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4章:平面反射镜与反射棱镜
第4章:平面反射镜与反射棱镜
即
⎡i '' ⎤ ⎡ 1 ⎢ '' ⎥ ⎢ ' ⎢ j ⎥ = ⎢− Δθ cos γ ⎢k '' ⎥ ⎢ Δθ cos β ' ⎣ ⎦ ⎣ Δθ cos γ ' 1 − Δθ cos α ' − Δθ cos β ' ⎤ ⎥ Δθ cos α ' ⎥ ⎥ 1 ⎦ ⎡i ' ⎤ ⎢ '⎥ ⎢j ⎥ ⎢k ' ⎥ ⎣ ⎦
1 4
3:反射面 4:出射面
工作面
3 2
(4 − 6b)
主截面
11
反射棱镜的展开特征
A'
棱镜的展开
a'
A 3 1 E 2' 3
'
B' 3''
A''
a
B
2 D C' D'' E''
C
图4-7 五角棱镜及五角棱镜的展开
12
反射棱镜的展开特征
A B
D
E
C
F
G
图4-8 靴形棱镜
13
反射棱镜的展开特征
反射棱镜展开后是一块平行平板 ; 在共轴光路中应用反射棱镜就相当于在光路中加入了一块 平行平板玻璃 ; 若它被用在会聚光路中,光路的光轴垂直于反射棱镜的入 射面,反射棱镜的加入仍然保持了光路系统的共轴性 ; 棱镜展开成平行平板后,其平行平板的厚度也称为棱镜的 展开长度。展开长度不仅与棱镜的结构有关,还与棱镜入 射面的口径大小有关。设五角棱镜的入射面口径 AB = Φ, 则展开长度 L为 (2 + 2)Φ,即五角 L五角 = 3.14Φ 。
代入式(4-17)即得:
⎡ i ' '' ⎤ ⎢ ' '' ⎥ ⎢j ⎥ = ⎢k ''' ⎥ ⎣ ⎦ ⎡ Δθ [(−1) N −1 cos γ + cos γ ' ] Δθ [(−1) N cos β − cos β ' ] ⎤ 1 ⎢ ⎥ Δθ [(−1) N cos γ − cos γ ' ] Δθ [(−1) N −1 cos α + cos α ' ]⎥ 1 ⎢ ⎢Δθ [(−1) N −1 cos β + cos β ' ] Δθ [(−1) N cos α − cos α ' ] ⎥ 1 ⎣ ⎦ ⎡ i' ⎤ ⎢ '⎥ ⎢j ⎥ ⎢k ' ⎥ ⎣ ⎦
y'
图4-21 一次反射直角棱镜的成像
42
反射棱镜的作用矩阵
P = cos αi + cos βj + cos γk = cos α ' i ' + cos β ' j' + cos γ ' k '
⎡i⎤ (cos α cos β cos γ ) ⎢ j ⎥ = (cos α ' cos β ' cos γ ' ) ⎢ ⎥ ⎢k ⎥ ⎣ ⎦
y'
图4-13 确定 y 轴成像方向的另一种方法
21
反射棱镜的正像作用
例2: 例2: 二次反射直角棱镜的成像分析
1
y
x
z'
y'
z
x'
图4-14 二次反射的直角棱镜
22
反射棱镜的正像作用
2
( a)
(b)
图4-15 (a),(b) 直角屋脊棱镜
23
反射棱镜的正像作用
1 2
2
Ι
2' 1'
(c )
ΙΙ
(4-11)
Δθ
g g'
g 绕轴 P旋转角Δθ 后成向量g ' 图4-20 向量
38
转动矩阵
设转轴 P = cos α ' i ' + cos β ' j' + cos γ 'k ' 令 g 分别等于于 i ' 、j' 、 k ' ,由式(4-11)可得
⎧i '' = i ' + Δθ cos γ ' j' − Δθ cos β ' k ' ⎪ '' ' ' j' + Δθ cos α ' k ' ⎨ j = −Δθ cos γ i + ⎪k '' = Δθ cos β ' i ' − Δθ cos α ' j' + k' ⎩
即
ψ = 2(i1 − i2 )
i2
(4-2)
P
T
由 ΔO1O2T
i1 = i2 + θ
即
(4-3) (4-4) (4-5)
ψ
a'
θ = i1 − i2
θ
ψ = 2θ
图4-5 双平面反射镜系统
7
双平面反射镜系统
