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写作
【教学内容】
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
精品资料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新闻评论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通过对文稿的具体分析,让学生熟悉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掌握广
播新闻评论的要求和电视新闻评论的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写作能
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电视新闻评论和广播新闻评论的兴趣,通过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自身的写作修养。
【教学重点】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
【教学难点】 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 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 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
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试听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 这次我们将要探讨新闻评论尤其是
广播评论和电视评论的写作技巧。
●新授知识
一、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
具有新闻性的评论, 才能称作新闻评论。 新闻性、社会性、政论性、指导性,
是新闻评论的四个基本要求。
(一)新闻性
新闻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议论文的一个根本属性。新闻评论的新闻性,
说的是评论与新闻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它依托新闻论理, 直接评述新闻、 点明新
精品资料
闻价值、补充新闻不足、阐明新闻意义、深化新闻主题、加重新闻分量、扩大新
闻作用等几个方面。
新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必须趁热打铁,具有强烈的时效性。新闻评论所关心的是“直接的
当前的现实”,它以迅速及时地评述最新事件、阐明真理、指导舆论见长,以提出
和解决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取胜,致力在社会“热点”问题上趁热打铁。
另一方面, 必须有的放矢, 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它要求针对当前具有新
闻价值的事件和问题来发表意见和主张, 评论对象都是客观的、 具体的, 所揭示
与促使解决的问题, 都应是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 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得到解
释的问题。讲究“对号入座”、一针见血,切忌隔靴搔痒、无病呻吟。
(二)社会性
1. 新闻是社会变动的产物,新闻评论自然也是社会变动的衍生物。
2. 新闻评论则将它所要评论的对象放回到宏观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多角度、 多
层面的考察、剖析,使受众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新
闻评论放言论世,有“直指人心”的效果。
(三)政论性
新闻评论隶属于论说文、政论文,它的政论性特征概括了两者的基本特点,
其中主要有:
1.
明确阐述对于事物——评论对象的看法; 以说理为主要手段; 着重从思想、
政治或伦理的角度分析论述有关问题。 前两项是包括政论文在内的所有论说文共
有的特点,后一项是一切政论文包括新闻评论的基本属性之一。
2.
新闻评论的政论性,就是从思想、 政治或伦理的角度阐明对于所论述的事
精品资料
物的看法。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 体裁的这一性质决定它必须善于
从政治上辨别事物,在论述中体现一定的政治倾向性。
(四)指导性
1. 评论的指导性是评论的生命,也是党报评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2. 评论直接代表编辑部站出来亮明观点, 阐述立场,特别是对于一个时期的
工作,评论要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应该怎么做或不该怎么做。
3. 新闻评论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权威性、指导性、思想性、公信性等色彩,
很多时候代党立言,代政府说话,就大政方针表态。
4. 指导性含有总结经验、 张扬成绩、给人启迪、 积极推广、要求执行的意味。
二、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特点
广播新闻评论定义: 广播电台用以阐述自己对于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 社会
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文章或话语形式。
(一)论点突出,语言形象
1. 一篇广播评论, 论点是核心, 而论点能否在听众中活起来, 能否抓住听众、吸
引听众和被听众接受是关键。这个问题靠抽象思维是无法解决的。
2. 如果运用形象性语言稀释、淡化抽象的概念,用形象思维做指导,用言简
意赅的比喻表达道理,把论点树起来,在听众脑海中动起来,就能收到好的、理
想的效果。
3. 例如,在全国获奖的广播评论《有水快流,但不能乱流》 、《既要打锣,就
不能怕响》、《致富不能“鸡啄米》”
(二)论证深入浅出.
