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资源与环境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7期 
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吴波 
(重庆市涪陵区气象局,重庆408000) 

摘要涪陵区气象局气象科技服务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针对目前气象科技服务面临的f*-I题与今后发展的方向 
探讨了气象科技服务专业化、精细化的对策,以推动科技服务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 气象科技服务;现状;专业化;精细化;对策 
中圈分类号P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0)07—0336一O1 

气象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 需求。气象科技服务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公 共气象服务、发挥气象服务更大效益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气 象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涪陵区居重庆 市及三峡库区腹地,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近年来涪 陵区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领域已拓展到国防、科技教育、工 农业、渔业、商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林业、水利、海洋等 多个行业。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天气预报的 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是气象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根本 问题。 精细化的气象服务来自于精细化的预报服务,其关键是 要解决“精”和“细”的问题。通常在提到预报的精细化时,更 多强调的是预报的时空分辨率的提高、预报要素的细化问 题。而忽略了天气预报的“细”度问题。精细化的气象科技服 务主要是将气象科技服务产品应用到国民经济不同行业的 生产、生活中去,有针对性地提供气象服务。利用现代化公 共服务平台建立一个公共服务体系,以提供生动、丰富、科 学、可视化、精细化的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能够提 高大众生活质量的专门性服务,如健康、舒适、娱乐、旅 游、度假等公共预报服务产品【】 1,从而实现连续滚动、灵 活迅速、个性化、数字化、多媒体化服务,必定深受人民群众 的欢迎。 1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 科技服务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由于国家 财政还比较困难,气象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基层台站更是举 步维艰。面对严峻的形势,气象部门为了谋求自身的生存, 被迫开展科技服务工作。那时的气象行业还是一个相对封闭 的行业,随着事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气象科技服务现代 化水平得以显著提高,基本摆脱了过去检测设备落后、交 通工具匮乏的尴尬局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气 象科技服务将逐步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 当中。气象服务将逐渐进入一种边沿性、交叉性的服务领 域。而这种专业化的服务需要的是一个团队,一个分工合 理、技术精干的团队。专业化、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不再局限 于单一的天气预报。气象科技服务经过近年的发展,已经成 为气象事业的重要支柱。新的形势为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开 辟了广阔的空间,对气象科技服务的运行机制提出了新的 作者简介吴波(1974一),男,重庆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科技 服务。 收稿日期2OlO一03—26 336 要求,同时也使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面临许多新的选择和严 
峻的挑战。 
2对策 ’ 
2.1培养专业化的研发队伍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气象服务几乎涉及社会各行各业。 
要使公共气象服务拓展到社会各个领域,气象产品走向市 
场的关键是进行深加工,而深加工的前提是要有一支专业 
化的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有专业的气象知识,还要有相关 
行业的知识,从事专项服务产品的研发,适应和满足各行各 
业的具体需求。 
2.2建设信息加工处理系统 
建设规范化服务产品加工系统、气象服务产品综合集成 
和再加工系统及气象服务数据库系统。重庆市气象局开发 
了“长江航道航行安全气象保障应急观测系统”,并建设了 
28个能见度自动观测站点。这些观测站点获得观测数据以 
后,汇总到气象部门,从而得出不同航段的具体气象信息, 
然后再通过海事部门安装在每一条船上的导航系统传达给 
相应的船长。 
2.3多部门联动防御气象灾害 
多部门联动防御气象灾害是重庆市一个比较突出的特 
色。近年来,重庆市气象局与重庆市防汛办等单位均建立 
了气象灾害响应联动机制,联合会商、联合发布。联合评估 
气象灾害损失等,为科学防御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起到了 
重要作用。与国土局合作,在全国率先开展山体滑坡气象条 
件等级预报;与安监局合作,启动煤矿安全气象监测网建设, 
监测煤矿水害气象因素。 
2.4建设公众气象服务质量评价机制 
建立公开的反馈机制,让公众对各种气象预报产品的时 
效性、准确度等内容进行评价,增加公众参与程度。以公众 
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服务产品,提高气象服务效益。为了加 
快推进农村公共气象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多渠道气象服务 
信息传播平台,解决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在乡村建 
立了兼职信息员队伍。 
3参考文献 
[1]胡玉蓉.新形势下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思考硼.气象软科学,2008(3): 
20-24. 
[2】陈兴旺,林逢春,张映霞.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与思考们.福建气象, 

2009(1):57—58. 
[3】刘玲仙,裴克莉,李清华,等.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发展的初步探讨[J】. 
内蒙古气象,2009(2):33—34. 
[4]闰丽凤.气象科技服务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J.山东气象,2007(3):56— 
5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