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若干意见》要求,根据本地、本校实际,我校制定了以“充分挖掘利用地域教育资源,深入开展传承传统文化教育”为特色的建设目标,积极进行少先队社会教育阵地开发和利用工作,强化德育工作,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主要做法 具有丰富而儒家文化特色鲜明的德育资源,为我校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特色德育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具体做法如下: (一)大力加强少先队校外教育基地建设,整合社会教育资源。 《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指出:“开发和利用好社会资源是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我校不断整合社会资源,争取支持,积极创建少先队校外教育基地。我们积极与相关部门协商,推动曲阜名胜古迹观和儒家文化相关资源向少年儿童免费开放,共同举办传统文化教育,推进我校独具特色的少先队校外教育阵地建设工作。目前,我校建立了少先队社会实践营地、德育场馆、名胜古迹、少年军校等校外教育基地有十几所,不仅有名胜古迹,如三孔、六艺城、民俗园、孔子研究院、尼山书院、石门寺、周公庙、梁公林等,还有敬老院、仓巷社区、驻曲阜部队驻地、曲阜“城乡手拉手”农村小学等多处德育活动基地。这些基地成为是我校少 先队开展校外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同时我们秉承“一同办教育”的理念,积极凝聚教育力量,尤其是社会教育力量,形成另一种意义上的教育资源。因此,我们聘请社会各界贤达、知名人士、单位专业人才担任我校校外辅导员,为少先队员开设讲座、开展咨询服务等,长期建立合作的关系,每位辅导员都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孕育出特有的人文精神,是最鲜活、最具教育力的人文资源。我们利用他们身上焕发出的人文精神来教育、影响学生。我们先后聘请了曲阜市儒家文化研究专家孔祥林、曲阜市司法局、曲阜市税务局、书法协会会长韩益等同志担任校外辅导员,有力地加强了少先队校外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将校外社会教育基地建设与校外教育力量紧密结合,发挥教育的最大效能。 (二)依托这些社会教育阵地的资源,开展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校外教育活动。 拥有丰富而独特的社会教育阵地的资源,只是一项保障。我们还要切实真正利用好教育阵地,并为少先队组织发挥长效作用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我们依托好社会教育阵地的丰富资源,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渗透到主题活动、仪式教育、道德教育等形式中,融入进社会实践活动中,坚持“面向学校、面向少先队、面向全体少年儿童”的宗旨,强调实践教育,突出自我教育,注重寓教于乐,找准新形势下少先队工作的突破口,开展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校外教育活动, 使少先队校外教育基地成为少先队教育活动的指导中心、示范基地、训练营地和少年儿童的快乐家园。 1、根据地域儒家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开发校本课程。我校在曲阜名胜古迹丰富的基础上,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开发了校本课程“走近孔子”,成为学生了解家乡、了解历史的文本资源。利用地方优势设计开发编撰了具有地域特色,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洋溢着浓郁的儒家文化气息的校本课程教材《走近孔子》故事卷、家乡卷、君子卷。《走近孔子》是我校1~6年级开设的以了解孔子及家乡、解读圣贤诗文和圣城历史为内容,涵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综合性校本课程教材。课程和教材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教材的编写,对于建设校外教育阵地有着重要的指导、引领意义。 2、建设完整的曲阜名胜古迹教育阵地体系,开展“寻孔访儒”游学活动。 多年来,曲阜著名名胜古迹就一直是我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大主阵地。为了保证教育的连贯和持续,我们将孔子的出身、出生、成长、求学、入仕、游学、授徒、逝世、后世连成清晰的线索,按照此顺序构建起“寻孔访儒”的路线图,由孔子父亲墓葬地梁公林,到孔子出生地尼山夫子洞,再到幼学周礼的周公庙,到六艺城、一直到孔子 墓葬地孔林等,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传统文化教育阵地。其间,我们充分利用我们的校本教材,将实地考察体验和通过教材见解学习密切结合起来,并在此过程中,我们采用边行边诵《论语》”在尼山开展“童蒙养正开笔礼”多种形式让学生较充分地对孔子的生平有了系统了解,获得对孔子教育思想及儒家文化相对完整的、深入的认识,并得到经典的浸润、儒家文化的熏陶。武汉大方学校也是独具传统文化特色的学校,依旧就此项游学活动和我校达成合作意向,香港孔教院根据我们的活动和方案带领学生前来游学。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坚持少先队的政治属性和根本任务,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指导开展少先队校外教育工作,突出少先队组织教育、实践教育的特点。因此,我们始终在不断深化活动主题,创新活动形式,突出少先队组织教育、实践教育特色。我们每年暑假都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夏令营活动。开展生存技能训练与比赛,开展军训,走近曲阜防山乡程庄、王庄乡纸坊等农村,走入农户感受农村生活,走进农田感受稼穑艰辛,观看陶艺制作、草纸手工制作等传统工艺,与当地小学开展好手拉手结对子活动,参观访问,举行知识竞赛等活动,教育引导他们在独具曲阜地域色彩的少先队实践活动中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传承儒雅,争做少年君子。 4、依托家庭、社区等社会教育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教育活动, (1)引导少先队员开展体验家庭生活,使家庭成为最容易、最普遍、最有效的社会教育基地。