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原理第九章炉膛计算

锅炉原理第九章炉膛计算


第六节 火焰中心位置修正系数M
炉膛内火焰平均温度的假设与实际差别很大,尤其沿炉膛 高度温度变化显著,对传热影响很大, 系数M是考虑炉内火焰最高温度相对位置的重要修正系数, 经验关联式:
M= A B(xr x)
第九章 锅炉炉膛换热计算
第一节 锅炉炉膛内传热的特点 第二节 炉膛辐射传热的基本方程和有效辐射热计算方法 第三节 炉内传热的相似理论计算方法 第四节 炉膛受热面的辐射特性 第五节 炉膛火焰黑度 第六节 火焰中心位置修正系数M 第七节 炉膛结构特征及其他参数 第八节 炉膛换热计算的修正方法 第九节 炉膛换热的其他计算方法
引入水冷壁热有效系数(为简化左侧)
受热面的吸热量
投射到炉壁上的热量
第二节 炉膛辐射传热的基本方程和有效辐 射热计算方法
火焰的有效辐射
根据传热学原理 J Eb G Eb (1)G
火焰有效辐射 J hy表达为,
J hy Eb,hy (1 ah )J b
第二节 炉膛辐射传热的基本方程和有效辐 射热计算方法
第二节 炉膛辐射传热的基本方程和有效辐 射热计算方法
炉膛传热的基本方程
(1)高温烟气与辐射受热面间的辐射换热方程
BjQf 0as Fl (Thy4 Tb4 )
(2)高温烟气在炉内放热的热平衡方程
BjQf Bj (Ql Il") BjVcp (Ta Tl")
二者相等得到炉膛换热的基本方程:
冷壁热有效系数也可以表述为:
火焰和水冷壁间的辐射 换热量

火焰的有效辐射热量
火焰与水冷壁间的辐射换热量为火焰与水冷壁的有效辐射热的 差值,即,
q f J hy J b
J hy Jb
J hy
第二节 炉膛辐射传热的基本方程和有效辐 射热计算方法
由上式得:
J b (1 )J hy
决定炉膛出口无量纲烟温的特征数
l"

f ( B0 al
, n,c)
第三节 炉内传热的相似理论计算方法
炉膛出口无量纲烟温传热特征数方程
l"

Tl " Ta

Bo0.6 Mal0.6 Bo0.6
M—与燃料性质、燃烧方式、燃烧器布置的相对高度、炉内
火焰温度平均值与绝热温度的关系等有关
第三节 炉内传热的相似理论计算方法
我国常用的炉膛换热计算方法
基于炉膛基本换热方程
0al FlThy4 BjVcp (Ta Tl")
加上对火焰平均温度近似表述,应用相似理论得到 炉膛换热计算的半经验关联式
第三节 炉内传热的相似理论计算方法
一、火焰平均温度的处理
火焰平均温度在理论燃烧温度与炉膛出口烟温之间,与燃 烧和传热过程有关
于是: J hy Eb,hy (1 ah )(1 )J hy
火焰的本身辐射为

Eb,hy

ahy
T4
0 hy
带入上式并整理得
J hy


0
a
T4
hy hy
ahy (1 ahy )
定义炉膛黑度:
al

ahy
ahy (1 ahy )
J hy al 0Th4y
第四节 炉膛受热面的辐射特性

沾污系数的选取
水冷壁形式
光管水冷壁或 膜式水冷壁 煤
粉 炉
燃料种类 气体燃料 重油 无烟煤(飞灰可燃物含量12%)
贫煤(飞灰可燃物含量8%)
烟煤和褐煤
污垢系数 0.65 0.55
0.45
无烟煤(飞灰可燃物含量<12%)
0.35
贫煤(飞灰对燃物含量<8%)
固态排渣炉覆盖耐
第七节 炉膛结构特征及其他参数
一、炉膛容积
炉膛容积的确定方法
第七节 炉膛结构特征及其他参数
二、炉壁面积
炉壁面积按包覆炉膛容积的表面积计算。将炉壁的投影面作为 火焰的辐射表面,也是炉壁受热面接受火焰辐射的表面积,称为 炉壁面积F。对于炉膛内的双面曝光水冷壁及屏式受热面,应以 边界管子中心线间的距离和曝光长度的乘积的两倍作为其相应的 炉壁面积。
炉膛平均火焰黑度 发光火焰的黑度
ahy ma fg (1 m)aq
a fg 1 e kc kq ps
三原子气体的黑度
aq 1 eΒιβλιοθήκη kq ps第五节 炉膛火焰黑度
三、煤粉火焰黑度的计算
煤粉火焰的总减弱系数 k kq kh kt
三原子气体的辐射减弱系数
kq
第九章 锅炉炉膛换热计算
第一节 锅炉炉膛内传热的特点 第二节 炉膛辐射传热的基本方程和有效辐射热计算方法 第三节 炉内传热的相似理论计算方法 第四节 炉膛受热面的辐射特性 第五节 炉膛火焰黑度 第六节 火焰中心位置修正系数M 第七节 炉膛结构特征及其他参数 第八节 炉膛换热计算的修正方法 第九节 炉膛换热的其他计算方法
第一节 锅炉炉膛内传热的特点
烟气侧:燃料与空气混合,着火、燃烧、产生高温烟气,与水
冷壁进行热交换(辐射为主、对流为辅)。
工质侧:管内工质流动,吸收烟气放热量(以对流换热为主)。
在炉膛的出口将烟气冷却到合适的温度,(烟气进入密集对流 管束,低于灰熔融温度,不结渣)。
第一节 锅炉炉膛内传热的特点
炉膛换热计算的主要任务

