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 胰腺癌治疗进展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堡 箜 鲞箜 塑 』旦!鳇! i 型 堡! 业 : : ! :
周桂霞(综述) 刘永雄 曾狄闻(审校) 胰腺癌一直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的常见病,近些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每1O年增多15 左右。据1985年统 计,全世界胰腺癌发病率每年约为 185 000例,其死亡/发病比例为0,99; 在美国每年约有28 000例新发病例, 27 000例死于该病,仅有不到4%的病 人能在诊断后生存5年。治疗包括外 科手术、放射治疗、化疗及生物治疗,但 有效治疗主要是以外科手术、放射治疗 和(或)联合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一、外科手术治疗 自1882年德国的Trendelenberg 首先对1例患有胰体尾部肉瘤的病人 做胰体尾切除和脾切除术至今已100 多年 ,胰腺外科治疗虽争议较大,但 发展很快。从1935年Whipple创立的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式几经改变,至今已 达2O余种。2O世纪6O年代,Brook主 张胰腺癌I、Ⅱ期作全胰切除,Ⅲ、Ⅳ期 作内引流术。1975年Shapino总结了 497例胰腺切除病例,仅2O例生存5 年,生存率仅为0.04 ,他认为切除是 唯一治愈方法,比引流术要好。1979 年Huguier等报道了3 741例,手术切 除787例,切除率为21 ,他主张对无 转移、无禁忌证的病人均应手术切除, 无转移者切除优于引流术,即使病人有 淋巴结转移,切除术仍比引流术有较高 的生存率。1989年Sindelar认为胰十 二指肠切除术范围不够,应予扩大。 1993年Fortner采用切除门静脉、肝动 脉、肠系膜上动脉处理及全胰切除,其 切除率为15 0/4~3O 。但并发症较多, 目前已摒弃。1995年国内钟守先回顾 发现Whipple手术标本中,64例病人中 有22例肿瘤残留,占34.4 。目前多 数学者认为,经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治 作者单位:100853北京市,解放军总医院放 疗科 疗胰腺癌,其切除范围不够,有扩大切 除的必要。日本和德国报道,扩大根治 术可改善3年生存率,对早期病例尤为 明显。对采用常规切除方法而不能完 全切除的肿瘤时,扩大切除术不失为一 种安全、可行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学者 认为:扩大切除有侵犯的门静脉及胰腺 肿瘤切除,可提高切除率和生存率,是 否行全胰腺切除要根据病人全身情况 及术中情况,实行因人而异、个体化的 原则。对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各国学者 的意见基本一致,但首先要规范腹膜后 淋巴结分组,日本提出与胃癌一样分 组,术中要分组清扫,可提高5年生存 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胰 腺癌的主要术式,较常用的是Child法 和Whipple法两种,国内外学者均同意 在胰腺癌根治术时,强调对胰腺周围淋 巴结和腹膜后淋巴结的清扫。1999年 Vezakis等使用电视腹腔镜技术治疗了 6例胰腺良性肿瘤,但还未用于胰腺癌 的治疗 。 由于胰腺位置深在、隐蔽,约8O 的肿瘤主要位于胰头、胰颈或钩突部 位,不易被早期发现,一旦发现多为晚 期。有85 左右的病人在发病时既有 转移的临床症状或微灶转移,手术切除 率较低,预后差。手术能否切除,可通 过目前影像学诊断,如高分辨率的CT 和MRI作术前评估。对I、Ⅱ期病人 可通过以下条件来明确能否切除:①无 胰腺外病灶;②肿瘤未直接侵犯或浸润 到腹腔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③肠系膜 上静脉一门静脉汇合处无梗阻。 李志伟等 。 总结了42例胰体尾部 肿瘤的外科治疗,手术切除率为 28.6 ,未切除组平均存活4.4个月 (1.2~1O.5个月),中位生存期3.6个 月;而切除组中位生存期为23个月(P <O.001),9例存活1年以上,5例已存 活2年,2例存活3年,有1例已存活4 ・综述・ 年以上。胰腺周围侵犯及肝转移发生 率分别为40.5 和19%。