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英语翻译之方法论研究

体育英语翻译之方法论研究

体育英语翻译之方法论研究
体育英语语言专业性强、词义丰富、文化色彩浓厚,翻译时要遵从独特的原则,更要找到合适的翻译策略。

体育翻译中常见的音译、直译、意译、归化和异化等翻译方式只是大体地从文化和习惯等方面指导体育翻译,没有提供详细的方法论。

本文在思维差异视角下,提出了体育翻译的具体翻译策略,以全新视角审视体育英语翻译,建立一种动态的翻译模式,以期有效地指导体育英语的翻译实践。

标签:英汉思维差异;体育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运动观念深入人心,带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体育英语作为世界体育爱好者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对全民体育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体育英语与体育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群众对于各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的逐渐提升,人们越来越热衷于体育锻炼,高质量的体育英语翻译在沟通中西方体育文化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在整个体育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传递的不仅仅是信息本身,其所传播和传承的更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

所以,在体育英语的翻译中,除了扎实的英语基础及体育专业素质以外,译者更需要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各种差异。

体育英语在许多国家已成为现代英语的一个专门的新领域,其研究也十分丰富,在语法结构和词汇方面均形成了特有的习惯用语、特点和规律。

大量实践证明,不能用基础英语取代专业英语。

在现代世界科技迅速发展和国际间交往以及大量科技情报资料交流频繁的情况下,一个专业若想快速、稳定、保证质量地发展,并办出自己的特色,始终保持与发达国家同一水平,培养出高水平、有后劲的人才,就必须重视专业英语教学。

一、英汉思维差异理论框架
英美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性的”。

在日常的交流表达中,他们往往在对话开始的时候就直入主题,其次才是条分缕析。

而我们国人的思维方式往往是螺旋式的,我们总是习惯先分析列举,最后顺理成章得出以上分析的结论。

可以看出,西方国家传统的思维方式总是从个体上把握,然后再通过逻辑分析对事物进行进一步认识,由此可以看出,英语具有重形合和以形显义的特点。

英语中具有充当句子各种成分的短语与从句,有时,从句中还有从句,结构复杂,形式冗长。

而中国人习惯从整体上来把握对象,直觉占很大部分,从语言上表现的就是以神统形的特点:重意合,属语义型语言。

由此可见,英汉二种语言最主要的区别是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

二、英汉思维差异视角下的体育英语翻译策略
近些年,对体育英语的翻译主要是从文化视角和功能主义视角进行研究。

笔者认为,他们在翻译中所采取的直译、意译、归化和异化等翻译策略只对翻译起到了笼统的指导作用,没有具体的方法论意义。

由此,笔者从英汉思维差异视角入手对体育英语翻译进行研究,提出了几种具体的可操作的翻译策略。

1.转译法
英语侧重抽象思维,而汉语注重形象思维。

这两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思维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因此,在进行翻译时应注意虚与实的转换。

在英语转化成汉语时,要将句子具体化一些,比如把一些抽象名词会意成汉语具体名词,或者还可以进行词类转化;相反,汉语翻译成英语时,也要适度把具体名词翻译成抽象名词,比如把动词转译成名词或者介词。

(1)英语名词转译成汉语动词。

“英语一般比较少用到动词,或者说惯于用其他手段表示动作的意义倾向;而汉语则有一种多用动词的固有习惯。


例如:With a Christmas loss to the
Chicago Bulls and another defeat in Sacramento one night later,the Lakers got of to their first 0∶2 start since the 2002-2003 season.
此句中的名词“loss”是动词派生出来的,如果翻译成汉语“在圣诞大战中,湖人队输给了芝加哥公牛队”。

(2)英语中的形容词翻译成汉语,便成了动词。

例如:Lakers’forward Troy Murphy fouled out in 32 scoreless minutes,but he also had 11 rebounds and four assists.
此句中“scoreless”是由动词“score” (得分)派生出来的,为了更加符合汉语的习惯,此句话可以翻译为:洛杉矶湖人队的前锋特洛伊墨菲上场几分钟,犯规六次被罚下,未得一分。

但是,他抢到了11个篮板球并送出了4次助攻。

(3)英语介词转译成汉语动词。

例如:Thompson had his layup blocked off his leg and out of bounds by Metta World Peace. 此个句子中出现的两个介词“off”和“out”在句中有动作的涵义,根据习惯可以翻译成:汤普森的上篮遭到慈世平封盖,球打到汤普森的腿上下落,滚出了边线。

(4)英语代词转译为汉语名词。

如前所述,由于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英语中多用代词避免重复,汉语中则多用重复某个关键词来表达强调。

比如:He hated failure in competition,
he had conquered it all his life,risen above it,despised it in others.本句如果翻译成:他在体育竞赛中讨厌失败,他一生中曾经战胜它,超越它,并且藐视别人
的失败。

就跟汉语思维模式不同,没有突出主体,还有可能引起歧义。

所以在翻译中,“it”需要翻译成“失败”一词。

译为:他一生中曾经战胜失败,超越失败,并且藐视别人的失败。

翻译成汉语时“失败”一词重复四次,达到了表达生动的效果。

2.语序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