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试卷(三)积累与运用一、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方框中,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3分)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书体风格鲜明:颜体沉雄朴茂,欧体寓动于静,柳体骨力洞达,赵体俊秀婉丽。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
(6分)duàn liàn fěi cuìchú chuāng méi gui jīng bīng jiăn zhèng()()()()()三、《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关于“味道”的解释,给加点词选择正确解释。
(3分)【味道】(1)名,舌头接触东西时所得到的感觉。
尝尝~~如何?(2)名,气味。
空气中有一股糊焦的~~。
(3)名,比喻某种感受、情趣、意味。
心里有种说不出的~~1.妈妈做的红烧鱼味道鲜美,是全家人的最爱。
()2.这部电视剧情节曲折,越看越有味道。
()3.若不是禁止燃放烟花,大年初一的早晨,空气里必定都是硫磺的味道。
()四、根据句子意思,把画横线部分换成成语,写在句子后的括号里。
(3分)1.春节将近,每户每家都挂着灯笼,系上彩绸,迎接新年的到来。
()2.他集中精神,一心一意地工作着,连吃饭也忘记了。
()3.能从经常看到,非常普通的现象中发现问题,那是非常不简单的。
()五、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8分)1.下面各个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句是()A爷爷每天早晨都要到公园去散步,从来没有间(jiàn)断过。
B他慢悠悠地把一张已经很皱的白纸摩(mó)平。
C大多数的店家都会在正(zhèng)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是很忙。
2.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与其他两句不同的是()A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B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C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3.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描绘的不属于同一季节景色的诗句是()A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C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4.将排错的句子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1)猎豹才是陆地上跑的最快的动物。
(2)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
(3)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二十四千米。
(4)但是猎豹的奔跑速度比鸵鸟更快,可以达到每小时一百千米。
(5)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可差远了,鸵鸟奔跑的最高速度是每小时七十千米。
A(3)(5)(2)(4)(1)B(4)(5)(3)(1)(2)C(3)(2)(5)(4)(1)六、下面这段话中有四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中修改。
(6分)站在雄关之上,顿时感到异常振奋,心胸也倍加开阔。
我真想顺着那连绵不断的山峦,大踏步地向着西北走去,一路去登临那一座座要塞,从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一直走到长城的尽处——嘉峪关口。
我还想随着那弯曲蜿蜒南区的老龙头,纵身跳进那碧波万顷的渤海,去一洗那炎热酷暑的汗水……七、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完成相关练习。
(9分)1.于是——吸收的时候,()过去;吃饭的时候,()过去;默默时,()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边垮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选自《匆匆》作者连续用四个“过去”,强烈地表达了2.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额,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
不管是什么人,()。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我们就照你的办。
选自《为人民服务》这段话中的“我们”在文中是指八、根据提示,补写中外名言、警句。
(4分)1.《师说》中写道:“?”所以有了困惑,我们不应该惧怕而是应该从容地面对。
2.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过:“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所以,请相信自己,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九、综合性学习。
(5分)请根据提供的人物信息,给下面的这个同学写一条毕业赠言。
人物卡片姓名:王小明优点:学习成绩优异,聪明能干缺点:有时候有点骄傲,瞧不起人阅读理解(27分)(一)“帕尔夫1号”(12分)(1)无论是在交通拥堵的城市,还是在景色迷人的郊野,拥有一台能跑、能飞的两栖交通工具是许多人的梦想。
如今,这个梦想即将变成现实。
荷兰一家公司已经开始出售会飞的三轮摩托,它既可以在公路上高速行驶,也可在百米以下的低空中快速飞行。
(2)这款新型的的三轮摩托名为“帕尔夫1号”,是由荷兰帕尔夫公司开发的。
在飞行时,其外观看起来像是直升机,然而它其实是一种旋翼机。
