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浅谈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作者:邓莹
来源:《速读·中旬》2019年第10期
摘; 要: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中,关于幼儿社会交往方面的教育现状并不容乐观。

本文运用了文献法、观察法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问题进行探讨,重点阐述了教育现状及培养措施,那么,家庭和幼儿园应该如何培养呢?
关键词:幼儿社会交往能力;自我心中;交往问题;创新共育指南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个社会人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社会行为技能。

幼儿只有学会如何与人交往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适应社会成为一名良好的社会人。

但是,在当前幼教前沿,幼儿的交友能力仍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

现在就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现状做一个分析。

一、幼儿在社会交往中出现的问题
(一)幼儿交往中的自我中心和攻击性行为增多
不仅如此,家长的教育观念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社会性交往的发展。

有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孩子在交友时会出现“攻击性行为”。

例如:现在家长都喜欢带孩子去一些儿童乐园里玩,记得有一次我爸爸带着我女儿去玩,乐园里玩的区域很多。

我女儿就坐在滑梯下面海洋球上,有一个男孩子很调皮,从我女儿身边过去时一而再、再而三的摁我女儿的头,而这一行为全被这位男孩的妈妈看到却没说话,也没制止孩子;最后,一场没有硝烟的家长之战开始了。

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得出大部分家长过于宠溺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一些公共场所与其他的同伴玩耍时用的都是“自我中心”、“攻擊式”交友法。

最终,使孩子们反抗性心理加剧,出现“攻击性行为”。

(二)幼儿交往过于被动
幼儿的交往存在着过于被动的问题,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特别受宠,什么都是人家来主动照顾她、迁就她,形成很强的被动心理,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养成了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有依赖心理。

在幼儿园里也很少结交好朋友。

二、如何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一)成人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榜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