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速度与激情》系列评感

《速度与激情》系列评感

《速度与激情》系列品感
在老师和身边朋友的影响下看惯了奥斯卡,看惯了所谓电影史上的鼻祖之作,基本上所有的影片都要被分析镜头构图,被分析蒙太奇技巧,被分析视听图像内部的深层本质,以至于后来看电影不再是一种享受,而成了一种恐惧。

不太喜欢的强商业电影引起了我非常大的兴趣,这篇文章就来谈谈我非常喜欢的一部此种类型的系列影片——《fast and furious》。

一、情节回顾。

Fast and furious1。

飞车党劫持高级小轿车引起警方注意,保罗被卧底到犯罪团伙内部。

保罗经过和范的接触后发现了他身上独有的魅力,为了范免受牢狱之灾千钧一发之际保罗递给了范自由的钥匙。

Fast and furious2。

迈阿密狡猾的商人卡特利用自己的贸易做幌子,暗中进行着国际洗钱活动。

虽然fbi对他监视已久,但是卡特平日十分小心谨慎,几乎与世隔绝,所以一直没找到他的犯罪证据。

fbi获悉了卡特十分喜欢地下赛车,是当地飞车党的头目。

为了获得他的犯罪证据,只好找成功破获洛山矶飞车党劫车案的保罗重新出山。

Fast and furious3。

问题少年不断闯祸致使母亲屡次搬家,在最后一次定居xx因斗气飙车打破母亲和法律的底线而远走日本寄居在父亲身边。

到日本后,在一次漂移比赛中结识了汉并且在汉的言传身教下学会了精湛的技艺,最后在为证明自己的比赛中为汉报仇而成为东京dk的精彩故事。

Fast and furious4。

为了不连累爱人的范迪塞尔隐居里约一个修车铺中,在刺耳的电话铃后范迪塞尔得知爱人身亡的消息,于是心中燃起了复仇火焰的范迪塞尔不顾失去自由的危险义无反顾的重返美国。

在复仇的过程中又遇保罗,于是两人联手完成了各自的任务。

Fast and furious5。

范迪塞尔为了逃避追杀并且得知妹妹怀孕的情况下决定智取反义的一亿美元现金,在找到自己的团队并且经过种种实验、计算后准备去完成计划的紧要关头被美国队长一网打尽。

在押送范迪塞尔的路上,反义袭击美国车队。

最后为报仇的美国队长和范迪塞尔完美窃取现金和复仇成功。

Fast and furious6。

美国队长在一次追捕行动中发现米歇尔的行踪,在某地过着幸福生活的范在得知米歇尔可能还活着的消息后决定回到美国查明真相。

在范和美国队长准备妥当本以为万无一失的捉捕行动失败后,范重整旗鼓,在一系列坦克、飞机大战后,范和美国队长,保罗又一次战胜了大反派。

二、感动你,感动我,感动他。

以前问过一个妹子,为什么《这个杀手不太冷》好看,她告诉我说,我看完后很感动。

Ff1中有这样一场戏,保罗和范在范父亲的车库里讨论范父的那辆道奇。

范对保罗陈述完自己进监狱的缘由后,对保罗又说,“自己如今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其他都无关紧要,只有赛车时的短短几秒,刹那间我彻底解脱了”。

看到这突然有一种被晴天霹雳击中的感觉,在这里范把赛车当成了生命中的唯一。

范也告诉我们当生命和信仰中只有唯一的时候,我们就会创造奇迹。

当然这句话中也有范对生活的无奈、颓斥和失望,但结束的基调是永不放弃。

外面的世界充满了雾霭,我的心中永远驻留着阳光。

Ff3中有这样一段汉和男一的对话。

“look at all those people down there”“they follow the rules,for what?”“they
are letting fear lead them”“life simple.”“you make choices and you do not look back”这些充满了西方成人独特天真和幼稚又不失哲理的味道的句子,至今让我回味无穷。

而这也是汉站在上帝的位置俯视他们的原因。

此刻高空俯拍的全景与后来汉和反义飙车时冲散人群时的另一个全景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对比蒙太奇。

平凡的人永远都是被动的接受,行动被思想禁锢,思想被现实麻痹。

Ff4。

复仇,在大多影片中都承担着因果矛盾的反面因矛盾角色,而也在大多数影片中复仇的下场也是悲剧的。

在本片中,复仇是一种正义的力量,也是击败丑恶的信仰支柱。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一方面是因为爱情,另一方面则是自然界普遍从在的准则,必要的敌人需要以暴制暴。

在影片开始时,范在米歇尔的熟睡中离开,导演给两摞美元一个特写镜头,我清晰的感觉到对真正的爱人负责任和爱不那么简单。

Ff5中经过生死逃亡之后,范和保罗望着熟睡中的乔丹娜那性感眼神让我深深的迷恋“家庭”这个词,是“家庭”让两匹不羁的野马停止了东奔西走的脚步,也是“家庭”成为了他们疲惫后灵魂最后栖栖的港湾。

看到这也让我想起《老无所依》最后在现实中避无可避唯有家庭的温暖才驱赶了社会散发出的冰冷。

Ff6中不得不继续说爱情。

其中有范对米歇尔每道伤疤不管时间如何如何流逝你在我心中依旧历历在目的爱,有范桥头飞身接住米歇尔“有时你只需依靠信念”的爱,更有汉望着熊熊烈火中那无助,凄迷和剜心的爱。

