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 生物药剂学概述ppt课件

1 生物药剂学概述ppt课件


(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与药剂学的关系
➢生物药剂学是药剂学的分支学科,二者互为关联。
2.与药物动力学的关系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方法类似,共同为药物 体内过程的规律揭示发挥着积极作用。
➢生物药剂学侧重于药物体内过程各环节的规律研究,重 点考察剂型因素、生物学因素对这些过程的影响及其与 药物效应间的关系;
该文章总结了影响药物制剂疗效的因素,并 提出了生物药剂学这一名词。
一、生物药剂学的基本概念
(一)生物药剂学的概念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utics) 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 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 生物因素和药物效应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剂型因素
① 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如同一药物的不同盐、 酯、络合物或前体药物,即药物的化学形式和 药物的化学稳定性。
✓建立模拟体内吸收的体外模型
如以Caco-2细胞模型研究药物的小肠吸收
(二)在新药开发中的地位
1. 在新药的合成和筛选中,需要考虑药物体内的转运 和转化因素
2. 在新药的安全性评价中,药动学研究可以为毒性实 验设计提供依据
3. 在新药的制剂研究中,剂型设计的合理性需要生物 药剂学研究进行评价
4. 在新药的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需要进行动物和人 体药动学研究

1-4
——

十二指肠
4-6
20-30较大空肠源自6-7150-250
很大
回肠
6.5-7.5
200-350
很大
盲肠/右结肠 左结肠/直肠
5.5-7.5 6.1-7.5
90-150
较小
转运时间 0.5-3h 6s 1.5-7h
14-80h
5. 研究新的给药途径与给药方法
6. 研究中药制剂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消除 (elimination):代谢、排泄
药物从循环系统消失
药物的体内过程——ADME
Absorption
Transport Distribution
Elimination
Metabolism Excretion
Disposition
3. 药物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吸收 :影响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分布 :涉及药物到达各组织和器官的能力 代谢与排泄 :与药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有关
影响 3. 根据机体的生理功能设计缓控释制剂 4. 研究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中的命运,为靶向给
药系统设计奠定基础 5. 研究新的给药途径与给药方法 6. 研究中药制剂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7. 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方法
3. 根据机体的生理功能设计缓控释制剂
胃肠道定位给药系统的设计
1
部位
pH
长度(cm) 表面积
体液转运的过程。
代谢 (metabolism) 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
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 发生转变的过程,或称生物转化。
排泄 (excretion) 药物及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2. 相关概念
转运 (transport):吸收、分布、排泄
药物在体内部位的改变
处置 (disposition):分布、代谢、排泄
二、生物药剂学的地位和作用
(一)在药剂学科中的地位
➢ 生物药剂学是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药剂学中新剂型的研制,需要体内外质量的保证,制剂
体内质量的考察需要借鉴生物药剂学的理论和方法; ➢ 药剂学的发展向生物药剂学提出新的要求。
1. 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对药物体内转运的行为的影响 2. 研究剂型、制剂处方和制剂工艺对药物体内过程的
(二)生物药剂学的研究目的
➢正确评价药物制剂质量; ➢设计合理的剂型、处方及制备工艺;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使药物发挥最
佳的治疗作用并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药物的体内过程
1. 概念 吸收 (absorption)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分布 (distribution) 药物从体循环向各组织、器官或者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biopharmaceutics & pharmacokinetics
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
学科出现的背景
化学结构
剂型因素
生物因素
药物的疗效
学科出现的标志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一词最早见 于1961年Wagner的综述:
(Wagner JG. Biopharmacutics: Absorption aspects. J Pharm Sci, 1961,50:359.)
➢药物动力学侧重于药物体内过程动态变化规律研究,重 点考察不同部位、不同时间药物的量变规律。
3.与医药学其他学科的关系
➢生物药剂学与医药学中其他一些学科,如药理学、生物 化学有密切的联系,在内容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共 同研究药物及其他生理有效物质与机体的关系。
➢但与药理学、生物化学在研究重点上是有原则区别的, 它既不像药理学那样主要研究对机体某些部位的作用方 法和机制,也不像生物化学那样把药物如何参与机体复 杂的生化过程作为中心内容;
开展中药生物药剂学研究对于阐明中药成分的体内 动态变化规律,筛选新药,改善剂型,控制质量, 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7. 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溶出速率测定方法
如改进溶出测定装置、溶出介质等实验条件
✓建立各种新给药途径体外实验方法
如建立鼻腔给药、口腔黏膜给药、经皮给药等体外实验 方法及研究其合理性、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等生理功能的差异 ⑤ 生理与病理条件的差异:生理条件如妊娠及各
种疾病引起的病理变化 ⑥ 遗传因素:酶的活性
药物效应
➢ 药物效应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对药物作用 的反应。
➢ 由于药物的两重特性,药物效应既包括治疗效果 也包括副作用和毒性,表现为临床应用的有效性 与安全性问题,这也是所有药学学科共同关注的 焦点。
② 药物的某些物理性质:如粒子大小、晶型、晶 癖、溶解度、溶出速率等。
③ 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注射剂、片剂、胶囊 剂、丸剂、软膏剂和溶液剂等。
④ 制剂处方中所用辅料的性质与用量 ⑤ 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⑥ 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与储存条件等
生物因素
① 种属差异:如鼠、兔、狗和人的差异 ② 种族差异:如不同人种的差异 ③ 性别差异:如动物的雌雄与人的性别差异 ④ 年龄差异:如新生儿、婴儿、青壮年和老年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