Brennan 等 :总结了331例胰体尾部癌,手术切 除34例,术后5年存活率达19X。刑 春根等 、报道了术前CT证实的37例 胰腺癌侵及胰周重要血管的治疗结果, 13例行胰头癌及受侵血管联合切除 木,最长切除血管4 cm,10例血管修补 缝合,2例血管直接吻合,1例行人造血 管移植,手术切除率为35.1 。他们 认为:胰头癌和受侵胰周重要血管联合 切除术不仅可完整切除病灶,达到相对 根治目的,且手术创伤不大,是治疗概 念上部分无法切除的胰头癌的安全、可 行的术式。 胰腺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率较低,胰 头癌为15 ,胰体尾癌不到5 ,远期 疗效也很不理想,欧美报道5年生存率 为<15 ,日本为4.5 ,国内报道平 均生存期17.6个月,只有早期小胰头 癌(直径<2 cm)有报道5年达38 。 近些年许多学者提倡扩大手术切除,使 切除率有明显增加,但术后存活率仍较 低。姑息性手术已成为胰腺癌的主要 治疗手段,有胆道内引流和外引流术, 其目的是缓解肿瘤引起的黄疸、胃排空 障碍、肠梗阻及绞痛等,但并不延长病 人的生存期。 二、放射治疗 由于胰腺癌的切除率较低,7O 以 上的病人仅行探查术或引流术,术后需 其它治疗。从目前的几种治疗方法看, 放射治疗对肿瘤病灶的局部作用远远 大于其它辅助治疗。一般术后病人多 首选放射治疗,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 展,目前除了最常用的常规外照射或部 分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的术中放疗外, 临床上又新开展了立体定向放疗和近 距离放疗技术,并取得了可喜疗效。 1.常规外照射:常规外照射始于 2O世纪初,最初使用低能x射线,由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肝胆外科杂志2002 !旦筮 鲞筮!塑 』旦! ! 型 堡! ! 深度量低,胃肠反应大,肿瘤局部吸收 量少,疗效不好。5O年代后,由于高能 x射线的问世,使胰腺癌的放疗较前有 明显改善。放疗的优点是:①无创性治 疗,适应证广,比手术及化疗反应轻;② 可缓解疼痛,尤其是肿瘤压迫神经所致 的疼痛;③对肿瘤周围亚临床病灶起到 杀灭作用。缺点是:胃肠道反应难以避 免;梗阻症状缓解较慢;难以达到根治 肿瘤的目的。Dobelbower等 :报道18 例晚期病人单纯放疗结果,中位生存期 11.8个月,1年生存率为59 ,局部失 败率为33 ,远处转移率56 。Kato 等 、报道单纯外照射的中位生存期为 11.3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21 、11 和5 。张小健等 报道了 77例晚期胰腺癌治疗结果,其中行 Whipple术2例、剖腹探查+引流术45 例、未手术3O例。21例接受术后放疗, 14例化疗,33例中药及免疫治疗,9例 未做任何治疗。结果总体中位生存期 15个月,1、3年生存率为64 和23 ; 非放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0.5个月,仅1 例生存了13个月(P<O.05)。腹痛、腰 背部痛减轻率:放疗组为9O 、非放疗 组6 。放疗剂量 ̄45Gy和 ̄45Gy的 中位生存期和1、3年生存率分别为27 个月、65 和26 ;12个月、43 和 17%(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 示:手术、放疗、放疗剂量、分期和病人 年龄与胰腺癌的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 <O.05);而全身化疗、中药及免疫治疗 对生存率无显著影响。 由于胰腺癌就诊时远地转移占 8O 以上,单纯放疗难以控制,故临床 上多采用手术+放疗或(和)化疗的综 合治疗方法。 2.立体定向照射(stereotactic ra— diotherapy,SRT):SRT是在立体定向 放射外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O世 纪9O年代初才应用于临床。1991年, 瑞典卡罗林斯卡(Karolinska)医院首先 对肝、肺、腹膜后等多处肿瘤病灶采用 了SRT ,相继国外其他一些医院也开 展了此项技术,并取得了初步临床经 验。适形放射治疗(conformal radio— therapy,CRT)是采用SRT技术,在5 ~8个不同方向照射时,每个照射野的 高剂量区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 靶区的形状一致 ,能最大限度地将 剂量集中到靶区内、并杀灭肿瘤细胞, 而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或免受 不必要的照射,提高肿瘤照射剂量,增 加局部控制率。