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分析师-知识产权

系统分析师-知识产权

系统分析师-知识产权(总分:3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总题数:21,分数:38.00)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依据的是我国的(1) ,但该条例又具有一定独立性。

条例规定对软件进行复制、展示、发行、修改、翻译、注释的权利是 (2) 。

受他人委托开发的软件,如无书面协议明确约定,其著作权属于 (3) 。

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为 (4) 。

软件开发者的开发者身份权的保护期为 (5) 。

(分数:5.00)A.专利权法B.版权法C.著作权法√D.商标法解析:A.转让权B.开发者身份权C.使用许可权和获得报酬权D.使用权√解析:A.受委托者√B.双方共有C.委托者D.投资者解析:A.五十年√B.二十五年C.不受限制D.二十年解析:A.五十年B.二十五年C.不受限制√D.二十年解析:[分析]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法》的规定制定的。

条例第八条规定,软件著作权人享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

使用权是指在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按复制、展示、发行、修改、翻泽、注释等方式使用其软件的权利:发表权是指决定软件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开发者身份权是指表明开发者身份的权利及在其软件上署名的权利:转让权是指向他人转让使用权和使用许可权的权利:使用许可权和获得报酬权是指许可他人使用其软件的权利和由此而获得报酬的权利。

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接受他人委托开发的软件,其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书面合同约定;无书面合同或者合同未作明确约定的,其著作权由受托人享有。

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

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软件是合作开发的,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软什著作权,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软件白开发完成之日起50年内未发表的,本条例不再保护。

为保护本单位或个人开发软件不受侵权, (6) 。

依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对软件的保护包括 (7) 。

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截止于该软件 (8) 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某应用部门(甲方)提出需求、提供经费委托某软件公司(乙方)开发软件,若在协议(合同)中未规定软件著作权归属,则其软件著作权 (9) 。

若某软件持有者确实不知道其所持的软什是侵权产品,则 (10) 。

(分数:5.00)A.不管是否公开发表,都拥有著作权√B.必须在合法刊物上公开发表该软件产品的公告C.必须向国家专利局申请办理软件著作权登记D.必须向软件登记管理机构申请办理软件著作权登记解析:A.计算机程序及其文档,但不包括开发该软件所用的算法√B.计算机程序及其设计方法C.计算机源程序,但不包括它的目标程序D.计算机程序,但不包括用户手册等文档解析:A.首次公开发表B.开发完成√C.著作权登记D.通过鉴定解析:A.属于甲方B.属于乙方√C.同屈甲乙双方D.进入公有领域解析:A.他应承担部分侵权责任B.应由他所在单位承担侵权责任C.应当停止使用该侵权复制品√D.应没收该软件产品,并对其加强法制教育解析:[分析]《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目的是保护单位、团体或个人开发的软什小受侵权。

所保护的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文档,但不包括开发该软件所用的算法。

条例第五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所开发的软件,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条例亨有著作权。

条例第三十条规定,软件的复制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该软件是侵权复制品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应当停止使用、销毁该侵权复制品。

如果停止使用并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将给复制品使用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复制品使用人可以在向软件著作权人支付合理费用后继续使用。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和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等。

如果某公司购买了一个工具软件,在销售该公司开发的软件(需使用该工具软件)的同时,向客户提供此工具软件的复制品,这种行为 (11) 。

如果某公司购买了一个应用软件的源程序,他们将源程序中的所有标示符做了全面修改后,作为该公司的产品销售,这种行为 (12) 。

如果公司甲开发了一个名为x的软件,在未注册商标时就开始销售,该软件销售后受到用户的好评。

不久,公司乙也推出了自己开发的类似产品,取名也是X,并率先进行商标注册,公司乙的行为 (13) 。

专利权是由国家专利主管机关根据国家颁布的专利法授予专利申请者或其权力继受者在一定期限内实施其发明的专有权力。

在与计算机软件相关的发明中, (14) 通常不是申请发明专利的主题。

我国的“反不正当劳动竞争法”指出,商业秘密(Trade secret)的拥有者有权制止他人对自己的商业秘密从事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软件的商业秘密是指 (15) 的技术设计。

(分数:5.00)A.尚不构成侵权B.侵犯了著作权√C.侵犯了专利权D.属于不正当竞争解析:A.尚不构成侵权B.侵犯了著作权√C.侵犯了专利权D.属于不正当竞争解析:A.尚不构成侵权√B.侵犯了著作权C.侵犯了专利权D.侵犯了商标权解析:A.设备仪器以及与其结合在一起的计算机程序,作为一个完整的产品B.具有发明创造的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方法发明C.独自开发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本身√D.有关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发明创造解析:A.已公开发表且已获得专利B.己公开发表但未获得专利C.未公开发表但已获得专利D.未公开发表且未获得专利√解析:[分析]擅自复制程序代码和擅自销售程序代码的复制品,这是侵害软件权利人的著作权的行为。

