听到“鹊声”说明真空不可以传声【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音调;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衍射又称为绕射,波遇到障碍物或小孔后通过散射继续传播的现象。
(3)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4)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解答】解: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A正确;B、声波遇到障碍物或小孔后通过散射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声波的衍射现象,故B错误;C、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色未变,故C错误;D、“鹊声”是通过空气传来的,说明气体能够传声,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是将我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谚语和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说明了物理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6.(10分)小明同学在江西吉安吉州窑看到一个天目釉瓷碗,如图所示,于是想到课本上的实验: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碗里的叶子,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叶子。
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A.B.C.D.【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当我们用眼睛看水中物体时,是物体所反射的光进入到了我们的眼睛,才看清物体;(2)光的折射定律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者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
【解答】解:当我们用眼睛看到水中的叶子,是因为叶子反射的光进入到了我们的眼睛的缘故;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且光线是从硬币上发出的,故B图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来源于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要求能够判断出折射现象,并且会根据折射定律判断光路是否正确,重点考查学生知识应用与实践的能力。
7.(10分)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遵义市举办了全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同学们写出了很多成语,下列成语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A.海市蜃楼B.立竿见影C.波光粼粼D.水中捞月【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解答】解: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不均匀大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A正确;B、立竿见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B错误;C、波光粼粼是光在水面上发生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水中的月亮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光学有三条重要规律,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识别生活中的光现象属于哪种情况。
8.(10分)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在入射角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折射角随之不断减小C.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D.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考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分析】(1)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2)无论是光的反射还是折射,光路都具有可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