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两具交叉点上,各设一个八角形亭子,作为钟楼和天窗。
教堂入口开在硬山山墙上,作成中国式住宅大门式样,外墙全用青砖,筒瓦顶。
建筑内部用木柱,柱上用桁架支持屋顶。
平面十字交叉处为祭坛。
作为方形木台子,四周用中国高式栏杆,围绕起来,祭台背后是中式带冰纹格子隔扇,主教坛和讲坛都是仿中国红木家具的式样,雕刻中国番草花纹。
祭坛顶上的天窗做成八角井,用英国高直式样构件,井上是中国式的重檐八角
亭子。
”
八面槽救世军中央堂(1922年建成,外国工程师设计、成威廉监造)则基本上搬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平面为“一”字形,外观多处采用中国传统式处理:上部右端为三层中国塔式钟楼,左端为歇山屋顶;入口则为中国式六廊。
1922年建成的南河沿北京协和礼拜堂(Peking
Union
Chruch)以1928年计划扩建时,由美国纽约梅里尔一亨布尔一泰勒建筑师事务所(Merrill,Humble
Taylor
Architcts)设计,为两栋主要建筑物,中间有联廊,教堂为二层,并设钟楼。
但最后只建成其中单层一栋,并大为简化,类似北京的民宅。
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基督教本世纪20年代在北京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