因此,销售自己的软件的同时向客户提供其他公司的工具软件的复制品,这种行为侵犯了著作权。

著作权法的原理是保护作品的表达,即作品本身,而不保护作品的构思。

因此参照他人程序的技术设计,独立地编写出表达不同程序的做法并不侵犯著作权法。

但是,如果在他人程序著作权有效期内,擅自对他人程序进行改编,所产生的程序并没有改变他人程序设计构思的基本表达,在整体上与他人程序相似,则虽然在代码文字表达方面存在不同,仍属于侵害他人程序著作权的行为。

因此,仅对他人的源程序做标识符的修改就作为自己的产品销售,这侵犯了著作权。

商标是指生产者或经销者为使自己的商品同其他人的商品相互区别而置于商品表面或商品包装上的标志。

当这种标志在商标管理机关获准注册,成为商标后,在商标的有效期内,注册者对它享有专用权,他人未经注册者许可不得再使用它作为其他软件的名称,否则,就构成冒用他人商标、欺骗用户的行为。

然而,题中所述的公司甲因对其软件X未及时注册商标,因此在乙公司注册前,X并不算商标。

公司乙抢先以x 为名注册商标,虽然不是一种光明正大的行为,会受到公众的谴责,但他并不构成侵权。

专利法是指专利申请者或其权利继承者在一定的期限内实施其发明以及授权他人实施其发明的专有权利。

通常,计算机程序代码本身并不是可申请发明专利的主题,而是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

但是,同设备仪器结合在一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作为一项产品发明的组成部分,同整个产品一起申请专利。

另外,具有发明创造的计算机软件技术设计可作为方法发明申请专利。

在我国,通常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发明创造也作为专利。

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指出,商业秘密的拥有者有权制止他人对自己的商业秘密从事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如果一项软件的技术设计没有获得专利权,而且尚未公开,这种技术设计就是非专利的技术秘密,可作为软件开发者的商业秘密。

而一项商业秘密一旦被公开,就不再是商业秘密了。

1.某单位的技术人员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条件下,在其他单位兼职并利用其兼职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则该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 (16) 。

(分数:1.00)A.原单位B.兼职单位√C.兼职单位和技术人员双方共有D.该技术人员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关于专利申请权的有关规定如下:第六条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做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七条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压制。

第八条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第九条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因为试题中的技术人员“利用其兼职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所以其专利申请权属于兼职单位。

2.甲厂、乙厂同为生产电冰箱的厂家。

甲厂得知乙厂研制出提高电冰箱质量和性能的技术方法后,遂以不正当方式获取了该技术,并加以利用。

甲厂侵犯了乙厂的 (17) 。

(分数:1.00)A.商业秘密√B.专利权C.专利申请权D.经营信息权解析:[分析]首先,试题中并没有说明乙厂申请了专利,所以不存在侵犯专利权和专利申请权。

在法律上,没有经营信息权这样的专有名词。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根据这个定义,商业秘密应具备以下4个法律特征。

(1)不为公众所知悉这是讲商业秘密具有秘密性,是认定商业秘密最基本的要件和最主要的法律特征。

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在企业内部只能由参与上作的少数人知悉,这种信息不能从公开渠道获得。

如果众所周知,那就不能称之为商业秘密。

(2)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这是讲商业秘密具有价值性,是认定商业秘密的主要要件,也是体现企业保护商业秘密的内在原因。

一项商业秘密如果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价值,也就失去保护的意义。

(3)具有实用性商业秘密区别于理论成果,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使用价值。

商业秘密在其权利人手里能应用,被人窃取后别人也能应用。

这是认定侵犯商业秘密违法行为的一个重要条件。

(4)采取了保密措施这是认定商业秘密最关键的条件。

权利人对其所拥有的商业秘密应采取相应合理的保密措施,使其他人不采用非法于段就不能得到。

如果权利人对拥有的商业秘密没有采取保密措施,任何人几乎随意可以得到,那么,就无法认定该秘密是否足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就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而言,其基本特征之一是具有法定保护期的限制,但是并非知识产权中每一项财产权都具有时间限制。

根据知识产权法的有关规定,正确的说法是: (18)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