x
H
Fi
第七节 炉膛结构特征及其他参数
四、炉膛的出口截面
程实用, 采用依赖大量经验数据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 锅炉炉膛内传热的特点
计算方法现状
世界各锅炉制造商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差别很大, 基本思路:简化物理模型,依赖大量测试数据及总结的经验参
数,辅助以先进数值计算, 计算方法尚处于不断改进与完善中 讲述我国推荐采用的工程计算方法。
第一节 锅炉炉膛内传热的特点
第四节 炉膛受热面的辐射特性
热有效系数 沾污系数 角系数 关系
火焰和水冷壁间的换热 量

火焰的有效辐射
受热面的吸热量
投射到受热面上的热量
投射到受热面的吸热量 x 投射到炉壁的热量
x
第四节 炉膛受热面的辐射特性
热有效系数可以从实际运行的锅炉检测, 角系数可以计算 实际锅炉的设计提供了大量的沾污系数供积累和参考(查表)。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计算式
l" Tl" 273.15

M
Ta
( 0al FlTa3
)0.6
1

273.15
B jVc p
是一隐函数,需要迭代计算
第三节 炉内传热的相似理论计算方法
需要计算水冷壁的面积时
5
Fl

BjVcp 0al Ta3

1 M

Ta Tl"
由试验和经验数据总结得到: Thy c(Tl" )n
Ta
Ta
引入无量纲量:

" l

Tl" Ta
hy

Thy Ta
于是:
hy cl"n
第三节 炉内传热的相似理论计算方法
炉膛换热基本方程的演化
代入基本方程,得到
al c Bo
" n hy
l"
1

0
玻耳兹曼特征数
Bo B Vj cp 0 FlTa3
第二节 炉膛辐射传热的基本方程和有效辐 射热计算方法
炉膛换热基本方程
0as Fl (Thy4 Tb4 ) BjVcp (Ta Tl")
需再推导 目的:将不易确定的参数替换为容易由实验和经验确定的参数。
第二节 炉膛辐射传热的基本方程和有效辐 射热计算方法
炉膛换热基本方程进一步推导
0as Fl (Thy4 Tb4 ) BjVcp (Ta Tl")
第五节 炉膛火焰黑度
一、火焰黑度
火焰的简化 (1)火焰作灰体处理,基尔霍夫定律:
ahy 1 ekps
(2)火焰温度均匀,用火焰平均温度表示;
(3)火焰各处成分均匀;
第五节 炉膛火焰黑度
火焰黑度的计算,实质上是计算辐射减弱系数K,因此与火焰 的成分有关。
第五节 炉膛火焰黑度
二、气体与液体燃料火焰黑度的计算
炉膛容积中包含有辐射屏式受热面时,炉壁总面积等于下列面 积之和:无屏区炉膛容积的炉壁面积、屏的面积和屏区的炉壁面 积,同时还需要考虑某些炉壁的曝光不完全性。
第七节 炉膛结构特征及其他参数
三、炉壁的有效辐射面积
H Fx
x f(s , e) dd
炉膛的总的有效辐射面积为:
H Fi xi
整个炉壁的平均角系数为
第一节 锅炉炉膛内传热的特点 第二节 炉膛辐射传热的基本方程和有效辐射热计算方法 第三节 炉内传热的相似理论计算方法 第四节 炉膛受热面的辐射特性 第五节 炉膛火焰黑度 第六节 火焰中心位置修正系数M 第七节 炉膛结构特征及其他参数 第八节 炉膛换热计算的修正方法 第九节 炉膛换热的其他计算方法
第三节 炉内传热的相似理论计算方法
第一节 锅炉炉膛内传热的特点
简化
火焰面具有:平均火焰温度 ,黑度 ,面积 , 炉膛辐射壁面具有:平均壁面温度 ,黑度 ,面积
第九章 锅炉炉膛换热计算
第一节 锅炉炉膛内传热的特点 第二节 炉膛辐射传热的基本方程和有效辐射热计算方法 第三节 炉内传热的相似理论计算方法 第四节 炉膛受热面的辐射特性 第五节 炉膛火焰黑度 第六节 火焰中心位置修正系数M 第七节 炉膛结构特征及其他参数 第八节 炉膛换热计算的修正方法 第九节 炉膛换热的其他计算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