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修订版
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修订版
0.6~1 0.5~1 0.5~1 0.6~1
- -
0.6~1.0 - -
1~1.2 2.5 10
含歌舞剧院,每个行政区不少于一所。
为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应符合相关安全防 护要求,每个行政区不少于一所。
应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每个 行政区不少于一所。
宜独立设置,含室内游泳池。每个行政区不少 于一所。 包含标准 400m 跑道,标准足球场 1 处,网球场、 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各 5~10 处。每 20 万人应规划设置一处。 每 10km2 应规划设置一处,用地面积不得小于 10 公顷。
3
2.2.8 【教育、医疗、市政设施等用地调整】控制教育、医疗、市政 设施等用地改变用地性质用于其他项目建设。大、中专学校及职业学校外迁 后,其用地应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绿地和中、小学等 项目。
医院、学校周边的可利用建设用地,应优先保证医院、学校扩建使用。 2.2.9 【开发用地规模限制】单独开发的建设用地面积应不低于表 2.2.9 规定值。
2.2.4 【选址原则】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城乡规 划,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不得进行建设项目的选址。
因安全、保密、环保、卫生、交通等原因需要单独设置的项目或重大基
础设施用地,可依据有关专项规划实施规划许可。
2.2.5 【选址要求】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建设项目应符合城乡规划布局的要求; (二)建设项目与城乡交通、环保、文物保护、市政、消防、防灾等规 划的衔接与协调; (三)建设项目配套的生活设施与城乡生活居住及公共设施规划的衔接 与协调; (四)建设项目其他规划要求。 2.2.6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选址】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 施因节约土地、功能需要等原因,经论证可结合规划道路、河道、绿地等用 地进行布局。 2.2.7 【工业、仓储和批发市场用地调整】城市建成区以内不符合规 划要求的工业、仓储和批发市场用地,应按规划进行调整,搬迁后的用地 应优先安排水、电、气、暖等市政基础设施和中小学、医疗卫生、公园绿 地等公共服务设施。
单独开发建设用地面积下限值
表 2.2.9
建设项目类型
居住建筑 商业、办公类建筑 工业、仓储类建筑
用地面积下限值(㎡)
3000
2000
3000
2.2.10 【指标精度要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中,容积率、 机非停车位配建标准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其余图则中控制指标均精确 到个位。在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中,除户、套、人口数和车位数外,其余技 术经济指标均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
附表 1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表………………………………………92 附表 2 机动车停车配建标准表…………………………………………………97 附表 3 非机动车停车配建标准表………………………………………………99 附表 4 各类体育场地配建标准表……………………………………………100 附录 B 建筑间距控制图……………………………………………………………101 附录 C 名词解释……………………………………………………………………103 用词说明………………………………………………………………………………109
(2018 修订版)
郑州市城乡规划局 2018 年 7 月 1 日
目录
1 总 则……………………………………………………………………………………1 2 建设用地………………………………………………………………………………2 2.1 用地分类……………………………………………………………………………2 2.2 建设用地控制………………………………………………………………………2 2.3 用地兼容性……………………………………………………………………5 3 公共服务设施配建……………………………………………………………………6 3.1 分类分级……………………………………………………………………………6 3.2 市、区两级公共服务设施配建……………………………………………………6 3.3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8 3.4 实施导则……………………………………………………………………………15 4 建设工程………………………………………………………………………………18 4.1 建设工程分类与设计………………………………………………………………18 4.2 建筑间距……………………………………………………………………………21 4.3 建筑物退让…………………………………………………………………………28 4.4 建筑高度和景观控制………………………………………………………………31 4.5 容积率指标计算……………………………………………………………………33 4.6 绿地…………………………………………………………………………………37 4.7 商业设施控制………………………………………………………………………39 4.8 工业物流仓储建筑……………………………………………………………40 4.9 验线与规划核实………………………………………………………………42 4.10 人防设施要求………………………………………………………………45 5 交通工程………………………………………………………………………………47
3.2 市、区两级公共服务设施配建 3.2.1 【市级公共服务设施】市级公共服务设施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 的要求,与城市功能定位相适应,在符合相关标准的条件下,合理布置,统 筹安排。 3.2.2 【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区级行政区划配置区级公共服务 设施,也适用于新建规划人口 20 万人左右的居住片区。 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应按表 3.2.2 执行。除医院和市政设施 外,功能相近的公共服务设施宜相对集中设置,形成区级市民活动中心。
1
2 建设用地
