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发电有限公司 班组管理信息化项目
设计方案 XX发电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 目 录 1. 前言 ........................................ 1 2. 班组管理现状 ................................ 1 3. 方案设计构想 ................................ 3 4. 方案设计遵循标准 ............................ 3 5. 方案设计架构 ................................ 4 6. 费用预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XX发电有限公司班组管理信息化平台 项目设计方案
1. 前言 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组织,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环节,班组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效益,对企业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电力企业需要更好的适应行业信息化的社会趋势,需要设计与实现企业班组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信息反馈,实现信息管控。 2. 班组管理现状
目前,我公司基层班组共计266个,班务处理仍停留在传统的纸质记录、电话联系上,没有系统的班组建设管理信息平台服务于班组日常工作。一方面由于班组日常工作繁杂,大量的时间用于填写各类形式不一(电子版、纸质版),要求不同(各类、各部门)的记录、报表、统计上报材料上,占用了许多有效工作时间,造成班组成员工作量无形之中加大,大量的文字工作使班组成员不堪重负,另一方面对于管理信息和工作任务也没有一综合渠道予以及时上传下达。尽管部分基层企业仅有的几个单位如连城、景泰、西固公司内部已建立了各种信息化系统,在本单位部门、专业领域发挥着重大作用,但基层班组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管理要求不规范,缺乏通用性、实用性、可比性和系统性; (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上层管理要求不能直接下达至部门乃至班组,下层班组信息也没有渠道直接上传至上层,班组信息上传断层脱节; (三)信息共享差,单位各部门间、各班组间未实现信息共享,都是独立的信息孤岛; (四)系统没有通用性。系统仅实现了个别部门生产班组基础工作的管理,生产服务类班组不能使用,系统不通用; (五)系统功能单一,涵盖面窄。系统实现了部分工作电子班务,但局限性大,缺乏系统性,功能仅限于当班记事、交接班管理、定期工作管理、电子报表填写等部分事务处理,未能涵盖班组建设管理诸多模块; (六)基层单位信息系统各自研发、各自独立,资源浪费大。 综上所述,急需在公司层面开发具有三级管理功能的具有功能强大、通用性强、操作简单、使用规范、构架合理、方便实用的班组管理信息系统,使班组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班组成员劳动力进一步解放,从而将信息化管理与企业的班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互相渗透,为企业的生产活动助力。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首先是在班组层面建立标准、规范和实用的管理体系,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其次是结合电力生产特点使班组管理体系标准化、流程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提高班组工作效率,最终实现三级班组管理信息的互动,提升信息的共享性和决策能力。 (一)硬件平台 班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硬件平台拟采用大集中式的部署方式,两台互备服务器集中于XX公司本部,通过移动专网进行访问。 (二)软件平台 班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软件平台拟采用大集中式的部署方式,基于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和统一维护的原则,开发一套尽量统一界面的应用系统,基于此平台的信息都储存于XX公司数据库中,便于数据的维护和数据的利用。 (三)平台的网络与信息安全 为确保班组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信息传输通道采用公司专网,专网已部署防火墙、安全网关以及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可以保障服务器和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确保软件安全可以给各基层单位分配用户名和密码。 3. 