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企业管理中的12个问题

中国企业管理中的12个问题

中国企业管理中的12个问题
问题 1:“摸着石头过河”

“摸着石头过河”是 中国 改革开放的一句名言,也是 目前 我们
中国 企业 管理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常讲这句
话,走到哪儿是哪儿,爱谁是谁。企业赢了是赚的,输了是“交学费”-
我们的企业穷得叮当响,但是学费却没少交。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刚刚打开国门,中国企业对市场 经济 的 发
展 规律 还不了解,摸着石头过河无可厚非。但是走到今天,改革
开放已经20多年,并且中国已经加入WTO,如果您的企业还在摸着
石头过河,那恐怕就是下下之策了,结果只有四个字:灭顶之灾!所
以,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企业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但如果不
摸着石头过河,那应该怎样过河?我们中国许多企业至今还不能切实
有效地回答这一问题。

问题2:“西部牛仔”现象
我们中国的企业家,今天也往往变成了“西部牛仔”,每天早晨起
来,四处奔波于茫茫的商场。忽然前面来了一只“老虎”(重大问题),
怎么办?管理者马上拔下腰间的“长枪”(对策),对准这个“老虎”一
枪把它射倒!(解决问题)。但问题往往是无穷无尽的,突然间又来了
一群“土狼”(更多的问题):工商局审核年检了、税务局查收税款了、
银行催交贷款了、产品质量出问题了、员工辞职了、客户退款了、竞
争对手又有行动了……这时管理者再想拔枪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
只能拎出“宝刀”(急策),对这些问题一阵砍杀,从晨曦微明一直杀
到夕阳西下,才拖着疲惫的身躯下班回家。

中国许多企业家40岁之前在用命换钱,40岁以后却又再用钱去
买命,这是今天一个非常值得人们警醒的现象。许多职业经理人的身
心健康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而一些十分优秀的民营企业家,30多
岁便因心力交瘁而离开人世,留给公司的只是无尽的忙乱和永远的遗
憾。

问题3:“有效沟通”不畅
中国企业在“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时沟通是较为顺畅的,但随着公
司逐渐发展壮大,变成几百人、几千人甚至上万人时,沟通就容易出
现问题。多年来,中国许多企业往往采取单向、垂直的沟通模式,即
从上到下,一层一层地向下传递信息,缺乏回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
企业的沟通多数是通过老总的命令、企业的文件、报告会来实现的。
然而这种单向沟通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在单向沟通的过程中,信息
往往会迅速地被衰减和扭曲。这种单向沟通模式必须向双向360度的
沟通模式转变。
案例:公司总经理认为自己企业的沟通没问题。为什么?因为他
有一个总经理信箱,员工有意见就可以往信箱里投诉。但该企业的中
层管理者对这个信箱又是什么看法呢?他们说:我们没法干,现在根
本不敢管,我们管严一点,有人就向信箱里投信,总经理就来修理我
们。问:“这些信是署名的还是匿名的?”回答说:“谁署名啊,全是
匿名信!”企业的沟通,是否一个总经理信箱就可以解决?当然不是
如此简单。

问题4:“有效授权”困难
中国式的授权有两个前提:第一,我必须认识你;第二,我必须
相信你。只有符合这两个前提才能够授权。但是,这两个前提中我必
须认识你还很容易,我必须相信你就不好办了!这年头,亲爹都不能
信,叫我怎么相信你?于是,把权力授下去了,然后一看不对:“你
办事太混蛋!”就又把权力收回来了。这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抽风式
授权”。因此,在中国式的授权模式下,往往无人可以授权,结果只
能是企业老板一个人事必躬亲,忙得头发花白,神经衰弱。

世界级的优秀企业规模比我们的企业大得多,但却从根本上解决
了授权问题。西方企业授权模式的两个前提是:第一,我不必认识你;
第二,也不必相信你。比如说你到任何一个麦当劳快餐店去工作,做
了很多年,你也可能不认识麦当劳的老板是谁,他也不认识你,但你
只要进入麦当劳的管理系统,符合麦当劳的任职资格,按照麦当劳的
体制办事,麦当劳就可以授权给你。

问题5:“人治”与“法治”分不清
我们经常听到某公司总经理说:“这年头人心大大地坏了。”为什
么?公司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但结果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好的制度总是无法得以贯彻实施。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我们许
多公司总是在“人治人”、“人斗人”的怪圈里运转,靠个人的行为去维
系企业的生存,没有真正建立一套法治的系统来管理我们的企业。 论
文网

我们也经常听到有些企业老板说:我们现在是“法治”了,理由是
公司已经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并且也把自己的亲戚、朋友从公司里
面赶走了。但法治不是这么简单的。如果经营者本人有着浓重的“人
治”思想,企业就不可能轻易走上“法治”的道路。还有,中国企业的
经营权和所有权往往是分不开的,在两权不分离的模式下,企业也很
难实现真正的法治管理。

中国企业在与外国企业投资合作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经营
权问题。中国企业的传统观念是:“我投资,我当然就要管理!”拥有
51%股权的一方,当然可以派出总经理、财务总监;而拥有49%股权
的一方,只能派出副总经理、 会计 出纳。因此,整个合资设立的新
公司往往是拼凑起来的,缺乏制度的有机性与规范性。有人做过统计,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凡是中外合资、合作,双方 (或多方)共管的
企业,如果缺乏规范化的制度管理,往往只能是死路一条!

问题6:管理 方法 “八仙过海”
在我们很多企业里,公司并不缺少管理制度与规范,但却是各部
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与管理系统。我们经
常看到的是,同一个公司的不同部门,却有完全不同风格的管理模式,
完全不同形式的奖金分配机制,完全不同角度的意见分歧同时存在,
当然也就有完全不同的管理效果。 作文 /zuowen/

例如,某公司有一个制度是:奖金分配到部门、车间后,由各部
门和车间自行分配。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结果呢?A 部门主
管自己把奖金的90%拿了, B 部门主管把所有奖金都分给了员工。
这两个主管谁好谁不好?因为A部门主管是个老干部,他能够控制自
己的部门,所以敢于大权独揽、中饱私囊;而B部门的主管是一位刚
刚上任不久的女士,还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部门,她只能把所有的奖
金都分给员工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