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什么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指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向全世界的经济扩张,原来互相分割孤立的各国、各大洲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以致于整个世界变成一个统一的市场体系。

世界市场的形成的原因1. 资本主义的开放和扩张的本性(根本原因)。

2.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直接原因)。

3.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手段的发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的途径1.殖民扩张与掠夺(最主要)2.商业贸易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1.开始形成(雏形时期):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市场的雏形。

原因:新航路开辟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商品种类数量增加,伴随着殖民扩张,贸易范围扩大,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2. 初步形成时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原因:a.生产力的发展使商品种类数量进一步增多,交通工具有利于加强世界联系。

b.列强对外殖民扩张,拓展市场,自由贸易政策使世界贸易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

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 最终形成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原因:a.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更多商品出现,新交通通讯工具大大加强世界联系。

b.列强将世界瓜分完毕,绝大多数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卷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的影响1.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2.促进了世界文明的的交融;3.加快了人口流动,改变了世界人口布局(非洲、美洲);4.拉近了世界各地间的距离,加快了世界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发展;5.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双重影响,一方面劳动力、资源等被掠夺,带来了深重灾难,另一方面推动了殖民地的社会转型,促进了东方各国的近代化(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市场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世界市场,它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而发展,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高级阶段,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全球化进程开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还推动了海外殖民扩张,伴随着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

2、全球化进程发展: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紧殖民扩张,许多国家沦为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从而把全世界落后的自然经济地区纳入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发展:二战以后美国凭借强大的实力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新体系,客观上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

但是由于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4、全球化进程加速:20世纪90年代以来,交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各地区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经济全球化1.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生产的国家,因为我们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我们有良好的政府,我们有丰富的煤炭,我们有精巧的机器和机械,尤其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有雄厚的资本积累。

——1816年,英国下院议员(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主导世界市场“独特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4分)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资源丰富;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累了雄厚资本材料二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冶——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申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据材料结合两次工业革命分析,“工业文明”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加紧掠夺原料,输出商品,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通过国际贸易、资本输出和武力逼迫等方式,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材料三梁启超在1923年2月发表的《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了……(3)中国为融入世界市场,针对在“器物上感觉不足”,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3分)开展洋务运动。

结果:推动了中国的早期近(现)代化,但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材料四二战以后,为了争夺市场,各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1.组织参与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3.积极参与世界性统一市场内的竞争。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三种方式中的具体措施(各一例并注明序号)。

(3分)加大亚太经合组织;名牌企业走向世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

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

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的这种途径对亚洲产生的影响。

因素:欧洲从亚洲获取了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利益。

途径:新航线的开辟;殖民活动(扩张、掠夺)和经济侵略。

影响:一方面加剧了亚洲的贫困和落后,另一方面迫使这些地区相继卷入了世界化的进程,客观上推动这些社会的进步材料二“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

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

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

条件:提供了一部分原料和农产品,降低了英国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节约了土地和劳动力。

材料三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

……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

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

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家。

——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哪些“文化和社会”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4、材料一、二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3、现象: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文艺复兴;经典力学等科技进步。

4、史观:全球史观。

特点:整体性或全面性。

材料四1573年,对后来现代化至关重要的两个观念上的变化已经发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此外还有一个技术性的工业革命。

现代科学和现代工业推动了今天以西方为主体的世界体系。

中国这种从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的转型,在明末已经开始,这一转型具有划时代意义。

中国市场迅速扩张,在全国市场形成以后,实际上就是发展到世界市场上去,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国的白银货币化直接影响了世界市场的建立。

——节选《环球时报——1573年的世界和中国》5、根据材料四指出近代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促进;工业革命的推动;近代科学的发展;中国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材料五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记载: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 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大比重。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

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6、比较材料五中不同时期中英两国的发展状况,概括说明经济规模曾居世界第一的中国为何没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

原因: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大生产,中国固守农耕经济,生产方式落后;英国近代科技世界领先,中国科技水平落后;英国海外贸易发达,中国经济保守封闭;英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材料六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在这三十年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7、据材料六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30多年来,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决策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行对外开放;2.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3.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材料七:下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注: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

8、根据材料七,说明工业化以来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趋势: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起飞阶段,环境质量越来越差;从后工业化阶段到信息化阶段,环境质量逐步提升。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对煤、石油等能源的无限制开采造成环境污染严重;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质量逐步提升。

资本原始积累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它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不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进行的资本积累,故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方式)1. (对内)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如英国圈地运动2.(对外)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①海外殖民掠夺(东印度公司)②奴隶贸易(三角贸易)资本原始积累的影响积极:1.对西方: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巨额财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