方案设计构想 本方案是在客观研究了XX公司班组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与总体要求后,通过对XX公司基层企业一线班组详实的实地考察和调研,重点针对XX公司班组管理的业务特点,结合电力企业部分公司班组建设先进管理理念与管理实践,在框架基础设计、功能板块实现、流程节点处理、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以“实用、适用、高效、便捷”为原则,全面设想信息化系统功能需求,并与本公司“一体化”平台技术相结合,研究并开发“班组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对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系统功能实现、系统实践应用等三方面做策划,从而逐步达到各级管理流程化、班组管理系统化、培训管理现代化、报表管理无纸化、资料管理规范化、班务管理公开化、日常工作高效化、信息资源共享化等特点,实现资源跨地域共享,实现主管部门对班组工作的有效督察和指导,形成横向集成、纵向管控的班组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管控模式。 4. 方案设计遵循标准
班组管理信息化平台设计、测试以及上线运行严格遵守下列有关标准: 《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强班组建设的实施意见》 ➢ 《发电厂优秀班组考核细则》 ➢ 《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 《GB9386-88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5. 方案设计架构 (一)结构设计:一个系统,四大功能,两个板块,七大模块,以多层级权限管理为基础,搭建高层管理(公司级或企业级)中层管理(部门级)、基层班组管理(班组级)的整体业务模型。 1.一个系统:基于公司现有的***信息化平台开发,增加“班组建设”板块,避免多个系统重复开发,不同业务不同系统、不同部门不同界面、不同界面不同功能,系统繁多、功能复杂、重复登录现象。 2.四大功能:信息汇总功能、业务处理功能、综合考评功能、综合查询功能。 3.两个板块:电子班务板块、考评系统板块。 4.七大模块:班组基础管理、安全管理、教育培训管理、精神文明与文化建设管理、民主管理、特色活动、光荣榜。 (二)功能设计:实现基础管理规范化,工作要求标准化,业务流转信息化,班组信息实时化,实现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闭环管理。 1.可进行数据、信息整合、资源共享; 2.可将设备台帐、基础资料、业务数据录入系统,既规范了资料管理,又减轻了班组工作负担,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3.通过借助平台优势在线查阅、信息共享和实时监控,实现班组基础资料的管理、教育培训的实施、人才技能的提升; 4.实现班组管理的微观监控、宏观掌控,各级不同权限用户可实时了解班组建设动态,监督、指导、管理班组建设工作; 5.实现班组建设量化考评,系统自动打分,逐步替代传统的人工打分量化评级; 6.无缝对接,实现业务流转。公司与部门、部门与班组分层分级流程化处理班组业务。 (三)系统设计:结构清晰、架构明确,能实时、高效处理各种班组管理需求。 1.先进性原则——系统结构采用先进的、开放的 B/S 体系结构,满足企业科学化建设的要求。 2.实用性原则——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把满足企业的班组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采用集中管理控制的模式。 3.可扩充性、可维护性原则——系统为以后的升级预留空间,系统维护是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充分考虑方案设计的合理、规范对系统的维护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4.经济性原则——在保证系统先进、可靠和高性价比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方案达到最经济性的目标。 (四)系统应用要求: 1.以班组标准化建设为蓝本,集成班组人员日常业务处理、工作计划、任务安排、任务执行、工作检查、日志填写等常规工作; 2.重点针对安全生产的一线班组(生产服务班组通用)设计使用简单、操作方便的日常工作处理模块;(该模块具有班组工作流程处理功能) 3.信息管理功能。可以随时根据用户需求在不同模块录入、管理相关信息。如报表、日志、资料的随时录入和调取; 4.任何形式的文本文件、音频、视频、图片资料的上传、导出功能; 5.系统自动统计功能。可以随时调取相关模块数据信息并自动统计; 6.综合查询功能,系统可以按照用户需求,根据不同字段随时查询相关信息; 7.系统具有流程节点处理功能。公司与基层企业、基层企业与部门、部门与班组之间业务流转功能; 8.考评管理功能。系统具有为班组标准化管理而设计的考核项设置、考核权限设置、考核评分、考核查询等考核管理功能; 9.任务弹窗通知功能。待办事务、待处理业务系统可以自动弹出提前告知提醒。 (五)实现方式:电子班务、考评管理: 1.电子班务:逐步取代大量的纸质版记录、资料、档案、报表、台账,用通用、统一、规范的形式集中在系统中录入,便于查阅,信息共享,同时可进行相关日常事务处理。 (1)电子班务
职责分工岗位安全责任记录本档案组织机构班组基础管理班长日志记录本常规基础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精神文明与民主生活记录本教育培训记录本安全学习记录本个人信息档案安全教育培训档案违章积分档案台账专业台账技术台帐工器具管理台账劳动保护用品台账资料报表
专业报表上报报表试验报表专业技术措施专业事故预案
专业技术资料其他资料其他台账试验报表
①班组基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