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校体育社团必要性的探讨
一、高校学生社团
(一)学生社团的主要含义
学生社团, 是指在学校有关部门(如学生工作处、团委等) 的指
导下, 由大学生自发组织的为满足学术、文艺、娱乐以及各种能力的
培养提高所需要的群众性组织。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费希特曾说过:
“在这种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中, 学生们不管其天赋能力如何, 都
无例外地热爱知识并愉快地学习, ……激发学生对学习纯洁之情的
途径, 那就是鼓励学生自发的活动, 并使这成为获得知识的基础,
从而让学生无论学习什么都通过他们自身的活动来学习”。
(二)学生社团创建依据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依据自愿性原则,基于共同的理想信念或兴趣
爱好,为完成共同的目标而组织起来的进行持续性发展活动的群体。
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要求大学生不断提高其构思、创意、策划与执
行等基本运作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完成获得自我角色规范和职能的
社会化任务,补建和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同社会之间进行和谐的
互动和共振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学生社团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
载体。优质社团的成员通过加入社团、投身社团活动,参与社团管理
等多种途径与社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传播知识、交流信息的过程
中,耳濡目染,日益陶冶自己的性情,增强集体观念,训练和培养自己
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同时,优质社团在成员中倡导的价值观能
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员的心灵,社团成员在共同信念的鼓舞下,同心
同德,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由认同感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发展到对集
体的责任感,并由此延伸到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对祖国的归属感。
(三)大学社团活动的主要特点
开放性。指社团内接受信息的方式多样,传播信息的来源广泛,
活动内容丰富。
趣味性。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专业性。这种由个体目标的聚焦统一而形成的大学生社团,它能
满足大学生某一特殊方面的要求,使成员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相补
充,实现智能互补和素质互补。
目的性。加入社团与否,完全由自我决定,因此,满足青年大学生
日益增长变化的各种需要。
自发性。任何社团都是学生自己组织起来,自主管理的,没有强
制性。
二、高校体育社团
(一)体育社团的定义
体育社团就是以体育运动为目的或活动内容的社会团体。体育社
团是高校社团的重要类型,也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由
于体育文化的群体性、社会性和多数人参与的非职业性等特征,决定
了体育社团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在历史上,体育社团对体育文化的
传播起了重要的组织、教育作用。
(二)构成体育社团需要具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