1. 写广播新闻评论要求“通俗易懂”,切忌用倒装句,句式不要欧化,尽量少
精品资料
用那些让人捉摸不透的词语。
2. 要写得具体,多用事实说理,少发空洞议论;靠逻辑的力量说服听众,少
作高度抽象的概括。
(三)情理交融
1. 新闻评论中的“理”就是讲道理,这个“理”除了准确性以外,还要讲究完整
性、针对性和具体性。完整性就是要经得起推敲和反驳,没有漏洞或者片面性。
针对性就是针对所阐述的问题, 针对时下公众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 具体性就是
要讲具体的“理,”而不是空洞的“理。”
2. 新闻评论要打动听众,更重要的还在于“情”,以“情”动人。就是在说理的同
时适当地注入作者的情感,引起听众感情上的共鸣。
(四)音响的运用
广播评论音响是经过精心挑选、 合理运用, 直接为广播评论新闻性与政论性
服务的那部分声音素材。
广播评论音响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充当评论由头,引进论点
这类音响不光是以尖锐的冲突提出问题、引人人胜,而且以“这一个”人物的
特色声音表达了“这一类”人物的复杂心理,充当了生动的事实论据;与此同时,
还以其典型性与震撼力, 总揽整篇评论, 定下评论基调和明确论证方向, 是一段
“神来之声。”
2.
充当评论论据,形象说理
将采访录音安排在广播评论中间, 作为一种特殊的事实论据为说理服务, 别
具一格,趣味横生。
精品资料
例如, 1996 年中国广播奖获奖作品,录音述评《承诺重在践诺》
3.
贯穿论证过程,活跃全篇
把直播这一形式引入广播评论中, 时效性与现场感更为强烈, 比起充当由头
或论据的“录播”音响更有听头。
广播评论通过电话连线现场记者, 用音响对现场进行描述, 作为充分的论据;
通过热线电话让听众参与评论, 对论题层层展开论证, 这类音响论证, 越辩越透
彻,越论越全面。
三、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
(一)选题与立论
选题立论是电视新闻评论写作的首要环节, 它关系到新闻评论的社会价值和
成败与否。
从哪些领域去选题立论呢 ?
第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这一点是电视新闻评
论选题的主要依据。
第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新事物,包括新思想观点、先进人物、具有方
向性的工作经验。
第三,揭露和批评带倾向性的思想和作风问题。从第二、三点入手,指导和
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是电视新闻评论选题的出发点。
第四,针对群众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要求进行鼓与呼。善于把党的方针、政
策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是确定电视新闻评论选题应遵循的原则。
(二)画面选择
1. 准确、生动而富于个性的画面语言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功的关键。
精品资料
敏锐、精细的画面语言有助于充分显示事实真相。
2. 精彩的画面语言也能为新闻评论节目的有理、有据、有度、有可视性增色
不少。
3. 对画面语言的创作要求记者有强烈的策划意识和主题意识, 以及对节目结
构的前瞻性。
(三)同期声选择
1. 只有多用同期声、现场采访才能使画面变得鲜活灵动起来,增强现场感,
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共鸣。
2. 对同期声和现场采访的恰当运用也会对电视新闻评论的“客观化”起到积极
的推进作用。
(四)评论稿写作
1. 文字稿在写作时必定要带有理性色彩, 尽量要多用陈述性语言,少用判断
性或主观意识浓厚的语句,要做到使编导的观点隐而不露。
2. 一篇优秀的文字稿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是与画面、同期声等因素融为一体
的。编导在撰写文字稿前,必须先进行整体构思,然后按照画面、同期声、文字
紧密配合的要求撰写文字稿。
3. 文字稿要能揭示画面内涵,引申、深化画面内容,或者补充画面,交代画
面无法说明的内容。
4. 在撰写文字稿时,编导也要把握好一个“度”,既要让文字颇具文采和力度,
又不可掺入过多编导个人的思想倾向,使其有“过激”之嫌。
5. 文字稿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演播室里的主持人所说的编前语和编后话;
精品资料
二是配合画面的解说词;
三是记者在新闻现场的出镜解说。
文字稿单独拿出来是绝不能表达出电视新闻评论的完整意图的, 它所起的只
是辅助的功能。
●课堂小结
●作业:
1.
电视新闻评论如何选题立论 ?
2.
广播新闻评论写作和电视新闻评论写作有哪些异同 ?
3.
针对当前的校园生活写一篇广播新闻评论
4.
针对大学生宿舍一篇电视新闻评论 ?
精品资料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