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凸轮和齿轮

凸轮和齿轮



空间齿轮机构—圆锥齿轮
直齿圆锥齿轮机构
斜齿圆锥齿轮机构

空间齿轮机构—交错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用于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

空间齿轮机构—蜗杆蜗轮机构
用于传递两交错轴之 间的运动,其两轴的交错 角一般为90º
二、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
共轭齿廓:一对能实现预定传动比(i12=ω1/ω2)规律的啮合齿廓。 1.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1)按从动件运动规律作出位移线图 (图b),并将横坐标等分分段。 (2)沿1反方向取角度t、h、 S,等分,得C1、C2、...点。连接 OC1、OC2、...便是从动件导路的各个 位置。 (3)取B1C1=11’、B2C2=22’、 ...得反转后尖顶位置 B1、B2、 A3、...。 (4)将B0、B1、B2、...连成 光滑的曲线,得要求凸轮轮廓 (图a)。
t
节圆:设想在P点放一只笔,则笔尖在两个齿轮运动平面内所留轨迹。
两节圆相切于P点,且两轮节点处速度相同,故两节圆作纯滚动。
三、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点
1、渐开线形成
F
VK
压力角 K
发生线 基圆 基圆半径 rb K
K
rK
qK
rK :向径
qK :展角
rb
2、渐开线特性 1). BK = BA . 2). 法线切于基圆 . 3). B点为曲率中心, BK为曲率半径。 渐 开线起始点A处曲率 半径为0。可以证明
凸轮传动工作过程的有关名词:
基圆——以凸轮的最小向径为半径所作的 圆称为基圆,基圆半径用rb 表示。 凸轮转角δ ; 推程 、回程 、升程h 、近停程、远停程; 推程运动角δ 0; 回程运动角δ 0´ ; 远停角δ s ; 近停角δ s ´ ; 一般推程是凸轮机构的工作行程。
滚子半径的选择
1) r > rr时 r ‘ > 0这时所得的凸轮实际轮廓为光滑的曲线。 2) r = rr 时r ' = 0,实际轮廓线变尖,极易磨损,不能使用。 3) r < rr 时r ' < 0,即实际曲线出现交叉会出现失真。 rbmin rmin
rmin
rr


´
rmin>rr
´
rmin=rr
(3)平底从动件:从动件的端部是一平底,这种 从动件与凸轮轮廓接触处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 油膜,利于润滑,能传动较大的作用力。
当位置要求准确 从动 件使 用的 场合
当受力较大时
当转速较高时
按从动件分类的凸轮机构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从动件运动规律,是指从动件的位移S、速度v、 加速度a、及加速度的变化率(跃度j)随时间 t 或凸 轮转角φ( δ )变化的规律。这种变化的规律可以用 线图来表示,既运动线图。
0.35 0.7 0.9 1.75 2.25 2.75 (3.25) 3.5 (3.75)
第二系列 4.5 5.5 (6.5)
28 (30) 36
7
45
9
(11)
14
18
22
压力角α:啮合时Ki点正压力方向与速度方 向所夹锐角。我国规定分度圆上的压力角 为标准值, α=20°。 离中心越远,渐开线上 K α 的压力角越大。
凸轮压力角的测量
3、基圆半径
基圆半径越大,压力角越 小。从传力的角度来看,基圆 半径越大越好;从机构紧凑的 角度来看,基圆半径越小越好。 在设计时,应在满足许用 压力角要求的前提下,选取最 小的基圆半径。 通常要求rb≥(1.6~2)rs+rg
第四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轮机构
齿轮传动是用来传递任意两轴间的运动和 动力的,它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机械传动。 (1) 主要优点 1)适用的圆周速度和功率范围广; 2)机械效率高;3)可实现准确的传动比、且传 动平稳;4)寿命长;5)工作可靠;6)可实现平 行轴、相交轴、交错轴之间的传动;7)结构紧 凑。 (2) 主要缺点 1)要求有较高的制造和安装精度, 成本相对较高;2)不适宜于远距离两轴之间的 传动。
7.2.2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从动件在运动过程的前 半程做等加速运动,后半程做 等减速运动,两部分加速度的 绝对值相等,这种运动规律称 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s
2h
1
2 2

