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相关制度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二OO五年十月目录0 目录 (1)1 开工报告申请制度 (2)2 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4)3 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 (9)4试验管理制度 (13)5 施工测量复核与管理制度 (21)6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制度 (27)7 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29)8成品保护制度 (32)9 施工设备进场检验及配件储存管理制度 (33)10物资检验、试验与储存规定 (36)11 使用临时工和外部劳务队伍管理办法 (38)12 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用工管理的通知 (42)13 关键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 (48)14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办法 (54)15 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验收制度 (56)16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57)17 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查、申报、签认制度 (58)18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59)开工报告申请制度1 为了严格执行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满足业主工程管理部门施工部署要求,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A、B、C类工程管理项目,根据业主相关开工申请审批要求,参照本开工报告制度执行。
3 集团公司负责制定本制度,集团公司项目经理部(或指挥部,以下简称“项目部”)负责按照业主工程管理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制度制定具体措施并组织工区实施。
4 工程开工具备的条件4.1 项目部与业主、子(分)公司及工区合同已签订,设计文件已经审定,并进行了现场技术交底工作。
4.2 项目部依据集团公司程序文件《施工过程控制程序》编制了《工程项目策划书》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且按照程序和业主要求由建设方和集团公司组织并经过审查批准。
4.3 征地拆迁可以满足施工需要。
4.4 与现场驻地监理确立了工作联系,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具备开展业务的条件。
4.5 控制桩橛已由建设方组织设计方现场点交给集团公司精测队或项目部技术管理部门,并进行了现场复测工作。
4.6 项目中心试验室已经建立并通过法定机构标定和验收合格,或与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办理了委托。
4.7 关键岗位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到位,满足过程控制要求。
4.8 材料、设备、机具、劳力(主要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证书齐全)就位,能满足开工条件。
4.9 工程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和“四通一平”(即供电、供水、运输、通讯和场地平整)工作已经完成,有关外部配套生产条件已签订协议。
4.10 环境保护专项方案已经编制并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审批。
4.11 现场质量管理制度、质量责任制、工程质量检查制度、施工技术标准符合规定要求,能满足施工。
4.12 现场材料及设备管理制度符合规定要求,能满足施工。
4.13 现场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符合规定要求,能满足施工。
5 开工报告申报程序5.1 由项目部所属工区按照业主开工报告内容和格式上报集团公司项目经理部一式1份,同时报送施工准备情况附件1份(含电子文档)。
集团公司项目经理部依据业主工程管理部门开工报告的要求逐项审核合格后,按业主规定程序申请工程开工。
5.2 项目部在办理开工报告的同时应及时向集团公司工程管理部通过调度日、周、月报或其它形式反应现场施工准备情况以及开工报告审批情况。
6 未经业主批准同意开工的工程,一律不准擅自开工。
7 开工报告必须采用业主工程管理部门指定的统一格式,按照其要求填写相关内容,上报时间,上报审批程序均严格按照业主规定办理。
8 本制度由集团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解释。
施工技术交底制度1 目的1.1 技术交底一般是指施工工程概况、工程特点及设计意图的交底;或是施工方案、工作程序、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要求、施工注意事项(安全、质量、环保)、文明施工等和其它一般性技术交底。
1.2 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管理人员了解项目工程的概况、技术方针、质量目标、计划安排和采取的各种重大措施;使施工人员了解其施工项目的工程概况、内容和特点、重点、难点、施工目的,明确施工工序、施工过程、施工办法、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成本控制措施和工期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数。
2 要求2.1 施工技术交底是工程质量事前控制的重要保证,是现场质量管理的关键,是施工工序中的首要环节,必须认真执行,未经技术交底不得施工。
在目前的施工管理模式下采用四级交底制度,即:2.1.1 工程总体交底—集团公司级技术交底;2.1.2 项目工程总体交底—项目部级技术交底;2.1.3 专业交底—工区级技术交底;2.1.4 操作(岗位)交底—班组级技术交底;2.2 技术交底必须有的放矢,内容应充实,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其真正发挥生产技术指导和施工技术准备的职能。
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环境条件、季节变化等情况确定具体办法和方式,交底应注重实效。
2.3 技术交底必须形成交底记录。
交底人和被交底人要履行全员签字手续。
2.4 进行各级技术交底必要时应请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并认真讨论,消化交底内容。