三、保罗身份的转变与美国社会的照妖镜。

在ff1中年轻的保罗怀着坏人必须死的态度与犯罪团伙进行这较量,在本片最后,保罗在警车的鸣笛声中将自己的车钥匙给了范,而范避免了二进宫的牢狱之灾。

在影片中保罗为什么为什么放走了范,有人说是因为乔丹娜,也有人说是因为英雄相惜,在第三部中保罗说是因为原则,那么在这就说明保罗的警察生涯是有致命缺憾的。

在ff2中保罗和自己的发小披荆斩棘,互相信任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抛开影片本身来看泰瑞斯,他是一个犯罪高手,在世人眼中的恶棍。

一个没有警徽的落魄前探员和犯罪高手成功制裁了令fbi束手无策的卡特。

这赤裸裸就是对政府部门的吐槽。

Ff4中保罗想用缴获的毒品斩草除根,而上级告诉保罗高层准备要用毒品在媒体面前邀功行赏,全篇最正耳发聩的一句台词出现了“我以为我们是为正义而战”。

再后来保罗在尽全力为范争取保释失败后,他完全放弃了警察这个所谓的正义。

Ff5和ff6中范和保罗同仇敌忾战胜了为非作歹的敌人。

纵观整个故事,从保罗职业转变的角度来看,是其由伪正义向正义转变的过程,也是保罗为了完成自己职责的救赎。

再来看看本来是正义的政府机关和警局所扮演的角色。

Ff1中警察对飞车党束手无策不得不派出卧底深入罪犯内部,ff2中fbi又不得不有求于车技高潮的落魄警察,ff4中fbi的白痴形象又一次上演了漂亮的闹剧,ff5中警局是大反派的超级保护伞,ff6中军官的无情和诸多问题都反映正义部门的严重问题。

纵使在被誉为法律最健全的美国和拉美第一大国的墨西哥,正义的混淆、政府部门急功近利的丑恶问题仍旧无法完全消除。

四、导演变化引起的蝴蝶效应。

速度与激情一路走来,经历了三位导演,这三位导演给ff系列注入了怎样的灵魂和血液,又遗失了那些好的精髓。

在ff1中,赛车为主,整个情节为飙车服务,也就是说情节是为赛车的需要而被迫发展的,带给观众是直观的视听冲击和享受。

回顾一下ff1中几个场景。

影片开始的6秒钟经典时段内呈现的画面是改
装汽车和大卡车的飙车影像,保罗和范见面之初的镜头也是轰鸣的赛车,保罗为了打入飞车党内部的手段还是飙车,保罗被范真正认可并和日本人发生矛盾还是因为飙车,影片高潮部分保罗与范的较量还是飙车。

ff4中影片由林诣彬接手,从这以后影片明显情感更加细腻,一波三折的杂耍蒙太奇(噱头)更是增多,无疑这些都是林诣彬给ff3456烙上的属于自己的灵魂印记,同时也是好莱坞的印记,而这一印记反过来表明ff整个片风的改变——由赛车推动剧情转变为因剧情而导致飙车,由赛车为情节服务转变为情节驾驭赛车。

如果说在ff4中情节与赛车的关系转换还不明显,那么在ff56中这种这种变化就已趋近于完整。

在ff5中第一场和火车飙车的戏是替整个故事开始的诱因,而在后来去赛车聚居地寻找车辆时的戏更是将赢车的过程直接省略,第三个跟车有关的镜头是盖尔的一场室内漂移戏,而这场戏是为了汉和盖尔的爱情,再后来ff5经典高潮段落在街头拖着保险箱的汽车追逐大战在我看来飙车是为了体现主人公的智慧和整个取钱计划的绿叶。

其实我也想问一句,拉保险箱的那两根绳子是在哪买的,我也想要两根!Ff6中飙车戏更是为了制造矛盾、寻找爱情、抓捕罪犯、逃出生天的一种工具。

这种片风的改变在积极的方面让fast and furious系列成为全世界都知晓的作品,弊端在于ff系列可能从此身陷好莱坞大片的浪潮中,再也不会有ff1中几千辆汽车的大全景,再也不会拥有一种对于车的独特美国情怀。

电影的实质是虚幻和梦境。

有人看电影是为了消磨时间,也有人是为了释放压力,等等还有许多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缘由。

而我认为电影真真的迷人之处在于小银幕对面观众脑海里可以无限扩张的精神世界,他让人们没有亲身经历却可以感同身受,他可以让人因似曾相识而喜极泪下,他也可以让人因沧海桑田而悲从中来。

或许是为了逃离现实,在漆黑的环境中寻找梦想中的世界,或许是为了满足自己不曾拥有而又亲身体验的幻想,春梦消醒后现实还是现实,但我们在那一刻是富裕的。

结束语:在知道保罗沃克车祸的那天老师布置了作业,我觉得有些事情还是要记忆一下。

他或迷茫或天真或无奈或硬汉或狼狈或柔情,甚至在有些人眼里他永远是范迪塞尔的配角,但不论怎样他一直是曾经的保罗沃克,我和你拥有过的保罗沃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