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微生物学讲》PPT课件
《环境微生物学讲》PPT课件
编辑ppt
7
污染物 细胞构成物
矿质元素 维生素
微
能源
生
化学能 光能
物
受氢体 氧 二氧化碳 硫酸盐 硝酸盐
微生物体
有机体分解 生
内源性呼吸
物
合成
不 可
生物污泥
降
解
物
分解
能 + 分解产物
热能
CO2 H2O NN3
有机污水生物处理总的生化过程
编辑ppt
随水排出
8
二、好氧生物处理
(一)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含有大量好氧性微生物的活性污 泥,在强力通风的条件下使污水净化的生物学方法。
1.活性污泥的性质和生物相
活性污泥是一种绒絮状小颗粒,由好氧菌为主体的微型 生物群以及胶体、悬浮物等组成。它具有很强的吸附 及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它的生物相十分复杂,除大量细菌以外,还有原生动物、 霉菌、酵母菌、单细胞藻类等微生物,还可见到后生 动物。
编辑ppt
9
(1)细菌:细菌在活性污泥中起主导作用,活性污泥中有 多种细菌:动胶菌属、微球菌属、假单胞菌属、不动 杆菌属、八叠球菌等。其中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等 是活性污泥中的优势菌。
净化作用:大部分原生动物是动物性营养,能吞食
游离细菌和微小污泥,有利于改善水质。
腐生鞭毛虫等可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原 生动物判断活性污泥的状态和处理水质指示作用:
先出现以有机物颗粒为食的鞭毛虫和肉足虫; 随细菌的增殖,开始出现以细菌为食的纤毛虫;随 着菌胶团的增加,固着型纤毛虫逐渐泳动纤毛虫; 污水处理正常运转时,以有柄纤毛虫为优势。因此, 根据原生动物和微型动物的种类交替可以判断污泥 培养的成熟度。
以其曝气方式的不同,有普遍曝气法、完全混合曝气法、 逐步曝气法等。目前采用较多的时完全混合曝气法。 活性污泥的基本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
污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初沉池 曝气池 二沉池 处理后出水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此系统由初沉池、生物反应器和二沉池组成。污水中的 有机污染物等主要在曝气池内被微生物降解而去除。
活性污泥中的细菌大多数包括在菌胶团生成菌分泌 的蛋白质、多糖及核酸等胞外聚合物,以菌胶团形式 存在。
胶质在活性污泥形成初期,细菌多以游离态存在, 随着活性污泥的成熟,细菌增多聚集成菌胶团,进而 形成活性污泥絮状体。絮状体形成过程称作生物絮凝 作用。
活性污泥絮状体的作用为:
①有机物的吸附或黏附及其分解;
②金属离子的吸附;
③防止原生动物对细菌的吞食;
④增强污泥的沉降性,有利于泥水分离。
编辑ppt
10
(2)原生动物: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动物,曾发现 225种以上,其中以纤毛虫为主,占160多种。原生 动物在活性污泥中的作用有:
促进絮凝:有的原生动物能分泌黏液,促进生物絮 凝,从而改善活性污泥的泥水分离特性。
它是指强氧化剂使污染物氧化所消耗的氧量,所 有能被氧化剂氧化的有机物与无机物均包括在内。
(三)生化需氧量(BOD) 它是指微生物在有足够溶解氧的情况下,分解有
机物所消耗的氧量。常用BOD5,即为5日生化需氧量。
编辑ppt
2
四)总有机碳(TOC) 它是指污水中有机物的总含碳量。它能反映污水中
有机物的总含量。
第八章 污水的生物处理
第一节 概述
一、水体污染及其危害
(一)我国水体污染的现状
污水是指生活与生产活动中排放水的总称,是水环境 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二)污水中化学污染物的特点及其危害
特点: 种类多、成分复杂多变、物理化学性质多样、可 生物处理性差异大等.
污水引起水体缺氧和水生生物的死亡,破坏水体功能。
磷酸盐 / mg/L 0.5
二级标准 6-9 30 120 25 1.0
三级标准 6-9 — — — —
一级标准最严。排入饮用水源水体的污水应达到一级标准。
要求熟记
编辑ppt
4
四、污水处理的一般技术途径
污水处理技术 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化学或生物处理法。 根据处理对象与程度,污水处理可分为 一级处理:主要通过过滤、沉淀等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
污水生物处理法使微生物高浓度的富集在特定的构 筑物,即污水处理装置中,充分利用微生物的作用, 高速度的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
污水生物处理概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大类。 常用的方法有好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氧 化塘法、土地处理法。
编辑ppt
6
污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透过微生物细胞壁和细 胞质膜被菌体吸收;固体和胶体等不容性有机物先 附着在菌体外,由细胞分泌的外酶分解为可溶性物 质,在渗入细胞内。通过微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 分解、合成等生化作用,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 转化为微生物体内所需营养物质,组成新的微生物 体。另一部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CO2、H2O等简单无 机物,同时释放能量。
粗大固型物及部分悬浮物。 二级处理:在一级处理基础上,主要去除水中的有机物。
三级处理:使二级处理后的出水进一步净化,使各种有 机和无机污染物去除率达98%以上。
编辑ppt
5
第二节 有机污水的生物处理
一、有机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水体自净污染水体后借助水体自身的能力使之得 到净化,这种现象称作—。
其过程主要包括稀释、沉淀、扩散等物理作用, 氧化、还原、分解等化学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
(五)总氮(TN) 它是指污水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含氮量,表示污
水被氮污染的综合指标。
(六)总磷(TP) 它是指污水中所有含磷化合物的总含磷量,表示污
水被磷污染的综合指标。
编辑ppt
3
三、污水排放标准及处理要求表8-1
项目
一级标准
pH
6-9
BOD5 / mg/L 20 COD / mg/L 60
氨盐 / mg/L 15
编辑ppt
11
(3)其他微生物:活性污泥中的真菌主要为霉 菌。已报道的有毛霉属。根霉属、曲霉属、青 霉属等。
活性污泥中虽曾见到单胞藻类,但由于它 们需要光而曝气池中浑浊污泥影响光的透入, 故藻类在其中难以繁殖,为数极少。
编辑ppt
12
2.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及微生物学过程
(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
在厌氧条件下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产生H2S、NH3、 低级脂肪酸等有害或恶臭物质。
另外H2S会与铁形成黑色沉淀,引起水体的“黑臭”现
象。
编辑ppt
1
二、污染物浓度指标及其意义
(一)全需氧量(TOD) 它是指水中全部有机物和无机物在被彻底氧化成
CO2、H2O、NO-3 等无机物过程中所消耗的氧。 (二)化学需氧量(C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