必要时对内容作补充修改,涉及已经批准的方案、措施的变动,应按有关程序审批。
3 施工交底内容3.1工程总体交底—集团公司级技术交底3.1.1在中标后10日内,集团公司应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依据招标文件、合同条件、投标承诺、本公司的经营目标及有关决策等资料拟定交底提纲,对项目部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必要时全员)进行交底。
3.1.2 其内容主要是公司的战略决策、对本项目工程的总体设想和要求、项目管理的总体规划和特殊要求,一般包括:3.1.2.1 企业的经营方针,本项目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成本目标,环境目标,本项目承包范围和工程规模;3.1.2.2 施工组织设计大纲主要内容;工程承包合同主要内容和要求;3.1.2.3 投标过程中的商务交底:本项目的商务风险、潜在的优势和劣势、价格组成中的隐含条件、规避投标中潜在风险的策划建议;3.1.2.4 管理模式及技术管理策划;3.1.2.5其他施工注意事项。
3.2 项目工程总体交底—项目部级技术交底3.2.1 在项目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应主动邀请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其应了解的内容一般包括:3.2.1.1 设计意图和设计特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3.2.1.2 工程难点和设计采用四新技术的情况以及相关要求;3.2.1.3 对施工条件和施工中存在问题的意见;3.2.1.4 其他施工注意事项。
3.2.2 在项目机构进场后30日内,项目部总工程师须组织相关部门依据施工组织总设计、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合同或投标文件、设备说明书等资料制定技术交底提纲,对项目部职能部门、工区技术负责人和主要施工负责人及分包方有关人员进行全面交底。
其主要内容是项目部对本项目工程的整体实施性安排,一般包括:3.2.2.1 本项目工程规模和承包范围及其主要内容,WBS分解及内部施工范围划分;3.2.2.2 项目设计意图、业主需求、工程特点、工程重难点;3.2.2.3 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环境目标分解策划;3.2.2.4 总平面布置规划和临时设施安排;3.2.2.5 主要施工方案、施工程序、施工方法,综合进度和各专业配合要求;3.2.2.6 公布本项目的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3.2.2.7 实现安全与职业健康、质量、工期、成本和环境目标的主要措施;3.2.2.8 资源配置要求及需求计划,主要包括关键岗位和专业管理人员以及特殊工种人员、施工机械设备和检测与试验设备、主要材料以及资金计划;3.2.2.9 科技攻关和采用四新技术、新工艺策划要求;3.2.2.10 施工及技术管理程序及其他施工注意事项。
3.3 操作交底—工区级技术交底3.3.1 在本工区施工项目开工前,工区技术负责人应根据施工组织专业设计、工程设计文件、设备说明书和上级交底内容等资料拟定技术交底大纲,对本专业范围的生产负责人、技术管理人员、施工班组长及关键岗位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是本专业范围内施工和技术管理的整体性安排,一般包括:3.3.1.1 本工区施工范围及其主要单位(项)工程概况,单项(位)工程WBS分解及各班组施工任务、范围划分;3.3.1.2 本工区施工项目设计意图特点、重难点、特殊施工过程和关键工序,施工平面布置的具体计划安排;3.3.1.3 具体的质量、安全、工期、责任成本、环境、文明施工目标以及具体的措施;3.3.1.4 施工进度计划要求,节点工期要求,相关施工项目的配合计划,所有资源需求计划及到场时间要求;3.3.1.5 施工方案、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关键工序及特殊施工过程作业指导书,重大施工方案(如特殊爆破工程、特殊和大体积混凝土浇灌、重型和大件设备、构件和运输吊装等);3.3.1.6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需要进行质量评定的包括评定标准和方法)、施工规范、企业标准、施工依据,安全技术标准、环境保护标准,涉及的与本工程相关法律法规等;3.3.1.7 各种质量管理制度,至少包括: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施工技术交底制度,开工报告申请制度,成品保护制度,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制度,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分包和劳务用工管理制度,关键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查、申报、签认制度,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验收制度,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3.3.1.8 涉及的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贮备;3.3.1.9 技术管理程序及逐级技术责任制;3.3.1.10 施工技术总结、竣工文件资料收集、整理、编撰要求;3.3.1.11 其他施工注意事项。
3.3.2 工序或分专业交底—班组级作业人员技术交底,每道工序或每个专业开工前或施工人员变更后、工序工艺等发生变化前,由专职技术人员根据施工图纸、设备说明书、已批准的施工组织专业设计和作业指导书及上级交底相关内容等资料拟定技术交底提纲,并对班组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交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3.2.1 施工项目的内容、范围和工程数量;3.3.2.2 施工图纸解释(包括设计变更和设备材料代用情况及要求);3.3.2.3 施工步骤、操作方法和采用新技术的操作要领,工艺流程,施工图及施工大样图,施工手段,进入结构的原材料规格、型号、数量;3.3.2.4 质量标准和特殊要求,保证质量的措施,检验、试验和质量检查验收评级依据和方法;3.3.2.5 安全技术标准和特殊要求,保证安全的措施,应急预案的启动和救援方法,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和安全防护事项等;3.3.2.6 环境管理技术标准和相关要求,环境和水土保持的具体措施;3.3.2.7 文明施工的标准、具体要求及相关措施;3.3.2.8 责任成本的量化标准,工序作业时间,进入工程实体材料定额消耗指标、辅助材料定额消耗指标,人工消耗指标,单机、单车设备消耗指标,定额核算方法,定额节超措施及奖罚办法;3.3.2.9 施工记录的内容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