它前进的动力必须由发动机带动尾部的螺旋桨来提供,它顶部的旋翼则是利用摩托前行时的相对气流吹动旋翼自转以产生升力。
因此,这款飞行摩托并不能像许多人期盼的那样自由起降,必须有助跑的跑道才能起飞和降落。
(3)“帕尔夫1号”飞行摩托较轻,净重只有680公斤,车体材料为强度大、密度小的碳纤维、钛合金及铝合金。
由于飞行摩托的油箱容积有122升,因此续航里程较大,加满油后在地面上可以持续行驶1200公里,或是在空中持续飞行350公里。
飞行摩托安装了230马力的四缸汽油发动机,无论在地面行驶还是在空中飞行,都可以达到180公里的时速,从起步加速到70公里时速只需8秒钟。
(4)这款会飞的三轮摩托现在开始预售,售价为200万人民币,在2016年开始正式交货。
虽然驾驶“帕夫尔1号”上路和飞行都是合法的,但前提是你必须同时拥有驾驶执照和运动飞行员执照。
厂家认为,飞行摩托将会像特斯拉电动车那样引发一场较大的交通变革。
研究人员认为,开发在地面、低空、水上、沙漠等多种环境中前行的多栖交通工具,是未来交通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飞行汽车或飞行摩托的售价会越来越低,地空两栖型交通工具将越来越普及。
1、读读下面这段话,联系上下文,说出你的答案(1分)不过,“帕尔夫1号”飞行摩托对跑道的要求比现在的各种个人飞机要求低一些,起飞时需165米长的跑道,而降落时则只需30米长的跑道。
当然,它并不需要特设跑道,在车流较稀的公路上就可以起降。
由于它在降落时对地形有一定要求,因此需要预先找到降落地点。
如果在油耗尽前还没有找到合适降落地点,则很可能会发生“机毁人亡”的惨剧。
降落到地面之后,司机关闭飞行模式进入到行驶模式,此时顶部旋翼和尾部螺旋桨会自动折叠缩回,减小摩托车行驶时的风阻。
答:我的意见是将本段放在文中第()自然段和第()自然段之间,这样短文才算完整。
2、根据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与错,对的打√,错的打×。
(5分)(1)“帕尔夫1号”是一款带有螺旋桨的三轮摩托。
()(2)“帕尔夫1号”采用行驶模式时,顶部旋翼和尾部螺旋桨会自动折叠缩回。
()(3)“帕尔夫1号”能够在地面、低空、水上、沙漠等多种环境中前行。
()(4)王明只有驾驶执照,他不可以驾驶“帕尔夫1号”上路和飞行。
()(5)假如玛丽是“帕尔夫1号”的第一批使用者,她可以驾驶着它悬浮停在492米高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顶部。
()3、短文第3自然段划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你选择其中一处来说明。
(3分)4、下面哪个词语形容“帕尔夫1号”最恰当,在括号里打√。
(1分)宽敞舒适()畅通无阻()价廉物美()自由起降()5、请为“帕尔夫1号”写句广告词,注意突出“两栖交通工具”的特点。
(2分)(二)风是很重很重的(15分)陈亦权⑴夏末秋初是山林探险的好季节,我和几位驴友一起,来到了一个偏僻深山里探险旅游。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坐在一块石头上,翻看着一本破旧的数学书,⑵我给他出了几道题,小男孩全都回答了出来,就给了他几道比较玄的问题:“你知道什么东西最轻吗?”⑶“鸡毛!不,羊毛!”小男孩歪着头说,“还有蒲公英!”我笑笑告诉他,这些东西的确很轻,但却并不是最轻的,例如空气、烟雾,还有风,这些东西才是最轻的。
⑷小男孩想了想后,有些不赞同地说:“空气很轻,但风却很重很重的!”⑸“风只是流动的空气,和空气是一样的!”⑹小男孩显然对我的话非常不屑,他用极不信任的眼光看了我一眼,嘴巴里还轻轻地重复了两遍那句话:“风是很重很重的!”⑺休息够了,我就和驴友们接着赶路。
离开村口三四里路之后,我们突然发现身上已经没有水了,我们决定往回走,到那座小村里去取水。
⑻翻过一座小坡,终于看见有一座泥房子还开着门,大门里侧的地上,铺着一张竹席,上面躺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和一位小男孩,竟然就是我们之前在村口遇见的那位小男孩。
⑼见有陌生人到来,老人连忙站了起来。
我们说明来意以后,他非常热心地把我们带到厨房,给我们的水壶灌水,灌到第三只的时候,水壶突然从他的手中滑落到了地上,老人连忙弯腰捡起来,面带愧色地接着灌水。
⑽帮我们把所有的水壶灌满之后,老人说现在太阳很猛,不妨他们家里休息一两个小时,等太阳弱一些再上路。
我们欣然答应,在门口坐了下来。
(11)老人则回到竹席上,一边轻轻地对我们介绍附近的地形山势,一边继续用麦秆扇给小男孩扇着风。
没多久,他手中的扇子又突然滑落了下来,掉在小男孩的肚子上,小男孩被惊醒了,他先是惊讶地看了我们一眼,然后心疼地对老人说:“爷爷,我说了我不热,你不要为我扇扇子了!”(12)“好,好,爷爷不扇了,你接着睡吧!”老人慈祥地微笑着说。
(13)小男孩逐渐睡去,虽然他说自己不热,但睡去后,额头就冒出了细微的汗珠,老人又拿起麦秆扇,轻轻地给他扇着风。
老人边搧着风边对我说起了自己的孙子:孩子命苦,父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滚落的山石砸中,双双离开了人世,留下他们祖孙俩相依为命。
家里穷,买不起电风扇,所以热天里都要给孩子扇扇子,可从今年开始,老人的双手有些不对劲,经常莫名其妙地抖动,握不牢东西,以前一只手可以拎起50斤稻谷,现在连给孩子扇点风都觉得特别费力,使不上劲。
不过小孙子特别懂事,再热的天也不让爷爷给他扇扇子,怕累着了爷爷。
(14)老人说到这里,眼眶变得潮湿起来,但脸上却浮现出一种欣慰的微笑!他的脸黝黑黝黑的,爬满皱纹,他那双粗糙而且布满青筋老茧的大手,因为怕扇子掉落而使劲地攥着扇柄。
此情此景,我不禁再次回想起了小男孩的话:“空气很轻,风却很重很重的!”我猛然间意识到,他说的是对的,风确实很重很重,甚至比50斤稻谷还要重,重得连他的爷爷都不太拿得动!(15)在起身离开的时候,老人走到门口替我们指路,我趁这时间从口袋里掏出三百元钱,悄悄地塞到了小男孩睡觉的那张竹席下——这足够他们买一把电风扇了!(16)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在做慈善,我只是觉得,风不应该有那么重,而我所做的,只是力所能及地让风轻一点,再轻一点……(选自《读者》有删改)【小题1】文章以“我”为线索人物,按照地点的转换叙述故事,请根据提示填写。
(3分)【小题2】选文第(14)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小题3】爷爷的手生病了,文中之前设了两处明显的伏笔,,请从文中找出并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