位于与两平面反射镜交棱相垂直平面内的光线,不论它的 入射光线方向如何,经两个平面反射镜各反射一次后的出 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的偏转角总是等于两平面反射镜夹 角的2倍; 它的偏转方向,则与反射面按反射次序由 M 1偏转到 M 2 的 方向相同; 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时,若两块平面反射镜作为一个刚体 一起转动时,则出射光线的方向不会改变,但出射光线的 位置可能平行位移。
右手直角坐标系经偶数次平面反射镜成像则像一定是右 手系 ——相似像
右手直角坐标系经奇数次平面反射镜成像则像一定是左 手系 ——镜像
5
3.平面反射镜的旋转对光线的作用
角度放大
a
i
θ θ
a
2θ
' 1
a '2
图4-4 平面反射的旋转
6
4.双平面反射镜系统
i1
a
2i1 = 2i2 + ψ
(4-1)
O2
O1
x'
y'
z''
y''
x''
图4-17 (a) 普罗棱镜
30
反射棱镜的正像作用
图 417 (b) 普 罗 棱 镜 的 主 截 面
3
x
y
z'
z
y'
x'
y'
z'
x'
y''
x'' z''
31
反射棱镜的正像作用
3
y'
z'
x'
y''
x'' z''
图4-17(c) 普罗棱镜中第二块直角棱镜的成像
32
4.3 反射棱镜转动引起的光轴方向和成像方 向变化的分析和计算
在直角三角形 ACD中
CD = ′ AC du1 = u1 u1
(4-8)
′ 近轴近似下,根据折射定律 u1 = nu1
CD = d n
(4-9)
1 ′Fo′′ = BD = d − CD = d (1 − ) Δ = Fo n
(4-10)
17
3.反射棱镜的正像作用
y
x
z
y'
x'
z'
图4-11 反射棱镜的物方坐标系和像方坐标系
27
反射棱镜的正像作用
例3: 例3: y 列曼屋脊棱镜的成像方向分析, 并与列曼棱镜的成像方向作比较
2
x
z
潜 望 高
x'
(a)
z'
y'
28
图4-16 列曼屋脊棱镜的成像(a)
反射棱镜的正像作用
y
2
x
z
潜 望 高
x'
y'
(b)
z'
图4-16 列曼棱镜的成像(b)
29
反射棱镜的正像作用
x
y
3
z
z'
2
(1).按光轴是在屋脊棱上被反射的情况确定出出射光轴 z ′ 的 方向; (2).根据一对屋脊面颠倒了垂直于主截面的物像方向的结论 确定 x′ 轴的方向; (3).按棱镜的总反射次数的奇偶性(一对屋脊面算两个反射 面)确定像方坐标系 x ′y ′z ′ 是左手系还是右手系,从而 定出位于主截面内的轴 y ′ 的方向。
x ′y ′z ′首先绕 P ′ 转 (−1) N −1θ ,然后绕 P转θ 。 N 其中, 是棱镜的反射次数。
棱镜转动定理
35
棱镜转动定理
M
y'
x'
o'
z' y
x z
M'
o
图4-19 立方体 xyz 与立方体经平面反射镜所成的像 x ′y ′z ′
36
棱镜转动定理
37
2.转动矩阵
P
g ' = g + ΔθP × g
(4-17)
R oP ′
⎡ 1 ⎢ = ⎢ (−1) N Δθ cos γ ⎢(−1) N −1 Δθ cos β ⎣
(−1) N −1 Δθ cos γ 1 (−1) N Δθ cos α
45
光轴偏与像倾斜的计算公式
RoP RoP′ = ⎡ 1 ⎢ (−1) N Δθ cos γ − Δθ cos γ ' ⎢ ⎢(−1) N −1 Δθ cos β + Δθ cos β ' ⎣ (−1) N −1 Δθ cos γ + Δθ cos γ ' 1 (−1) N Δθ cos α − Δθ cos α ' (−1) N Δθ cos β − Δθ cos β ' ⎤ ⎥ (−1) N −1 Δθ cos α + Δθ cos α ' ⎥ ⎥ 1 ⎦