Ceha等 报道了 CRT 54例局部进展不能手术而又无远 处转移的胰腺癌病人,照射剂量7O~ 72 Gy,随访7~25个月,结果疼痛缓解 率68 ;毒性反应I级7O%,Ⅱ级 57 ,Ⅲ级为9 ;3个月复查CT肿瘤 缩小占27%,稳定2O ,局部病灶进展 4O ;中位生存期11个月。Furuse 等 报道15例术中放疗25 Gy、加 CRT 40 Gy,总反应率为4O ;Ill级毒 性反应占13 ;中位生存期11.1个月, 2年生存率13 。国内几位作者报道 了SRT或CRT加外照射结果 :, 单次照射剂量5~8 Gy,总量28~45 Gy,1年局控率48.7 ~76.9 ;生存 率1年为6O.8%~81.16 ,2年为 26.63 ~33.3 ;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为42.6 ~j2.7 。疼痛缓解率为 68 ~87 ;死亡原因仍以远处转移为 主。 SRT与常规外照射相比具有靶区 照射剂量集中、止痛效果快、能提高局 部照射剂量、疗程短等优点,在许多有 条件的医院已经开展。但由于胰腺周 围正常组织均为早反应组织,单次剂量 不能太大,否则易引起胃肠溃疡、出血 或穿孑L,后期易出现肠狭窄。在设定单 次或总照射剂量时,要考虑肿瘤大小、 病人全身状况、有否进行常规外照射等 因素,目前报道单次量5~7 Gy,以6 Gy以下多见,也有发生胃肠大出血的 报道。 由于体部SRT国外用于临床仅1O 年时间,国内不足5年,临床尚处于探 讨和摸索阶段,有关最佳照射剂量、照 射间隔时间及生物学方面的一些问题 都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3.术中放疗(intraoperative radio— therapy,IORT):IORT始于1909年, 由美国的Beck首先报道。IORT的最 大优点是病灶区得到了一次高剂量照 射,并保护了邻近正常组织;缺点是照 射区仅限于肿瘤或瘤床,周围淋巴引流 区很难被包括,如不配合术后外照射或 其它治疗,肿瘤局部复发率很高。 Kokubo等 报道了138例根治 性或姑息性手术结果,所有病人IORT ・ 575 ・ 25 Gy,其中有4O例手术切缘阳性者术 后外照射45 ̄55 Gy,结果中位生存期 和2年生存率:加外照射组为17个月 和19 ,单纯IORT组为11个月和 4 ,2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Ishikawa等 。j报道26例,Ⅱ~ Ⅲ期16例,Ⅳ期1O例,IORT 25~3O Gy,术后外照射31~60 Gy;中位生存 期Ⅱ~Ⅲ期11.5个月,Ⅳ期6.5个月; 外照射>5O Gy的胃肠出血率为8 ; 他们的结论是对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人, IORT加姑息性的外科切除,可改善病 人的生存质量。Cienfuegos等 报道 认为,由于远处转移的发生,IORT并 不增加远期生存率,但可减少局部复 发,放疗或化疗可作为IORT后的辅助 治疗。Wanebo等 报道了14例第一 次手术未能切除肿瘤的病人,术后用氟 尿嘧啶和DDP化疗,并与放疗同时进 行,结果第二次有9例手术可以切除、2 例病变进展不能切除、3例拒绝再次手 术;中位生存期切除者为19个月,不能 切除者为9个月(P<0.05);5年生存 率11 ,有1例已存活8年。潘瑞芹 等 ”报道66例Ⅲ、Ⅳ期病人,单纯 IORT 33例,单纯外照射16例,IORT +外照射17例,中位生存期和1、2、3 年生存率分别为IORT组为11个月、 58.6%、16.8%0和14.9%;单放组为14 个月、66.7 、11.1 和11.1 ;IORT +放疗组为15个月、9O 、2O 和 1O 。 IORT对肿瘤疼痛缓解和局控率 有很好的作用,在临床上不失为一种高 度姑息性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方 法。但因IORT的局限性,无论从近期 疗效和3年生存率,都比加放疗或化疗 效果要差。 三、综合治疗 肿瘤治疗的失败原因主要是局部 复发、病变进展和(或)远处转移。目前 单一治疗,不论哪一种方法都有其局限 性。手术切除是一种局部治疗;放疗虽 可扩大到肿瘤周围的淋巴引流区,但也 是一种局部治疗;化疗是一种全身治疗 方法,对组织或器官内散在的癌细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