2.1 用地分类 2.1.1 【用地分类】用地分类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两部分,应按照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 3 级分类体系。 (一)城乡用地应符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 中表 3.2.2 的规定。 (二)城市建设用地应符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 中表 3.3.2 的规定。 使用本分类时,可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 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2
2.2.2 【规划用地界线的划定】建设项目规划用地界线的划定应当考 虑城乡规划要求、土地权属权限、建设项目批准文件、有关技术规范等因素 综合确定,以现状实测地形图为依据。
2.2.3 【建设项目用地面积】建设项目用地面积包括建设项目自身 用地面积和相邻道路、绿地、管线走廊等用地面积,各部分用地面积应在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明确。
4
2.3用地兼容性 2.3.1 【基本原则】用地兼容应符合环境相容、保障公益、结构平 衡和景观协调等原则。 2.3.2 【适用范围】适用于郑州市行政区域内城市建设用地兼容性 管理。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生态保护规 划等对用地兼容性有明确要求的,按其规划要求执行。 2.3.3 【兼容比例】用地兼容比例,即对应用地性质的地上建筑面 积与地上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在地块主体规划用地性质上,混合其他单种 或其他两种及以上性质用地的兼容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 40%。为居住人口 配建的托幼、卫生、文体、养老、社区服务、便民店和物业等服务设施的 建筑面积应计入居住建筑面积规模。 2.3.4 【指标设定】兼容比例用大写字母 J 代表,采用区间值进行 控制,上限值与下限值相差不应超过 5%。规划地块内的各项公共服务设 施均按兼容比例上限进行配建,但当二类居住用地兼容其他性质用地时, 按照兼容比例下限进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配建。(附录 C 名词解释中具体 说明)
1总则
1.0.1 【目的与依据】为了推进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科学化、规范 化、法制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 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及国家有关技 术规范,结合郑州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1.0.2 【修订原则】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体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以来关于城市规划的新理念、新要求,结合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现代 化、国际化、生态化大都市的核心任务,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的目标导向和“预防解决大城市病”的问题导向,立足现实、面向 未来,在规范用地兼容性、美化街道景观、调减土地开发强度、推广街区 制、细化建筑间距、落实居家养老和公共服务、确保市政设施安全等方面 强化规划管控。
5
3 公共服务设施配建
3.1 分类分级 3.1.1 【公共服务设施分类】郑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分为教育设施、医 疗卫生、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养老设施、社区服务、商业金融、市政公用 和行政管理共 9 类。 3.1.2 【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郑州市公共服务设施按市级、区级、居 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五级配置。居住区的人口规模为 3~5 万人,居 住小区的人口规模为 1~1.5 万人,居住组团的人口规模为 0.1~0.3 万人。
1.0.3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郑州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城市专项 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编制、城市规划管理及各项建设工程。
1.0.4 【内容组成与效力】本规定的附录是条文内容的组成部分, 必须一并遵守执行。
1.0.5 【授权解释】本规定施行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由郑州市城乡 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1.0.6 【修订工作】郑州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定期组织本规定 的修订工作。
5.1 城市道路……………………………………………………………………………47
5.2 道路交叉口………………………………………………………………………51 5.3 停车场……………………………………………………………………………54 5.4 城市公共交通……………………………………………………………………57 5.5 道路绿化…………………………………………………………………………59 5.6 加油加气站………………………………………………………………………60 5.7 其他交通设施……………………………………………………………………65 6 市政工程……………………………………………………………………………67 6.1 市政设施配建……………………………………………………………………67 6.2 供水工程…………………………………………………………………………71 6.3 排水工程…………………………………………………………………………72 6.4 电力通信…………………………………………………………………………73 6.5 供热工程…………………………………………………………………………75 6.6 输油、输气工程……………………………………………………………………76 6.7 海绵城市…………………………………………………………………77 6.8 综合管廊…………………………………………………………………79 6.9 管线综合…………………………………………………………………………81 6.10 环卫和消防工程…………………………………………………………………87 附录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