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相转移催化技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相转移催化技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008年第39卷第2期《浙江化工》科研论文文章编号:1006-4184(2008)02-0001-03收稿日期:2007-9-20作者简介:朱汉祥(1967-),男,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相转移催化技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朱汉祥,姚祥华(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昌312500)摘要:概述了相转移催化剂的相转移催化原理,相转移催化剂的种类;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相转移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及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关键词:相转移催化;有机合成;应用相转移催化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应用在有机合成中的新技术,由于PTC能使反应速度加快,产率明显提高,反应条件温和,以及能在非均相系统中进行,因此近年来相转移催化这一技术发展很快[1]。

相转移催化是指用少量物质作为一种反应物的载体,将此反应物通过相界面迁移至另一相,使反应能顺利的进行[2],此种物质称为PTC。

1PTC的相转移催化原理在一个互不混溶的两相系统中(其中一相一般为水相,含碱或起亲核试剂作用的盐类,另一相为有机相,其中含有与上述盐类起反应的作用物),加入PTC如季铵盐[(R4Na)+X-],其阳离子是双亲性的,溶于水相也溶于有机相,当在水相中碰到分布在其中的盐类时,水相中的阴离子便与PTC中的阳离子进行交换。

如将季铵盐用Q+X-表示,碱或亲核试剂用NU-M+表示,则离子交换过程如下[3]:作为PTC还必须存在如下式所示的相转移平衡:进入有机相的Q+NU-与有机相中的试剂发生反应。

在亲核取代反应中Q+最终与取代下来的基团形成离子对。

如该基团是X-,则生成Q+X-。

该离子对参与上述平衡,整个过程如下式表示:PTC必须的条件是:A、其结构中应含阳离子,以便和阴离子形成离子对,或能与反应物形成络离子。

B、PTC中必须具备足够多的碳离子,以使形成的离子对具有亲油性。

C、PTC中亲油基的结构位阻应尽量小,一般为直链。

D、在反应条件下,化学性质应稳定,且易回收。

2催化剂的种类2.1液-液PTC2.1.1季铵盐类在液-液相转移催化反应中,应用最多的是季铵盐类催化剂,其次是季磷盐类,季锑盐和季铋盐因毒性较大,一般不使用,常见如表1。

2.1.2冠醚类冠醚可以折叠成一定半径的空穴,使氧原子处于一边,所以能与适当大小的正离子形成络合物。

表1常用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一览表名称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溴化铵缩写TBABTBACTBSBBTMACBTEACBTEAB名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乙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磷十六烷基三丁基溴化磷缩写CTMABCTMACCTEABCTEACCTEPBHOTBP1--Vol.39No.02(2008)ZHEJIANGCHEMICALINDUSTRY(下转第13页)形成的络合正离子能与水相中的负离子形成离子对进入有机相中,从而起到相转移催化作用。

例如,过氢二苯-18-冠-6可将高锰酸钾溶于苯中(其空穴络合K+),成为有机化合物在温和条件下的一种方便的氧化剂,可以将烯烃、醇、醛及烷基苯等定量的氧化成酮和羧酸钾,而无进一步的氧化所产生的杂质,且收率高于高锰酸钾水溶液氧化所得[1]。

因其价格昂贵又有一定的毒性,现有被替代之势。

2.1.3聚乙二醇类(PEG)聚乙二醇也是一种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它多用于杂环化学反应、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的反应及其它催化反应中,它可以折叠、弯曲成合适的形状结构和不同大小的离子络合。

常用的催化剂有PEG-400、PEG-600、PEG单醚、PEG双醚以及PEG单醚单酯等,可以用于亲核取代反应、烃基化反应、缩合反应、氧化反应以及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制备等。

如硫脲衍生物的合成反应中,使用PEG-400相转移催化剂可以取得良好的反应效果[4]。

2.2固—液PTCPTC反应最重要的一步是催化剂有能力将反应物阴离子转移到有机相与物质发生反应。

在水—有机相两相系统中,亲核试剂由水相提供,在操作条件下它不溶于有机相,对于固—液PTC反应,亲核试剂为固体,其它反应物在有机相,该反应有如下优点:产物与反应物容易分离,有机溶剂容易挑选,催化剂易复活,避免副反应发生,有些反应在液—液相不能进行时,可以在固—液系统中进行。

固液PTC有叔胺、季铵盐、联胺、冠酯和穴位配体,由于冠酯的特殊结构,它最常用。

Melville和Goddard根据固体盐在有机相的溶解度不同,提出两种固—液PTC原理,非均相增溶和均相增溶[5],在用固—液PTC如TBAB合成邻苯二甲酸二苄酯的动力学研究中,也用到了这两种,用它来解释固—液PTC促进阴离子反应物从固相到反应介质的传递,在非均相增溶机理中,固—液PTCQ+X-在K+Y-固体表面发生阴离子X-与Y-的交换,新生成的催化剂Q+Y-与副产物K+X-进入反应介质,催化剂Q+X-与亲电试剂反应后再生,当催化剂的尺寸太大而不能接近固体表面时,系统适用于均相增溶机理,在这机理中固体K+Y-必须很好地溶解在反应介质中,并与催化剂Q+X-发生阴离子交换,生成的Q+Y-与亲电试剂反应后催化剂再生。

2.3三相PTC为了解决相转移催化剂回收难、价格高的问题,近年来发展了一种新的相转移催化法:三相催化反应,将相转移催化剂连接在聚合物载体上,它是一种不溶水也不溶于有机相的固体高分子,因此称为三相催化剂,也称聚合物催化剂。

