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的鉴赏与保护ppt课件
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
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
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
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
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鼎腹内
壁铸有铭文"司母戊"。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
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
.
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8
春秋 三足羊首鼎
商周青铜器后,春秋战国时期
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铸作的又一
个高潮期。春秋青铜器形制和
组合与西周晚期基本相同,纹
饰也沿袭西周的特点。春秋青
铜器多以蟠螭纹的为标志,,繁
复的花纹则达到了青铜器制作
的顶峰。此件青铜器底部还有
米,长1.10米,宽0.78米,重875公斤。商代后
期王室青铜祭器,一说为商王文丁为其母而作;
另一说为商王且庚、且甲为其母而作。此鼎形制
雄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
铜器。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
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
饰纹。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
.
西周 毛公鼎
11
当代 世纪宝鼎
.
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 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由江泽民主席向联 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江主席与 加利(原联合国秘书长)为“世纪宝鼎”赠送 仪式揭幕。这一壮举成为我国外交史上引人注 目的一页,使全球掀起的“宝鼎新闻热”达到 高潮,其所涉及范围之广,延续时间之长,实 属空前,是当年国际十大重要新闻之一。 “世 纪宝鼎”是具有商周青铜风格的艺术精品,采 用整体铸造,一次浇注成功。它的设计和制作 经过多次论证,是在国内专家、文物考古学者 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世纪宝鼎”高2.1米, 象征21世纪;口径1.5米,重1.5吨。它姿呈三 足鼎立,双耳高耸,满身纹饰。鼎内壁铸有金 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 鼎禁(底座)高0.5米,2米见方,上铸56条夔 龙纹饰,象征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禁前后 分别以金文铸有“世纪宝鼎”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赠 一九九五年十月”字样。鼎圆禁方,造 型雄伟祥和,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美观庄重。
现在,鼎的造型主要用来象征吉祥。在家中
摆设铜鼎,寓意一切将有新的开始。
.
6
各个时期之代表作如下
商代:司母戊大方鼎、
西周:大盂鼎、毛公鼎、大克鼎
春秋:三足羊首鼎
战国:战国大鼎
秦汉:秦陵大鼎
当代:世纪宝鼎
.
7
司母戊大方鼎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通耳高1.33
十几个铭文。无论器型纹饰都
可谓是春秋青铜器的顶峰之作
.
9
西周 大克鼎
.
大克鼎为西周后期著名重器,清光
绪年间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 同
出器物多件,都属于一个名叫克的贵族。
大克鼎形体巨大,高93.1厘米,重
201.5公斤。口沿饰兽面纹,腹部饰流
畅的波曲纹。腹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字,
字体工整,笔势圆润,铭文前段14行有
2
概述
中国古代青铜器,始于公元前21世纪,止于公元前 5世纪。从夏、商、周至秦汉时期,约经历了1500多年 的历史,这与中国的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发展及衰落相 始终。
古代青铜器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锡 和铅的合金。器上的铭文被称为“金文”,既是我国 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优秀的书法典范。
鼎:烹煮肉食,三足或四足,有方有圆,有耳。 它是青铜礼器中的重器。被当做“明尊卑、别上下”, 是统治阶级等级和权力的象征。西周列鼎制度规定: 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
.
3
鼎原为中国古代炊食器。中国鼎文化的 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 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而其真 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 青铜器冶炼铸造技术的成熟,使得鼎的发 展到了鼎盛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 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盛行于商周时期, 延续到汉代。
.
5
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 青铜器时代初期就有鼎的出现,说明,中华文化在源 头就和鼎结下了不解之缘,
鼎在成为祭祀用具后,它的意义就重大了,制作上也 就很讲究了,各种装饰开始登上了鼎上,竭力显示周 朝的鼎盛气势,统治者的权威。
鼎不仅记载着政治,同时也有为百姓祈福,保佑平安 善良的用意
指导老师:王秉
成员: 周启 卢旭锋 陈峥祺 韩晟昊 何宁聪
2014329600173 2014329600160 2014327100065 2014329600013 2014329600014
.
1
首先问大家 一个问题, 以下成语大家 知道几个?
.
春秋鼎盛 大名鼎鼎 三足鼎立 一言九鼎 问鼎中原 鼎力相助
.
4
最早的中国鼎被认为是立国重器,它是中国青铜器的杰出代表。 象征着高大、显赫、尊贵的意思。鼎的尺寸比生活实际大的多, 是由于古人认为它是神的尺寸,这也反映鼎一开始是作为一种 祭祀的礼器。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 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载“铸九鼎,像九州”。
在古代,人们都认为,黄帝在战胜炎帝的后代蚩尤后,曾铸三 鼎,象征天地人;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在古代,鼎是镇国 之宝,传国重器。鼎上的花纹,古人认为有镇邪的作用,有时 也将法律条文刻在鼎上,以显示法律的庄严。改朝换代后,新 登位的君王,第一件工作就是铸鼎,颁订法律,以象征新时代 的开始,并表示吉祥。所以,朝代改变,称作鼎革。
阳线格栏,
后段格栏制范时除去。铭文用笔厚
重质朴,笔势遒劲雄伟,形体舒展、挺
拔,虽用圆笔,也有其伟岸与雍容之态
度。“大克鼎”出土于清末金石学和金
石书法鼎盛时代,故其铭文书法在当时
倍受推崇。
10
道光末年出于陕西省岐山县。由 作器人毛公(厂音)得名。直耳, 半球腹,矮短的兽蹄形足,口沿 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铭文32行 499字,乃现存最长的铭文:完 整的册命。共五段:其一,此时 局势不宁;其二,宣王命毛公治 理邦家内外;其三,给毛公予宣 示王命之专权,着重申明未经毛 公同意之命令,毛公可预示臣工 不予奉行;其四,告诫勉励之词; 其五,赏赐与对扬。是研究西周 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