a
4 h
1
2

2
4 h
12
简谐运动(余弦加速度)
点在圆周上作匀速运动 时,它在这个圆的直径上的 投影所构成的运动称为简谐 运动。加速度有变化-柔性 冲击,只适于中速。
优点:
只需设计适当的凸轮轮廓,便可使从 动件得到所需的运动规律,结构简单、 紧凑、设计方便。
缺点:
运动副为点接触或线接触,易磨损, 所以,通常多用于传力不大的控制机 构。
凸轮机构的分类
1.按凸轮的形状分类 (1)盘形凸轮,如图所示。 (2)移动凸轮,如图所示。 (3)圆柱凸轮,如图所示。
2. 按从动件的运动方式分类 移动从动件 摆动从动件
h s2 1 cos 2 0
h1 v2 sin 2 0 0
2 h12 a2 cos 2 2 0 0
常用从动见运动规律的比较
凸轮轮廓线的设计
rb
四、渐开线齿轮的几何尺寸
1.渐开线齿轮各部分的名称 齿 宽 B
pi e si ei pn
齿顶圆 齿根圆 齿 厚 齿槽宽 齿 距
ra,da rf,df 任意圆齿厚 分度圆齿厚 s si 分度圆齿槽宽ee 任意圆齿槽宽 i 分度圆齿距 p pi= =s si+ +ee 任意圆齿距 i
s
pb
分度圆 r,d 齿顶,齿顶高 齿根,齿根高
rmin rr

rmin<rr
一般推荐rT≤0.8ρ min。 为了避免出现尖点,一般要求ρ a>3~5mm。 为了结构紧凑可采用滚动轴承。
2、压力角
不计摩擦时,凸轮对从动件的作用力(法向力) 与从动件上受力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有效分力:F2 Fn cos 有害分力:F1 Fn sin
一、齿轮机构的分类 :
1、平面齿轮机构—直齿轮
外啮合齿轮传动 内啮合齿轮传动
齿轮齿条传动
两齿轮的转动 方向相反
两齿轮的转动 方向相同
齿条相当于一 个半径为无穷 大的齿轮

平面齿轮机构—斜齿轮、人字齿轮
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人字齿圆柱齿轮
轮齿与其轴线倾 斜一个角度
由两个螺旋角相 反的斜齿轮组成
A
φ1
-ω 1 A1
d
A8
rminω B8
B’1 B’2 B’ φ2 A2 3 B1 B2 B3 B φ B’
4 3
1
120° B4 60 ° B5 B6
A3
90 °
φ4
B’5 A4
A7
φ7
A6
B7 B’7
B’6
φ6
A5
φ5
凸轮机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1 滚子半径的选择
设计滚子从动件时若从强度和耐用性考虑,滚子 的半径应取大些。滚子半径取大时,对凸轮的实际轮 廓曲线影响很大,有时甚至使从动件不能完成预期的 运动规律。
3.按从动件端部的结构分类 1. 尖底从动件 a) 2. 滚子从动件 b) 3. 平底从动件 c)
(1)尖端从动件:从动件端部以尖顶与凸轮轮廓 接触,这种从动件结构最简单,尖顶能与任 意复杂的凸轮轮廓保持接触。 (2)滚子从动件:从动件端部装有可以自由转动 的滚子,滚子与凸轮轮廓之间为滚动摩擦,借 以减小与凸轮轮廓接触表面的磨损。
根据工作条件要求,确定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选定凸 轮的转动方向、基圆半径等,进而对凸轮轮廓曲线进行 设计。 设计方法:
1.图解法。简便易行、直观,但精度较低,可用于设计一 般精度要求的凸轮机构。
2.解析法:精度高,但计算量大,多用于设计精度要求较高 的凸轮机构。
尖顶对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的设计 已知: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凸轮的基圆半径 方法:反转法 原理:设想凸轮固定不 动,从动件一方面随导路绕凸轮轴心反方 向转动,同时又按给定的运动规律在导路 中作相对运动,从动 件尖底的运动轨迹就 是凸轮的轮廓曲线。
C

A1B1 = A2B2
C’ C”
B1 N1N2 B O E1
两条同向渐开线: A1E1 = A2E2 B1E1 = A1E1-A1B1 B1E1 = B2E2
A2 A1 A
B2 E2
E
B2E2 = A2E2-A2B2 顺口溜: 弧长等于发生线, 基圆切线是法线, 曲线形状随基圆, 基圆内无渐开线。
对心滚子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实 际 轮 廓 曲 线
理 论 轮 廓 曲 线
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的设计 已知: 凸轮轴心与从动件的回转中心距a 凸轮基圆半径rb,从动件长 L 凸轮以等角速度逆时针方向转动 从动件的摆角-转角曲线图
绘制方法
l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5 6 7 8
第三节 凸轮机构
凸轮是一种高副机构,可将连续转动和移动转 换成从动件的移动和摆动。广泛应用于各种机 械,尤其是自动机械中。
凸轮机构的组成
1.凸 轮——具有曲线状轮廓的构件
2.从动件——作往复移动或摆动的构件
往复移动——直动从动件 往复摆动——摆动从动件
3.机 架——机构中固定不动的构件
凸轮传动特点
一对齿廓在K点接触时,
vk1≠vk2
其相对速度vk2k1方向,只能 是沿齿廓接触点的公法线方 向。
o
1 t
但其法向分量应相同。否则要么分离、要么嵌入 根据三心定律可知:P点为相对瞬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