此法的显要优势是催化剂可定量回收,干燥后活性不受影响,可重复使用,因此该领域研究开发的时间不长,但发展很快,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6],在选择和应用固载的PTC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A、三相催化剂粒子的大小:粒子小活性大,但粒子太小,不易过滤,后处理困难,选择100 ̄150目较为合适。

B、载体树脂的交联度:交联度小的活性比较好,大于2%时效果较差,以0.6%为好。

C、反应的搅拌速度:合适的搅拌速度能控制物质传递速度,更好的发挥催化剂的活性。

3PTC的应用相转移催化在有机合成方面的应用发展很快,现已成为重要的有机合成技术之一,随着这一领域研究的不断发展,由最初仅限于有活泼氢的化合物的烃化反应即所谓提取烃化反应,扩大到应用于许多亲核性的烃化(包括C-烃化、O-烃化及S-烃化等),取代和缩合等反应。

利用相转移催化以产生二氯卡宾,然后与烯烃、胺类、羟基、羰基以及羧酸衍生物的反应来制得各类化合物,从而发展了卡宾化学。

在氧化还原反应方面,用相转移催化也有其独特的优点。

最近几年反应的类型一再增加,以扩展到了许多方面,诸如:加成、消除、重排、酰化、酯化、偶合、高分子聚合,有机金属化合物以及有机磷的制备等,均显示了各有特色的优点,对各类反应的研究虽尚属开始,但已突破了亲核反应的范围,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催化体系。

4结论综上所述,本文按PTC所在系统把其分为液-液PTC、固—液PTC及三相PTC,并简单的介绍了PTC的应用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转移技术在有机合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催化反应产率高、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纯度高,操作简单、催化剂选择性强,相转移技术使许多不能进行的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1]赵国玺.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220-221.2--2008年第39卷第2期《浙江化工》[2]Shabestarynahid,KhazaeliSadegh,HackmanRichie.Phase-TransferCatalysisreaction,aphysicalchenustrylaboratoryexperiment[J].JounalofChemicalEducation,1998,75(11):1470-1472.[3]卞觉新.相转移催化剂[J].化学世界,1982,23(1):25.[4]陈继畴.相转移催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6:94-99.[5]YangHung-Ming.KineticstudyforsynthesizingdibenzylPhthalaateviasolid-liquidphasetransfercatalysis[J].IndustryEngineeringChemistryResearch,1998,37(12):4536-4541.[6]黄锦霞.聚合物相转移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1,22(7):324-327.ApplicationofPhase-transferCatalysisinOrganicSynthesisZHUHan-xiang,YAOXiang-hua(ZhejiangNHUCo.Ltd.Xingchang312500,China)Abstract:Theprincipleandthekindsofphase-transfercatalysiswereintroduced.Theapplicationofphase-transfercatalysisinthesynthesisofpharmacruticalswasdiscussed.Keywords:phase-transfercatalysis;synthesisofpharmacruticals;application(上接第2页)!!!!!!!!!!!!!!!!!!!!!!!!!!!!!!!!!!!!!!!!!!!!!!!!MS(FAB),m/z:247,[M]±3结论采用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氰酸钾为原料,合成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最佳试验条件为:n(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氰酸钾)=1.15:1,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以及己内酰胺作为保护试剂,n(己内酰胺):n(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05:1,反应温度为125℃,于130~160℃精馏,收集130~135℃/2 ̄10kPa馏分(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该方法合成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纯度为99%以上,收率超过92.5%。

与文献报道的方法比较,收率以及含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

参考文献:[1]ChenX,LiuY,QinF,etal.Synthesisofcovalentbondedcellulosederivatechiralstationaryphasewithabifunctionalreagentof3-(triethoxysilyl)propylisocyanate[J].JchromatogrA,2003,1010:185 ̄194.[2]NishiH,IshibuchiK,NakamuraK,etal.Enantiomericseparationofdenopaminebycapillaryelectrophoresisand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usingcyclodextrins[J].JpharmBiomedAnal,1995,13:1483 ̄1492.[3]KurashimaA,MachiyaA,YamaguchiG.Processforpreparationofsilicon-containingisocyanatecompounds[P].US4654428,1987-03-31.[4]常鹏,杨隽.固体光气法合成HDI及IPTS[J].应用化学,2006,35(1):30 ̄33.Synthesisof3-isocyanatopropyltriehthoxysilaneZhangXian-lin,WangXu-Cheng,LiuDong,YangZhi-yong(JiangsuZhangjiangHuaShengChemicalsCo,Ltd.,Zhangjiagang215631,China)Abstract:Chloropropyltriethoxylsilanereactedwithpotassiumcyanatetoform3-isocyanatopropyltriehthoxysilane.Theeffectofreactingtemperature,reagentflowanddifferentblockedagentandsolventtowardtheyieldof3-isocyanatopropyltriehthoxysilanewerestudied.Theexperimentrevealsthatthereactioncanbeeasilyperformedinn-methylformamideatthetemperatureof125℃,withn(Chloropropyltriethoxylsilane):n(potassiumcyanate)=1:1.15andε-caprolactamasblockedagent,togivetheyieldof92%for3-isocyanatopropyltriehthoxysilane.ThestructurewasidentifiedbySpectrum(H,IR)analysis.Keywords:3-isocyanatopropyltriehthoxysilanechloropropyltriethoxylsilane;potassiumcyanate;synthesis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