引导少先队员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把当一天爸爸、妈妈作为扮演的角色,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做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邻里沟通等具体事务,根据父母的工作情况跟父母上一天班,体验父母路途的辛苦和工作紧张,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的感受,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学会为父母分忧、生活自理的本领。如:开展给长辈洗一次脚的孝敬体验活动,许多中队要求少先队员在假期里参加孝敬体验活动,能够为长辈洗一次脚、端一盆洗脸水,并写好体验日记,开展评比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少先队员人人参加了活动,孔令熙同学的体验日记和体验照片《保护公用电话行动》获得全国“杉杉杯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征文比赛一等奖,还刊登在《中国少年报》上。 (2)引导少先队员体验社会生活,让社会其它教育基地成为使之成为少先队员自由飞翔的最广阔天地。美国的教育学家杜威曾经提出,儿童将来要参与社会活动,现在就该投入社会生活。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引导少先队员把为社会服务作为“岗位”,“和环卫工人比早起”“当一天小老师”,把当一天工人、农民、导游等作为扮演的角色,体 验面对工作时的心情和责任、工作过程中的辛劳和情感、工作完成后的情绪和收获,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价值的真实感受,明白做一个合格公民的道理,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学会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本领。如:五(3)的“假日文明小队”,加以训练培养;假日时间活跃到景区,向游人宣讲文明旅游,到沂河公园、民族公园等广场宣传“讲文明树新风护环境”,使少先队员们实践活动中受到启示、教育,得到锻炼,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到曲阜沂河小区、仓庚居委帮助打扫卫生,修剪花草;全体少先队员参观了燕京三孔啤酒厂厂房、荣誉室,听厂工会徐华主席作“艰苦创业、勇于革新”的创业报告;世界交通日指导少先队员开展了附小交通拥堵现状的调查、大沂河水源污染的调查等实践活动,分析了原因,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建议,写出了论文。调查后写实验报告,给市长、交通局长、交警大队写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效解决了交通拥堵问题。重阳节到书院镇、鲁城街道养老院“看望老人送真情”活动,老人读报纸、表演节目,慰藉老人,在孝敬实践活动中让少先队员体验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等,使少先队员们成为弘扬社会公德的小天使。 5、充分开发和利用好社会教育基地与重大节日的密切结合。《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种法定节日,……红军长 征、……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都蕴藏着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要抓住时机,整合资源,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重大节日一直是我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最佳时机。“五·一”、“五·四”、“六·一”、 “七·一”、“九·一八”、“十·一”等节日,我们总认真组织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九月二十六日是孔子的诞辰日,每年的这一天我校都带领学生到游览孔庙,参加祭孔仪式,并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校学生到达大成殿后,全体师生向至圣先师孔子敬献了花篮,并隆重举行拜师礼仪式和成人礼宣誓。庄严肃穆的仪式,师生对先师孔子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随后师生齐聚杏坛前,高声诵读《论语》经典篇章。活动以游和学的形式展开,同学们在游览孔庙的景点中领略到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弘扬了民族精神。清明到九龙山烈士陵园扫墓,是我校的一项传统活动,也是一项特色活动。我们总想方设法不断变换内容和形式,让九龙山烈士陵园在少先队员心中永远记忆,发挥其最大教育效能,所以始终保持并增强扫墓活动感染力和教育力很重要。因此在纪念碑前,我们先后组织了“民族精神代代传”、 “忆先烈、知荣耻、长才干”等主题大队会。这样保证了社会教育基地适其时成其教,发挥其教育的最大效能。 三、特色社会教育基地发挥教育效果显著 我校少先队社会教育阵地成为我校特色德育建设的根据地,实施素质教育“大学校”,浸润心灵成长的儒家文化道场,身心健康成长的乐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少先队员对自己的家乡,对家乡的山山水水,对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步形成了依恋,逐步转化为热爱,逐步养成了对家乡优良传统、对儒家文化的继承和尊重,在深切地感受中把家乡的兴衰、生存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通过一系列品牌活动的开展,家长们广泛称赞,孩子的行为习惯发生了变化,逐渐的养成了勤俭节约、勤劳勇敢的好品质。多名学生获得曲阜好儿童、曲阜市少年君子、雏鹰争章好少年、济宁市十佳少年儿童等称号,我校也获得了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省少先队规范化学校、山东省优秀少先队大队、济宁市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曲阜市红旗大队等称号。正是通过社会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和依托教育基地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拥有了别具特色的少先队文化,拥有了敢于展示、迎接考验的勇气和信心,我们在210年成功举办了山东省“首届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小学教育相结合研讨会”,学生的素养展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赢得省内,2011年我们圆满承办了全国“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研究”课题会议,我们的少先队员展示的儒雅风貌和素养赢得全国的与会代表一致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